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角色亦有可塑性

2008-11-24 10:21
大舞台 2008年3期
关键词:小角色冲突

张 斌 张 雷

赛卢医是《窦娥冤》剧中人物之一,在关汉卿的笔下是个着墨不多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在河北梆子改编本中(王正西等执笔)对这个人物又做了大量的删减。在全剧六场戏中只安排一头一尾两次出场,两句不过九个字的台词,在舞台上总的表演时间还不足三分钟。可见赛卢医在《窦娥冤》剧中的确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角色了。因而一向不被演员所重视,觉得演这种小角色不足以表现自己。而前辈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舞台演出中,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我觉得此说法有理。因为戏剧即是综合艺术,又是群体艺术。是靠所有参与部门与参与者共同完成的,戏里的每一个角色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只要剧作者设置了这个人物,只要他在剧中出现,哪怕只有一次出场、只有一句白话,就不能低估他在剧中所起的作用。正是这些小人物,有时对全剧的剧情突转,乃至主人公命运的改变起着微妙而又关键的作用。就拿《窦娥冤》第一场来说,若不是赛卢医谋财赖帐将蔡婆骗至荒郊企图将其勒死,就不可能引出张驴母子(改编本中将张驴父子改为母子关系)救蔡的情节。没有这一情节,自然就不会发生后两场中张驴施恩图报欲霸窦娥未遂,害人害己而引发的矛盾冲突。此后的张驴诬告良善,窦娥含冤被斩的情节也将无从谈起了。

另外,作为剧中人物之一,作为某一个社会阶层的典型人物,他不仅担负着诱发冲突推动剧情的使命,有时在揭示主题上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都知道《窦娥冤》是一副严酷的元代黑暗社会的图画。它无情的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罪恶本质;形象地反映了元代吏治不严、官场腐败、罪恶叠生、危机四伏的社会状态。揭示这一严肃主题的是活跃在剧中构成情节和冲突的所有人物。赛卢医也不例外,从他与蔡婆的性格冲突来看,可见一斑,他们之间由放债,借债的关系发展成催债,赖账的讲理与不讲理的冲突最终转化为你死我活的仇对关系。这种恶性的矛盾冲突,不正是封建社会“人吃人”真实写照吗?塞卢医为了赖账竟在大白天杀人。这不正是蒙元制度下罪恶叠声、危机四伏的混乱状态的形象表现吗?由此可见,小角色在剧中的确占有不轻的分量。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演员首先要摆正“角色”与“人物”的关系,不能因为角色小就轻视他,就忽略他在剧中的重要作用。

之所以说小人物亦有可塑性,除人物自身具有的可塑价值外,还有一点,就是越小的人物塑造起来也就越难,相反正因为小人物难以塑造,才更具有了可塑性。戏曲表演艺术要求演员的不仅是背熟台词、演熟路子,更主要的是塑造“这一个”人物的个性形象。可以想象赛卢医在剧中的整个表演过程只有两次上场和两句台词,仅凭着一闪即逝的表演时间,就把人物的形象准确而又充分的表现出来。并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却是件不容易的事。那么,如何才能完成这个不易完成的创作呢?我认为首先该完成的是对剧中人物的准确、深刻、以及多角度的理解,理解人物的依据就是剧本,从剧本中仅有的台词和提示中去了解人物,此外。还需要从其他人物的台词和提示中去充实和丰富你对自己所扮演的这个人物的理解。比如《窦娥冤》剧第三场中,张驴出场有这么一段话:“恰遇赛卢医正要往外逃,是我诈来毒药一包……”借张驴之口,间接的反应了赛卢医在杀人未遂后恐惧慌乱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正是他本质虚弱的形象表露。除此之外,还应依据生活,从生活中去寻找接近人物的原型。比如从民间的行医买药者身上去寻找赛卢医的职业习惯。从现代人中去捕捉赛卢医们的生活气质。并把这个人物的来龙去脉依据剧本,加上自己的想象写成人物小传,而后,反复揣摩、修正。使之逐渐成为一个可以活起来的艺术形象。在较为完整的个性形象捕捉到之后,紧接着就是如何把这个的形象立体的呈现在舞台上的问题。

一是运用典型动作弥补剧本对人物性格交代的不足,二是通过细腻而又夸张的表演加深观众对人物的印象,解决因表演时间少而使人物不能在瞬间得以完整表现的问题。例如:《窦娥冤》剧第一场赛卢医上场后直扑蔡婆,当蔡婆为了自卫用土打向赛卢医时,赛卢医做了个屈腿转身捂眼动作。之所以要慢转身还要屈腿,这是因为赛卢医已年过五旬,况常年坐守药局,行动迟缓的缘故,这就是用典型的形体动作(配合化妆造型)代替语言表现人物的职业气质与年龄特征。虽然未用一句台词,观众亦能一目了然。当赛卢医逼得蔡婆无路可走时。赛卢医蹬“冲头”最后一锣亮相,而后紧接着用牙缝里挤出来的声音说出第一句台词“哪里走!”此时的蔡婆在颤抖,她感到了绝望,而这时的赛卢医两眼直视蔡婆并用手抖着绳索(凶器),微微发颤的嘴角挂着一丝冷笑,并借助灵敏度很高的无线话筒从鼻孔中喷出带有颤音的气息,意在告诉观众并让其感觉赛卢医杀蔡婆时的慌乱、紧张的心理状态——为了躲债,杀人之心已决。但他的职业是治病救人,行凶杀人时异常紧张是很正常的。这一切虽无台词介绍,但通过上述细腻的形体与声音的表现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当蔡婆跌倒在地时问道:“赛卢医,你要做甚?”赛卢医半弓箭步,俯身逼视蔡婆,用手抖着绳子狠狠的说出第二句台词:“我……我要你的命!”然后猛扑过去。这一扑采用了毯功中的扑虎动作,一来是表现他决定杀死蔡婆的狠劲,二来则是表现他由于慌乱而扑空。另外,这个动作又是对他职业年龄的重复解释。曾记得有几次《窦娥冤》演出到尾声时,当赛卢医被押到被审席之后,就会听到下面观众在窃窃私语:“这个赛卢医……应该判他死刑!”观众的这种反应证明了一点:“小角色尽管表现机会少,通过刻苦揣摩和研究,准确把握住人物个性特征,再以高度、夸张、典型化的动作加以表现,也是会给观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的。

小角色同样是剧中不可缺少的,只要你重视他,懂得他在剧中的作用,凭着一个演员所特有的敬业心和艺术责任感,去努力探索、钻研,同样可使小角色发挥出你的表演才能。同样可以造就出色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北京人艺的黄宗洛老先生,评剧界的赵丽蓉前辈就是我们的楷模。

猜你喜欢
小角色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舞台上没有小角色
舞台上没有“小角色”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舞台上没有小角色
冲突管理
团队冲突对团队效能影响综述
舞台上没有小角色
舞台上没有小角色
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