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语言,有情的世界

2008-11-21 05:44石凌云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22期
关键词:聋哑人聋哑手语

石凌云

有一种语言是无声的,但这种无声的语言却充满情意,让人看后就难以忘记,这种语言就是手语。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手语是天书,很难破译,但对聋哑人来说,手语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走进沙爽的《手语》,你会发现,手语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触摸手语的时候,你甚至“像触摸一件古旧的、却依然澄净的瓷器”,有一种心神宁静、缥缈的感觉,“仿佛有一幅春天的轻纱摇曳生姿”。

声音是人类的本能,如果失去了声音,也就失去了和外界交流的机会。作者开头就说“手语当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语言”。确实如此,远古时代,人类处在简单的有声语言阶段,常常用手做各种姿势来表示意思,这样的手势大多数是指示性和形象性的动作,这就是最初的手语。此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聋哑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开始创造出具有语言性质的手语。作者关注着这个无声的手语世界,并且深入到手语内部,她说,手语简洁明了,有它类似于英语词根和汉字偏旁的简明体系。手语是残疾人通向世界的手段,它是传递人类情感的丝带,“传递了亘古的依恋和温暖”。生命有残缺的聋哑人,听不见,说不了话,但因为有了手语,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交流,获得信息,不至于闭塞。聋哑人因为熟悉了手语,打开了通向世界的道路。作者赋予手语以情感,以此揭示情感贝壳内部的实质。

当人类的一双肉耳无能为力时,一双心耳便悄然起飞,他们凭借着想象的翅膀伸出的触须,触摸着同类的思想。“手语是说明文,倾向于极度简洁,忽略语法和修辞。”当我们阅读手语时,也体会到这种简洁的美。作者笔下的美是浓烈的细腻的,朦胧的含蓄的,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是啊!当我们看到聋哑儿童一起伸出拇指、食指和小指,其余二指弯曲,掌心向外表达“爱”字的时候,难道感受不到那种不同于语言的特殊的美吗?当我们看到残奥会闭幕式上聋哑人《千手观音》的表演,难道感受不到聋哑人自强不息的向上的精神吗?

作者对美的追求还表现在语言上,全文有一种流动的气韵,像手语那么开合自如,流畅自然。如开头,作者说“晨昏交替,篝火燃起,火光映亮那些寂寞的、无声的手势,投影在凹凸的洞壁,变成了岩画、符咒和舞蹈。而时光将这些指间流动的文字刻印在我们的血脉里,变成了基因和记忆”。这些文字代表着新生的散文语言,跳跃的画面,流动的思想,简捷单纯的表达,让人想到河流,它自然地流向大海,宁静美好,毫无杂质。

这个冬日的下午,我沉浸在宁静的美好的手语世界,感受着被拨响了沉睡的情感的琴弦,久久地不忍离开。

猜你喜欢
聋哑人聋哑手语
聋哑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鹦鹉从教记》之得意忘形不听劝
手机里的爱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浅谈聋哑儿童心理健康培养策略
体验10分钟黑暗
这只铃铛不是猫
奇怪的手语图
你所拥有的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