句 磊 苗 鹏
[摘要]《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与《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指出,目前中国电影发展态势良好,但最大的危机是商业电影蛋糕太小,基础太薄弱,没法抗衡外国影片。国产电影在内容、题材等方面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在模仿与借鉴中我们迎来了《赤壁》等一系列国产大片,它们既有着好莱坞式的制作模式,也保留着空洞叙事与暴力加美学的中国影片的痼疾,在一片喧嚣背后,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将何去何从。
[关键词]好莱坞;商业;票房;制作
正式出版发行的《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与《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忠实记录了2007年中国电影的繁荣与发展,而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撰写的这两部报告,也“开创性”地对中国电影产业潜伏的结构性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让人们在喧嚣的光影背后,看到了研究人员对中国电影产业今后发展过程中的忧虑。
受到现代化影院建设步伐加快、市场的消费容量不断增加、影片宣传造势成效日益显著等诸多因素影响,2007年全国电影票房迈上一个新台阶,达到33.27亿元,比2006年增长26%。国产影片票房收入超过进口影片近十个百分点。另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可统计观影人次达到1.3亿,比2006年增长35.9%。这是从上世纪末中国电影跌入谷底后,首次可统计观影人次上亿的突破。
但是,国产影片总票房高出进口影片的业绩,是在影片数量多的基础上获得的,2007年全国成规模放映的188部新片中,进口影片仅48部,国产影片140部。细分2007年票房构成,国产影片票房为18.01亿元,占总票房的54.13%,进口影片占据的市场份额略低,占45.87%。这意味着,仍然有近半数的票房收入为外国大片所得。由此可见国产影片在票房上的艰难。
2007年7部过亿元票房的影片中,国产影片只有3部,而在2007年全国票房排名前十名影片中,国产影片只占到4部。进口大片《变形金刚》的票房高达2.8亿元,位居票房榜首,轻而易举地高出第二名——国产影片《投名状》1亿多元。在全球化趋势下,票房优势与竞争态势,主要看商业大片的作为,中低成本影片能做的贡献,只是一个补充而已,这是电影票房的市场法则。如何在与进口大片尤其是好莱坞大片的竞争中,守住家门口的市场空间,成为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艰巨的任务。
好莱坞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经常因为市场策略的需要而让艺术原则屈从于商业目的,所以一直遭到媒体和学院派的严厉批评。但是另一方面,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市场的成功和近年来欧洲电影、香港电影、韩国电影、印度电影的效仿却也显示了该机制存在的合理性。在美国电影发展的历史上,只有三个关键词,即:制作、发行、放映。而这三个词的核心都是“观众”。可以说,美国电影在这三方面的所有变化都是为了赢得更大的市场、争取更多的观众、获得更大的利益。正是在这种观念下,美国电影往往通过展示暴力和性来宣泄观众的无意识冲动,以善恶有报、皆大欢喜来抚慰人的创伤性体验,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灰姑娘”、“灰小伙”的故事来为人们提供集体梦幻,以奇观化的画面、场面和强烈的声音、音响来刺激人们的视听习惯,形成了好莱坞电影特有的梦幻性机制、情节剧结构、奇观化风格、煽情形修辞和通俗性叙事的传统。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政治考验、电视竞争的文化考验、流行文化过剩的环境考验后形成了完整的市场化投资模式、工业化生产模式、商品化发行模式和消费化放映模式的运作体系。好莱坞正是在这种产业化的基础上,寻求艺术规则与经济规则、文化规则与产业规则的融合,形成了富于活力、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独特的好莱坞文化产业。
在模仿与借鉴之后,2008年我们迎来了一部好莱坞级的商业大片《赤壁》。就投资来说,《赤壁》堪称中国第一部准好莱坞级的商业大片。《赤壁》号称耗资8500万美元,人民币近6亿元。这相当于2.83部《英雄》、2.42部《无极》、7.5部《集结号》、2部《投名状》。总体来说,这已经是一部世界级的大制作,是中国的超级大片也当之无愧。在此,吴宇森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在《赤壁》的拍摄过程中,尽管存着诸多环节的不协调与水土不服,他仍然是把好莱坞式的投资与管理模式、流程引入到了中国。《赤壁》对中国电影产业更重要的贡献在于,对中国电影制造产业的锻炼与培育。相信看过电影的人,尽管对剧情与台词不满意,但是,对其中的大场面与电脑特效不会有太多意见。《赤壁》的全球公映无疑将起到绝佳的宣传效果。《赤壁》不但让诸多相关企业获利,并且也给他们一个在世界上宣传推广的机遇。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基础。虽然,《赤壁》之后中国商业大片的未来仍不清晰,但是,中国电影制造业成为世界电影制造工厂的前景则豁然开朗。
然而,这并不能掩饰《赤壁》所暴露出来的中国电影产业的痼疾。《赤壁》仍然没有超出空洞叙事与暴力加美学的路线。国际化以及国际票房的诱惑。最终让影片给人一种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怪异感觉。这充分表明了,当代中国电影业驾驭史诗类大题材能力的欠缺,以及思想的苍白。所以,《赤壁》或许是失败的中国史诗类商业大片的终结之作。无论其票房如何,如此人力与物力的投入不可复制并很难以超越,其实质性问题也难以克服。未来,在新兴的电影制造产业的物质基础之上,寻求新的突破和转型已经是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