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言外之意”题考练指导

2008-11-21 05:44井永战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22期
关键词:同理语段语境

井永战

2008年中考试题中出现了解读语句或语段的“言外之意”的考题。所谓“言外之意”就是戏剧中所说的 “潜台词”,即说话人字面表达之外的意思,言在此,意在彼。要准确地猜读词义句意,需要掌握修辞知识,还要注意分析具体情境,注重说话人的身份、心情等。

真题例解

例1.(2008年娄底市)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顾客:厂长,贵厂生产的毛巾,那上面的蝴蝶可是栩栩如生呐!

厂长(惊喜地):是吗?

顾客:我洗脸时,那蝴蝶竟扑到我脸上来了!

该顾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解析】顾客的话“蝴蝶扑到我脸上来了”幽默机智,其意是指蝴蝶的颜色掉了,沾在了脸上。 故答案为“贵厂生产的毛巾脱色,质量有问题”。

例2.(2008年孝感市)5月25日,省长李鸿忠专程到医院看望因医药短缺转移到我省治疗的许孝芹时,饱含深情地对他说:“非常时期,你要谅解;到了湖北,一切都好了。”

李省长的话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实际考查考生提取语段隐性信息的能力。把握隐含信息,首先要对有关的语句或材料进行分析,不难看出“非常”指的是有困难,“谅解”是说要克服困难,“一切都好了”说明有信心安置好、照顾好。故答案为“现在的困难是暂时的,希望你能克服。我们会尽快把你安置好。”

总之,推解“言外之意”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认真审题,忠实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之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

2.结合语境,解读语意。要注意解读重要句子的含意。如果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懂语境,得其要旨。

[拓展练习]

1.毕淑敏的《提醒幸福》中有这样几段文字:

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

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着什么。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地震的,没有人预报幸福。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

请从修辞的角度具体阐释画线句子的含意。

2.同一个句子,若置于不同的语境,交际者的对象、意图不同,其隐含的意义也可能不同。试结合例子解释画线句子的含意。例:妻子对刚走出家门上班的丈夫说:“下雨了。”含意:丈夫出门没带伞,提醒丈夫带伞。

①妈妈对在楼下草坪上玩耍的孩子喊:“下雨了!”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地长期干旱,老农民兴奋地喊:“下雨了!这下庄稼有救了! ”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学生沮丧地说:“下雨了,明天不能爬山了。”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英国前首相威尔逊正在演讲,突然台下有个人大声喊道:“狗屎!垃圾!”听到这话,威尔逊没有一丝怒容,也没有反击对方,微微一笑。说:“_________”那个人停止了喊叫。

4.请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二战时,德国法西斯侵略者戈林曾问过一名瑞士军官:“你们有多少人可以作战?”“五十万。”“如果我派百万大军进入贵国,你们怎么办?”瑞士军官答道:“_________”

5.请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2000年11月,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考察香港时,一名女记者抢着问:“您在讲话中强调团结的重要,这是不是指香港不够团结?”在场的众人顿时静了下来,目光都汇聚到李瑞环身上。李瑞环笑了笑,反问道:“_________”

6.请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李肇星出任中国驻美大使时,有一次在俄亥俄州大学演讲。一位老太太问他:“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李肇星没有直接反击,而是温和地说:“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人际相处和沟通中,“同理心”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同理心”的意思就是指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明白及体会身边人的处境和感受,并适当恳切地回应其需要。可见,“同理心”是同情、关怀与利他主义的基础,具有“同理心”的人能从细微处体察到他人的需求。下面是一位刚转到你班不久的同学对你说的话,你该如何回答他呢?要求运用“同理心”原理。同学:“这所学校真的不如我以前读书的那所学校。那里的同学对我很和善。”

你的回答:“_________”

8.当你身处尴尬之时,幽默会帮你“逃”出困境。下面有一尴尬语境,请你为当事人说一句幽默风趣的话。要求语言简明、得体。

一位运动员练习投篮,连投五次都没有投进。教练满脸不高兴,说:“笨蛋!瞧我的!”可教练也连投五次,一个也没进。“_________”教练气愤地说。

9.读下面的语段,补出最后一句话。

《墨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老师,多说话好不好?”墨子回答说:“多说话有什么好?比如池塘里的青蛙。整天整夜地叫着,可是没有人去理会它。鸡棚里的雄鸡,只在天亮时啼叫两三次,大家就知道天要亮了。所以_________”

[答案示例]

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格,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人们往往在幸福降临的时候并不珍惜,等失去后才想起去回味与追寻。

2.下雨前,孩子在外面玩耍,催孩子赶快回家。

久旱无雨,对庄稼的生长造成危害,雨水来得非常及时。

打算明天爬山,面对雨水因无法实现计划而痛苦。

3.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讲到你提出的环境卫生问题了。

4.这很简单。我们就每人开两枪。

5.如果我祝你“身体健康”,是不是指你的身体不健康呢?

6.夫人,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您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您的胳膊吗?

7.如果我处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我也一定会感到非常孤独。但我会主动和同学交往,也许很快我就会拥有更多的谈得来的朋友。

8.看见了吗?你刚才就是这样投的。

9.说话不能以多寡论,应恰到好处。

猜你喜欢
同理语段语境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语境与语境教学
同理心:“走心”的理解,胜过千言万语!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老来更明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语段教学,语文教学之“纲”
滑落还是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