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漆画之美

2008-11-24 10:21
大舞台 2008年3期
关键词:漆画

宋 蓓

[摘要]本文通过对漆画历史的追根溯源,发现漆器在我国曾作为主要的生活用品有着辉煌的历史。漆画生于漆器长于漆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漆艺的装饰性逐渐代替了它的实用性,漆画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充满魅力的新画种。漆画的历史决定了这个画种具有技艺性和艺术性双重属性。

通过漆画创作,发现漆画具有材料之美、色彩之美、和广阔的包容性。漆画将各画种的长处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漆画语言,具有其他画种所无法比拟的表现力。漆画家应该通过对漆性的掌握,最终达到让不同的漆材料共同为作品服务的目的。在漆画创作中,要重视对各种材料的筛选与不同技法的综合运用,找到最恰当的漆画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的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展现漆画之美。

[关键词]漆画;漆画语言;漆画材料;漆画技法

一、引言

在创作中,我选用漆画这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年轻画种,做为主要的创作方向。通过对漆画的进一步学习、实践与研究,我越来越觉得漆画象一块磁铁深深吸引住了我。漆画将各画种的长处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漆画语言。在漆画创作和研究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协调好漆画的艺术性和漆画的技艺性之间的关系?面对纷繁多样的漆画材料和千变万化的漆艺技法,如何选择和综合运用它们才能使作品达到最佳的效果?伴随着这些思考我开始了对漆画的探究。

二、漆画概述

(一)漆画的由来

中国人用漆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漆器就已在中国出现了。1978年在浙江河姆渡出土了一只表面涂着朱漆的木碗,这应该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漆器实物。中国漆器艺术的“黄金期”是战国-秦-汉-三国时期。尤其是西汉时期的漆器,在这一时期占有最重要的位置。西汉漆艺建立的基本格局延续至今,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漆语言”。由于漆器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漆器取代青铜器覆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漆器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由于西汉时期我国国力昌隆,通过军事扩张和商贸往来向外输出了中国的漆艺。

从漆器到漆画,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突破性发展。首先,陶瓷逐渐代替漆器成为主要的日常用具,但漆产业的衰落并未影响其工艺的进步,反而产生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使漆器的欣赏价值逐渐大于它的实用功能。当时绘画艺术与漆艺已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平面器物上出现了最早的漆画。在色彩方面,绿色的出现打破了漆器红黑两色的局限,大大提高了漆画的表现力。北魏的漆绘屏风色彩丰富,线条优美,造型生动,无论从绘画还是漆工艺角度来看,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唐代的平脱、宋代的素髹、元代的雕漆是漆器艺术化的产物。明清的漆艺作品由盛转衰,特别是清代的“百宝嵌”使作为主要质材的漆以粘合剂的形式出现,使漆艺畸形发展。

(二)现代漆画的发展

三十年代,沈福文负笈东渡,从日本带回莳绘、变涂等漆艺,创作了第一批纯艺术性的漆画。沈福文还创办了首个漆艺专业,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现代漆画人才。新中国成立后,漆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六十年代,中央工艺美院成立伊始,庞熏鬃、张仃、雷圭元诸前辈着意把漆画研究列为专题,指导研究生乔十光。已经有把漆画发展成为专门画种的价值取向。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的迅猛增长和思想的解放为现代漆画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日本漆艺的影响、越南磨漆画的刺激、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加快了漆画成为独立画种的步伐。1984年第6届全国美展把漆画列入正式画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漆的潜能不断地被开发,漆画的表现力也将不断地增强,焕发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三、漆画创作的思考

(一)漆画的材料

1、漆画的材料之美

漆画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其丰富的表现力,透过丰富的漆画语言既能表现出国画之美、版画之美、浮雕之美、又能表现出油画之美(图一),水彩画之美(图二)……但如果简单地把国画的绘画性或油画的绘画性作为漆画的目标,那就会有散失漆画特性的危险。漆画只有兼收并蓄各画种的长处,才能表现出其他画种表现不出来的东西。

在创作《泊》这幅作品时,为了表现宁静夜晚下渔船停泊在海边的空灵、飘渺的艺术气氛,我曾考虑过很多材料,但始终觉得无法很好地表现夜晚浪花的清透、莹亮的美感。在经过几次小稿试验后,最终选择了银漆与松节油。银漆本身具有很好的光泽度和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很适合表达海浪。松节油具有稀释油漆的特性,作用于油漆后能产生水的肌理。因此我用银漆描绘海浪的部分后泼涂松节油,冲稀银漆,使之产生类似浪花般的特殊效果。这幅作品最终利用材料特性和材料之美,比较好地达到了构思中想要的艺术效果。

镶嵌是漆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技法,而蛋壳又是漆画镶嵌中的常用材料。原本作为废弃物的蛋壳,被恰当地运用与现代漆艺中,进一步丰富了漆画的表现形式。蛋壳这种材料极具表现力,我们通常使用鸡蛋壳、鸭蛋壳、鹌鹑蛋壳等进行蛋壳镶嵌。鸡蛋壳的色彩有粉红、粉白两种,鸭蛋壳的颜色有青绿、青白两种。用生漆做粘合剂,涂于漆板,再将蛋壳俯放,然后用力压碎蛋壳。就会出现哥窑碎瓷状的美丽裂纹。当然,蛋壳也可以碾成蛋壳粉洒粘于画面。在中国现代漆画中,蛋壳镶嵌几乎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我认为并不是所有漆画都需要蛋壳镶嵌,蛋壳镶嵌一定要为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服务,而不是为蛋壳镶嵌而镶嵌。《月色古巷》(图三)这幅作品就大量使用蛋壳镶嵌,当然使用大量的蛋壳镶嵌是由这幅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月色”与“古巷”决定的。虽然“月色下的白墙”也可以用其他材料,例如白漆来表现,但蛋壳自然龟裂的肌理能准确的表现出古巷的斑驳感。而在蛋壳的选择上我选用了青白色的鸭蛋壳,冷色调的白色才能更好地营造出“月夜”的氛围。正确的选材,利用材料之美可以为整幅作品增色不少。

因此,在漆画创作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对“漆”及周边辅材的特性的了解与掌握,透过画家对漆性的认识,解读材料之美。还需多做实验性的小稿,使用不同材料、调节不同材料的配比,以及对不同材料采用的特殊技法(如描绘、镶嵌、泼洒、罩漆、打磨……),来充分发掘、利用漆画材料自身特有的表现力,使作品呈现出最好的效果,最终达到材料为作品服务的目的。

2、漆的色彩之美

历史上漆器的色彩几乎被黑与红统治着。即便当下,黑、红两色依然是漆器最经典、最富有韵味的色彩。历来漆器多为黑色,在我国常用“漆黑”来形容黑,这是因为漆的常态确实是黑色。漆画离不开黑色,黑漆的深沉、古朴是世界上最美的黑。而由天然矿石调入漆液形成的朱漆鲜亮而又沉稳,历久弥新。黑漆与朱漆这对黄金搭档是漆画里经久不衰的主角。

传统漆画长于黑,短于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打破了漆色的单调性。化学漆中的钛白、紫罗兰、群青、中黄、淡黄、草绿……等多彩、鲜艳的漆料介入漆画,使现代漆画呈现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色彩对一幅作品的成败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特别是《TIME》这种表现现代题材的作品。我在创作之初也曾担心过,大漆本身固有的色彩单调的特性,是否能充分展示出作品设计的需要。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小稿的实验,最终决定采用以大漆为主、化学漆为辅的方法,用化学漆相对丰富的色彩弥补大漆的不足。画面丰繁的色彩成功地表现出纸醉金迷的夜生活,反衬出现代人内心的苍白和空虚。当然,色彩绚丽的化学漆并没有削弱大漆的价值,化学漆的多彩更加衬托了大漆柔和、内敛之美。在漆画的创作中应兼容并蓄,让不同的漆材料为我所用,共同为作品创作服务。

3、漆画材料的包容性

漆具有很强的粘合性,运用漆的这一特性可以把不同材料融入作品,比如金属镶嵌、螺钿镶嵌、蛋壳镶嵌、贴金、贴银、贴麻、贴纸、贴瓷片……在漆画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朴素、璀璨、闪光、亚光、硬、软等各种质地的材料共同为作品服务,达到画笔与颜料无法达到的妙趣。漆画极大丰富的包容量,使其表现力已经达到其他画种望尘莫及的境界。

(二)漆画的构图

构图,是绘画作品的基础要素,漆画创作也不例外。通过苦心经营每一幅作品的构图,让作品画面具有均衡感、秩序感、节奏感、力度感。一个好的构图是一幅好漆画的开始。以《泊》为例,在创作时借鉴了国画里的留白,整幅作品只有一艘暗红色的小船孤单地停留在画面的右下方,通过画面大量的留白来表达大海和沙滩的广阔,衬托出小船的孤寂。这种构图能营造出一种寂寞、苍凉的意境。相反《TIME》这幅作品的构图“密不透风”,作品中的男人手拿酒杯通过窃窃私语与女主角紧密地叠在一起,剩余的空间被变形的马蹄莲填得满满当当。这幅作品用“密不透风”的构图搭配繁杂的色彩,把现代社会的喧嚣和年轻人的浮躁很好地表现出来。另一幅作品《花开时》(图四)则采用疏密相结合的构图法。国画讲究“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构图,这幅作品右上角的三朵荷花组成了构图中的“密”,表现出荷花盛开时欣欣向荣的生命力,而作品的其余部分则体现了构图中的“疏”,通过漆画语言“说”出了时光悄然流逝,万物都逃不出生死的轮回。因此这幅作品通过“疏”、“密”的对比,“虚”、“实”的对比,映射出“生”、“死”的对比,生命的轮回。我通过精心的构图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创作意图和画面背后对“生命”这个话题深层次的思考。

(三)漆画材料的选择与技法的综合运用

漆画材料纷繁多样,漆艺技法千变万化,我在漆画创作过程中也尝试了多种材料,先后学习、体验了各种漆画技法。漆画材料与技法的极大丰富性使漆画充满了吸引人的魔力。在创作中如何挑选最恰当的材料?又要用什么样的技法去表现这些材料?怎样的综合运用才是最好的漆画语言?……毕业创作《花开时》就是伴随着这些问题,边思考、边探究、边创作的。

《花开时》的创作灵感源于一次荷塘漫步。在朦胧的月光下,洁白的荷花悄悄地怒放,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花香。我深深被这场景感动,感叹着“花开花谢”的生命轮回,于是有了一种创作的冲动。接下来如何选择漆画材料和综合运用技法,成了创作中最主要的课题。经过思考,我决定用强烈的对比作为这幅作品的漆画语言。风格中写实与抽象的对比、构图中疏与密的对比、色彩中明与暗的对比、材料中精致与粗糙的对比、技法中工笔般细描与写意般泼漆的对比……这些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一定能准确表达出对“花开花谢”、“生与死”的思考。有了创作思路,就象有了一部很好的选择机器,对纷杂的材料和技法进行筛选,使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变得理性而富有激情。

创作过程中我先将画稿拷贝到漆板上,再用大漆在背景的部分平涂一遍,洒上咖啡色、蓝色漆粉,待底漆快干时贴上金箔,然后放进阴房阴干。于是背景就会呈显出金色的肌理花纹(图五)——这种方法叫洒粉贴金。使用这种技法尤其要注意:贴金箔的工具最好使用软毛笔,而贴金的时机要选在底漆将干未干时。漆阴干后,要对画面的主体部分——荷花进行描绘。我抛弃了以贴蛋壳的手法来表现浅色花朵的传统,改用洒粉的技法,让疏密不同的蛋壳粉表现出荷花的明暗与花瓣的前后关系。画面右下方的荷叶与莲蓬,则选用绿色和咖啡色的漆粉进行洒粉,接着用螺钿镶嵌工艺刻画出莲蓬中的莲子,此时这幅画的主体部分已基本铺垫完成。而后在背景上有节奏地贴一些蛋壳。蛋壳的自然龟裂不但加强了背景的肌理效果,而且很好地表现出时间流逝的沧桑感(图六)。

待漆再次阴干后将色漆涂于漆粉之上,使其产生出强烈的绘画感,像工笔重彩一样描绘出阴阳明暗,让画面绚丽多彩、精美富丽。特别是中间的层次关系,通过漆的煊染可以逐一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图七),这种方法叫描漆彩绘即以漆调彩。完成主体花卉后用漂漆的技法处理背景,使漆在漆粉与金箔之间流淌。这种技法就是将稀释后的一种或数种色漆,即兴自由地泼洒在漆板上,使其相互渗化流动,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图八)。福州漆艺家李芝卿先生精于此道。1985年李芝卿先生在平面的漆板上“放大”了这种技法,并做了新的发挥。使用这种技法关键点是汽油和樟脑油,汽油挥发速度快适宜泼洒,而樟脑油挥发速度慢适宜大面积平涂。此后待漆阴干后罩漆,罩漆这种技法是指在金、银、铝或浅色地上罩透明漆,经研磨而出现深浅浓淡变化的方法。最后是打磨。漆画大家乔十光先生曾经说过磨漆画是“人画一半,天画一半”。在创作漆画的过程中经过涂漆、镶嵌、洒漆粉、罩漆……使本来十分平整的漆板变得凹凸不平,各种漆象也因互榻映衬覆盖而变得模糊混沌。打磨就是从混沌一片中磨出一个全新的世界来,这也是独特的漆画语言(图四)。打磨时要注意力量的掌握,边打磨边不断调整画面。任何肌理效果都要服从画面的整体视觉效果,这样才不会喧宾夺主。当然“平、光、亮”不应是漆画佳作的唯一标准,不平、不光、不亮有时也是一种美,画面效果应该由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决定。

人们常说“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漆画也是如此,漆画家通过对漆性的认识,对漆艺的掌握,有目的地对漆画材料进行选择,对漆画技法综合运用,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前提下勇于创新,大胆突破。让漆的光泽、金属的质感、贝壳的幻彩、蛋壳的龟裂……通过描绘、镶嵌、泼洒、罩漆、打磨……完美的表现出来。

四、结论

在我国,漆器曾作为主要的生活用品有着辉煌的历史。漆画生于漆器长于漆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漆艺的装饰性逐渐代替了它的实用性,漆画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充满魅力的新画种。漆画的历史决定了这个画种具有技艺性和艺术性双重属性。科技的发展使漆画材料极大丰富,艺术家的摸索和创新使漆艺技法纯熟多样。漆画将各画种的长处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漆画语言,越来越具有其他画种所无法比拟的表现力。但任何的材料和技艺都是表现作品的手段而绝非目的。漆画家应当通过对漆性的掌握,对材料的筛选和对技法的综合运用,找到最恰当的漆画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展现漆画之美。漆画家不但是一个画家,同时也必须是一个漆艺家。

猜你喜欢
漆画
冯敬平《三星堆的记忆》
新媒体时代下漆画的传播
王枫“漆”就七彩人生
论现代漆画现存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从波动到平稳,漆画未来市场巨大
漆·说 由器到画,中国当代漆画兼收并蓄50余载
张振中姚化化张斌胡晓芳插画漆画作品
试析高校漆画教学的研究与思考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实验学校
最佳工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