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与他的艺术歌曲《西尔维娅,她是谁?》

2008-11-24 10:21黄庆鹏
大舞台 2008年3期
关键词:舒伯特演唱艺术歌曲

黄庆鹏

[摘要]舒伯特作为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开创者,其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因此也赢得了“艺术歌曲之王”的美称。笔者以(《西尔维娅,她是谁?》为例对舒伯特艺术歌曲演唱加以阐述,以期更好的把握其作品内涵。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西尔维娅,她是谁?》演唱

被誉为“歌曲之王”的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作为早期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也是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开创者。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维也纳古典传统与新时期思潮之间的紧密联系。舒伯特对音乐艺术宝库的最大贡献是他的艺术歌曲。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创作领域,他短促的一生共写有六百多首歌曲,这些歌曲是他艺术才华的结晶。

舒伯特是一位富有诗人气质与灵性的歌曲作家,他使歌曲成为完全适应诗词内容和风格的“艺术歌曲”。正如我们要谈的歌曲《西尔维娅,她是谁?》这首作于1826年7月,出版于1828年的歌曲。歌词选自莎士比亚的戏剧《维罗纳二世》,由鲍伦菲尔德译为德文。《维罗纳二世》是一部喜剧,叙述意大利维罗纳城的瓦伦廷和普罗丢斯是一对好朋友。瓦伦廷离开维罗纳去米兰观光,爱上了米兰公爵的女儿西尔维娅。普罗丢斯也来到米兰,对西尔维娅一见钟情,并心怀鬼胎向米兰公爵告密瓦伦廷要拐走他的女儿。因此瓦伦廷被放逐不得已落草为寇,普罗丢斯得以毫无忌惮地追求西尔维娅。西尔维娅为了逃避父亲给她与未婚夫图里奥代订的婚约,离开米兰去找瓦伦廷,为匪徒所俘,无意中得到普罗丢斯的救助,并被他据为己有。这时适逢瓦伦廷来到,他对普罗丢斯晓以大义;普罗丢斯羞愧交加,不得不把西尔维娅归还给瓦伦廷。米兰公爵和西尔维娅的未婚夫图里奥来到,图里奥见瓦伦廷一表人才,与西尔维娅忠诚相爱,自愧不如,自愿把她让给瓦伦廷。歌曲《西尔维娅,她是谁?》是第四幕第二景图里奥在西尔维娅窗前所唱赞美西尔维娅的歌。

《西尔维娅,她是谁?》是一首分节歌,是传统的德国艺术歌曲常用形式。它的特点是歌词分为三节,三节歌词同一曲调。整首歌曲的旋律流畅,动机是一个由高到低的进行然后是一个模进,休止一拍后旋律连续的三度进行充分表现了图里奥对西尔维娅的爱慕之情。歌曲的速度为Moderato,调性在开始在A大调在歌曲的第二乐句出现升D音转到E大调最后结束回到A大调,三段皆是如此。

舒伯特为他的艺术歌曲采用的钢琴伴奏的形式,成为以后艺术歌曲演唱中一种基本形式。他的钢琴伴奏的这些特点也体现在了歌曲《西尔维娅,她是谁?》上。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有四小节的前奏让演唱者和观众能够马上这首歌曲的意境,每段和每段之间有间奏使得歌曲有连续性并能够保持歌曲的情绪,歌曲最后有四小节的尾奏给人带来完满的结束感。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最大的特点就是整首歌曲钢琴伴奏的旋律都在左手和歌唱着唱的旋律形成了呼应,仿佛是钢琴在和歌者在对唱。右手则是连续进行的柱式和弦,给歌曲带来了强烈的节奏感。

这首歌曲在演唱上应该把握好几点。首先,整首歌曲的速度非常统一,没有渐快渐慢,这样就使得这首本来是中速的歌曲显得格外的快,所以要有气息连续的支持,也就是说一开始就要有深呼吸的支持尤其是发第一个音“Was”,它的音高又是在升C上很容易喊出来,所以我们在演唱时应尽量往“O”母音上靠一下,这样就不至于整首歌曲都在提着气在唱。其次,整首歌曲的三段在情绪上是一致的,都是充满了对西尔维娅的赞美。再次就是歌曲的咬字,作为中国人唱德语歌要注意1、发音时较汉语发音器官紧张得多,吐字、咬字时唇、齿、舌分布的力量更集中、更明确。2、汉语元音发音时唇形自然、松弛;德语元音口腔运动的幅度比汉语大。3、德语元音有长短之分,表面看是音程的长短,但更主要的是发音时口腔的开口度、音质都有区别,汉语很少有这种现象。4、德语辅音中的浊辅音较汉语多,且声带振动比汉语浊辅音充分。5、德语中几乎每个音,无论是元音、还是辅音都要发出来,尤其是辅音发音时要一个一个发得清楚、有力、硬朗。6、德语的词重音往往在第一个音节上,同样一个词,重音位置不同,唱这首歌曲时我们在咬字的时候要夸张一些,并尽量的把每一个词的词义会大相径庭,这也是德语的一个重要特点。

舒伯特的创作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同时广泛地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因素,他使艺术歌曲富于民族色彩和民族风味。他在多数歌曲中加强了“叙述性的朗诵”因素,加强了歌词的语调的表现力,使歌唱与朗诵更为接近。他首创了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及富于特征的表现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崭新道路。

猜你喜欢
舒伯特演唱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声乐教学略见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觉醒的舒伯特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
舒伯特的小夜曲
舒伯特与《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