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其实不可怕

2008-11-17 01:09:26
AMT前沿论丛 2008年9期
关键词:业务部门选型招标

梁 星

企业在进行IT选型时,到底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选型给企业IT系统建设带来的风险呢?

随着管理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一般企业的IT部门都不再承担IT系统开发的责任,甚至很多企业将整个IT部门外包。但是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IT系统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很多企业来说,信息系统甚至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胜的法宝。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市面上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细化。有面对各种不同行业的综合解决方案;有面对各个不同职能和管理领域的企业解决方案;有面对大众的通用型解决方案;还有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定制解决方案。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可选软件产品和厂商时,信息化负责人在IT选型时往往都觉得犯难,没有头绪无所适从。IT选型过程恰恰是IT系统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可以说是信息化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企业在进行IT选型时,到底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由选型给企业IT系统建设带来的风险呢?

明确自身的业务需求

所谓“知己知彼”,在IT选型时,“知己”和“知彼”同等重要。在IT选型之前,企业的信息化负责部门一定要组织业务部门一起参与,做详尽的需求分析,深刻地理解业务需求。只有最大程度地满足业务需求,才有可能选出真正符合业务需求的系统,规避选型失败的风险。

和业务部门一起明确业务需求

业务需求的明晰,肯定不是IT部门闭门造车就可以做好的工作。归根到底,IT选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特定的业务需要而进行的决策,IT系统最终的使用者是业务部门,而非IT部门,所以,在IT选型之前,IT部门一定要与业务部门一起,共同梳理业务需求。

业务部门和IT部门是IT选型这件事情的责任主体,都必须全程参与选型标准的制定和选型的过程,并成为选型和今后实施的责任承担者。要说明的是,选型的责任承担者应该是有业务和IT背景知识的人员,有一定业务和IT综合能力的人。

明晰业务需求,首先要明确业务部门的实际业务流程。在了解实际业务的过程中,要分析哪些业务是一般企业的通用做法,哪些业务是自身企业的特殊做法。在IT选型时,这些企业的特殊做法可能会成为IT选型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充分了解了实际业务之后,要明确哪些业务是企业必须要通过IT系统来实现的价值点,甚至是可以通过IT系统来提升的价值点。这些必须要通过IT系统来实现的业务,也会成为IT选型时要重点考虑的重要因素。

把业务需求转化为IT系统的需求

业务需求是业务部门比较能理解的语言,但是在IT选型时,如果能提供软件供应商们更能理解的IT系统的需求,肯定会大大地降低选型的风险,尽量减少业务需求和IT系统需求之间的语言差异,以规避选型时的风险。

要把业务需求转化为IT系统的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要对业务需求有很深刻的理解,否则转化出来的IT系统需求未必是真正的业务需求;另一方面,要对信息化有深入的理解,否则不能做到把业务需求转为为真正的IT系统的需求。

明确业务需求这一过程,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对企业所在的行业、企业的自身情况有了解,还要对IT知识本身很熟悉,而且如果业务部门有强烈的采购IT系统的需求,要在短时间内完成IT选型时,如果企业没有能力或者精力自己完成业务需求分析时,也可以请专业的咨询公司来帮助,从源头上降低IT选型时的风险。

充分了解供应商

企业在明确了自己的需求后,下一步就是要到软件产品市场上去购买产品,现在的软件市场可谓五花八门,软件公司数量庞大,信息化内容花样繁多,不同的IT厂商有各自擅长的不同领域。各个厂商都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推销手段推销自己的产品。这就需要企业集思广益、多听多看,结合自己的需求购买到心仪的产品。

作为购买者的企业,应该清楚了解能满足企业业务需求的各个软件供应商的基本情况,了解这些供应商的优势与劣势,对不同供应商从成功案例、名气、实力、诚信度、服务水平、咨询能力、报价等方面做一个综合考量,从而初步框定适合企业自身业务需求的供应商范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在明晰了IT系统的需求,完成企业IT系统需求分析,并在各个部门进行充分讨论之后,IT部门可根据分析、讨论的结果形成初步的需求报告。

2、通过网络、咨询等各种渠道,初步摸清市面上可能提供符合自身企业IT需求产品的供应商。

3、向相关具有一定资质的供应商发出需求报告,并请其提交项目解决方案,通过进一步的沟通,增进对供应商的了解,综合考虑信息公司的实力,初步选定符合企业要求的供应商。

切忌盲目追求最完美的方案

企业不可能选出所谓的“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在IT选型时,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企业所处的管理阶段和业务需求,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促进管理的提升。

如果追求最完美的方案,认为人的国际公司提供的软件产品,肯定是一流的产品,这样就势必会造成企业的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要做相应的调整,以匹配软件的需求。这足在IT选型时很容易犯的错误,会给IT选型带来巨大的风险。过分地强调软件本身的优势,让业务流程让位于软件的需要,不但在系统实施时遇到障碍,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也会遇到业务部门的巨大挑战。

如果一味地要选择完全匹配业务需求的方案,也是不一定现实的,没有哪家供应商的产品可以适合自身企业的实际业务,除非是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产品。

对供应商的选择大过对产品的选择

要清晰地认识到IT选型不光是选择产品,其实更重要的是选择供应商。IT的软件部署是一个包含系统开发、系统实施、培训、系统维护和系统升级等诸多环节的一个复杂过程。要想规避IT选型的陷阱,供应商的选择至关重要。要选择服务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综合实力强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

一定要考虑供应商的综合实力水平。试想如果一个供应商若干年后还不知道是否存在,这样的供应商又怎么能保证为企业提供持续、优质的服务呢?

要关注实施成本和维护成本

IT软件的部署是一个负责的系统工程,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软件产品的价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于一些大型的IT软件,比如ERP的部署,可能实施的费用要超过软件产品本身的价格,甚至后期的维护成本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很多企业IT系统是成功上线了,但最后却被无底洞似的后期维护费用拖垮。实施成本,特别是维护成本,是IT系统能成功被企业接受的一个巨大的风险,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所以在IT选型时,不能只关注软件产品的价格,更要关注整个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内的费用,更关注实施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确保企业不仅“买得起”,更要“用得起”。

规范招标过程

不规范的采购过程存在的巨大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且必须要在采购之前明确招标的整个过程。通过招标的方式,为企业选择一套满足业务需求的IT系统。

在招标阶段,企业首先要确定所要采取的招标方式、步骤、招标对象等事项,并根据前面阶段对企业业务需求的理解及对系统功能的需求分析,制作出招标书。同时需要完成项目评标体系的制定。

确定招标方式及步骤:在进行招标前,企业需要详细地定下整个招标活动的步骤及采取的方式。招标的方式依不同的企业而不同,对于大型企业来讲,可以做复杂一点,而小型企业则可以做得相对简单些,尽量节约企业方及供应商双方的成本。

制作招标文件:为了保证应用系统的选择在内容上有理有据,在招标过程上应该保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这一阶段首先要根据IT选型的需要,制作一系列用于招标的文件。一般情况下应包含“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系统功能需求说明书”、“招标文件附件的制作”几个方面。

经过这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企业就可以将今后IT运营与企业业务不匹配的风险在IT选型时就得以规避,将风险降至最低,有力地保证了企业IT系统的建设,使企业的IT系统能够真正帮助企业解决业务上的难题。

猜你喜欢
业务部门选型招标
不锈钢二十辊冷轧机组横切剪的选型计算
一重技术(2021年5期)2022-01-18 05:41:54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的初步探讨
昆钢铁路内燃机车选型实践与探索
昆钢科技(2020年4期)2020-10-23 09:32:14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产品选型
电力企业构建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研究
大经贸(2017年7期)2017-08-21 07:44:55
在当前形势下“业财融合”的发展
供电企业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财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重要性和策略分析
经营者(2016年23期)2017-03-11 08:46:51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