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磊
[摘要]在单簧管艺术发展过程中,德彪西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第一单簧管狂想曲》(下文简称为《狂想曲》)标志着单簧管演奏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笔者对《狂想曲》的音乐及其演奏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德彪西;《第一单簧管狂想曲》;音乐;演奏
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9岁开始学习钢琴演奏,10岁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84年创作清唱剧《浪子》获得罗马大奖。而德彪西向艺术院提交的《朱丽玛》、《春天》等作品并未获得艺术院的好评,他们警告他说:“对这种暧昧模糊的印象主义倾向,应有足够的警觉。”在当时,“印象派”这个名词事实上是个贬义词,它是创作方法上危险思想的代名词。然而这些受到批评的作品,却是他以后创作风格的初现。
狂想曲的意思就是“英雄史诗”十九世纪未被用于音乐形式,在体裁上它属于一种感情奔放的幻想曲,形式、不拘一格,并带有一些即兴创作的特点。德彪西的《单簧管第一狂想曲》即具备上述所说的特点,还具备了奏鸣曲和回旋曲的曲式特点。全曲主要主要有引子,呈示部、插部、再现部组成。
首先,引子部分一开头由钢琴先奏出一组平行八度的旋律,一开始就给听众们一种空旷幻景般的感觉,紧接着由单簧管奏出柔和的三个四分音符。这三个四分音符非常重要,这三个四分音符应奏出渐弱并逐渐消失的音响效果,形成一种遥远而朦胧的感觉,像梦景。要是这三个音吹奏的非常成功的话,则与钢琴声部的F形成一个美妙的小十一和弦。这三个四分音符中的降B正好处在这个小十一和弦的三音位置上,而这个降B却又是单簧管上最难把握的音,大多数单簧乐器容易偏高,而降B音到C音的音色控制又不易统一。所以演奏者在演奏这个降B音时,因该尽量吹奏的低些。每个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演奏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我个人则选择了使用附加键。如使用嘴部控制对音色也会有影响。我更习惯并偏向于用附加键。紧接着在第三、四小节作者只巧妙的改变了一个音符,将钢琴声部的还原C改变为降C,就只这一个小小的改动就使意境有了改变,这新产生的减十一和弦使整个意境更加神秘,使这首《狂想曲》在一开头便能牢牢地抓住听众的心。
德彪西在他的印象派作品中大量运用没有半音的全音阶和半音阶使作品调性变得模糊不清,在他的作品中还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有类似五声音阶写成的旋律。在这首乐曲中,主题就是用近似五声音阶写成的,带有某些东方色彩。这段主题旋律相当优美,有如日出海面,单簧管演奏者以柔和而有穿透力的音色,用PP的音量安静而平和的奏出,好似晨雾中初升的朝阳,给人以柔和而不刺眼的光亮。在吹奏这段旋律时音色一定要柔和厚实,但又不能过于响,要恰到好处。这时的钢琴伴奏声部则是一连串的由九和弦分解后组成的连续的三连音组合。先奏出的两个小节主题引入,仿佛微风吹动海面,海浪轻拍礁石,非常轻松柔和,悦耳。这段旋律如果单簧管演奏者把主题演奏的相当平静,平稳,而伴奏声部的三连音弹奏的柔弱连贯些,低音声部的切分音型明亮些,这就给人一种矇眬又有流动性的感觉。
这一段主题,对演奏者的音色要求很高,要用一种“柔和而又有穿透力”的声音来演奏,而这种音色很难把握,如没有注意则容易使音色散乱,不集中,或声音放不开,好像被束缚的感觉。而且还会出现声音粗糙,杂音太多,太混浊。如果我们以印象主义画家莫奈的画法来解释的话,那就再确切不过了。莫奈以他“明亮的画法”确定了他在印象派画家中的地位,当他画云或雾时,先在画布上涂上一层明亮的色,然后在它们未干之前加一上层阴暗的色,这种绘画技巧变为单簧管的音色就是在明亮音色的基础上再加上厚度和共鸣,这就要吹奏者用更多的气,并把这些气形成一个圆柱形,从喇吧口透出来,吹向尽量远的地方,这就好比吹灭远处的蜡烛。你气用的再多,但吹出后是散的,火苗只会来回摆动不会熄灭,要吹灭它就要使气流集中,产生气柱。美国单簧管演奏家格莱泽教授说:“演奏这段主题时,要让音乐厅最后一排的听众都能清楚的听到,但不能用f,也不能用mf只能用PP。”只有具备了在PP的音量上既有厚度又有亮度,有穿透力,才能使最后一排听众享受到乐曲中的意境。但由于乐器本身的材料,做工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乐器都能演奏出这种音色。德彪西的音乐中,对于音色的追求是其最主要特色之一。《狂想曲》大部分的乐句是在P或PP力度上奏出的,而一些乐器最佳音色则处于mf或f,而这首曲中这些力度的乐句还不到十小节。因此演奏德彪西的作品,乐器的因素也相当重要。所以德彪西被评论家们一致公认为是“写暗示性低诉般音乐的巨匠”。
在主题结束时,也就是第20小节,德彪西非常巧妙的运用了一个分解的增三和弦,只用了一个小节就完成了一个远关系转调,把本曲从四个降号转到了四个升号,使乐曲的气氛一下转到了优美流畅的副题。从原先主题的矇眬,梦幻般的意境突然转变成开朗,生气盎然的意境。这正好与主题描写的意境成对比,主题描写的意境如同海面初升的太阳,而副题则有如太阳拨开晨雾,色调倾刻由冷到暖。这种变化正体现了印象主义者捕捉和反映瞬间印象的艺术风格特点,这也正是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独具匠心之处。这一优美的副部旋律动机还两次以不同的调性出现在发展部中。在76到83小节它以一种回旋的因素作为两个插部之间的连接。后一个则出现在124到137小节,与第二个插部的旋律动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展开”。
《狂想曲》第40小节,主题以翻高八度的形式再现,但结构上有所缩减,在钢琴伴奏方面也有了明显的变化,由主题第一次再现时连续的三连音组成的分解九和弦,变为由九和弦与十一和弦组成的和声性音阶,随着独奏声部旋律的进行,不断变化着色彩。主题的第二次再现出现在再现部,似乎比第一次出现更加宁静,更加矇眬,但是伴奏声部持续的二度十六分音符犹如远处传来的雷声,这和主题与主题第一次再现时所衬托的意境就形成了不同的效果。好像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到来,即将打破海面的平静。德彪西在主题三次出现时用了不同伴奏织体衬托,引起了三种不同色彩意境的变化。他采用了一系列不同织体的不协和弦来体现。在德彪西之前,使用不协和弦是为了配合紧张的情绪,加强音乐戏剧性的表现力,而德彪西则是用不协和弦来增加色彩,德彪西对不协和弦的处理方法改变了不协和音的功能。
随着副题的出现,本来会给人一种激动紧张的情绪,眼看就要进入这首狂想曲的高潮部分了,但作者不愿意走这种平淡的风格,他则是用了一句上行半音阶把音乐引向由第二插部动机组成的结束部,使原本向紧张,激动方向发展的情绪,一下转到了轻快,俏皮的情绪上。给听众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真正的法国音乐才有这种幽默感。总结性的最后十小节是这首狂想曲的高潮是结束在大三和弦上,并且此处的两个f的力度也是本曲中唯一标有两个f之处,给听众们一种满足感。
另外在演奏这首曲目时,最好不要画蛇添足,这样做会产生不良的效果,容易违背作者的意图。德彪西的这首狂想曲作品已经写得很细致了,己没有必要再加上比原谱更多的“表情”。还有些演奏者听完大师的录音后盲目的模仿,这样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演奏效果。笔者认为要正确演奏这首狂想曲,首先一定要选择一个较好的版本,这才是确保能正确演奏的前提,另一点就是要取决于演奏者本人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创作背景的了解,还有自身的艺术修养,一定要在尊重原作的同时,又有自己的个性处理。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这首乐曲在一些乐句的指法运用上有些不顺手,有些音与音之音的连贯性和音准不容易控制,这就要求演奏者根据自己乐器的性能、结构,和键数的不同,根据自己的习惯认真摸索出一些适合自己的指法。使演奏这些地方时达到最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狂想曲》的诞生,让单簧管的演奏技巧和风格有了更丰富的表现余地。在音色变化和力度对比上更加强烈。德彪西的作品对同时代的作曲家有着较深的影响。这首狂想曲作品是第一部印象派单簧管作品,它的诞生对后来的单簧管作品的发展和创作风格起了一个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首狂想曲不愧为单簧管印象派作品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