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慧 彭时容
【摘 要】 高校教师信教的主要原因是爱和归属需要的缺失和传统信仰的断裂带来的信仰真空的出现。高校教师信教问题虽不是普遍现象,但是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和态度: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放任自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尊重为先,引导为主。高校教育机构应该创造有利于高校教师成长的人文环境,增强高校教师的归属感;高校教师也应该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和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 高校教师;基督教;信仰オ
宗教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之一,它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现存的三大宗教之一,在西方文化的兴起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界对于基督教的研究工作不够,以至于长期以来给人们所造成的印象是,似乎基督教在我国已经“寿终正寝”了。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我们选取了江西省某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进行研究,以期探讨高校教师选择基督教信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背后折射出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本文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高校教师中基督教信徒的基本情况
我们通过对某高校一个家庭教会中6位高校教师基督教信徒的电话访谈和其它4位高校教师基督教信徒的个别深度访谈,所了解的基本情况是:10人中男性3人,占30%,女性7人,占70%。本科8人,占80%,硕士1人,占10%,博士1人,占10%。来自城市的9人,占90%,来自农村的1人,占10%。
二、高校教师信仰基督教的途径与动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首次接触基督教信仰是通过什么途径”这个问题的回答,10人当中,1人选择了“传教士的引导和朋友有信仰”,2人选择了“家人信仰基督教”,其他7人都选择了“朋友和同事”。结果表明,正是身边的“基督教朋友和同事”,成为高校教师接触基督教的重要途径。这种来自于同一群体的基督教信徒对于受影响者所带来的心理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非常具有日常渗透的作用。
而宗教信仰的动机不外乎以下几种:强身健体、寻求心灵寄托、寻求真理与智慧、好奇心、承袭家庭宗教传统、社会的需要等等。调查显示,对于“最初信仰基督教的动机”这个问题,8个人选择了“寻求心灵寄托”;1个人选择了“寻求真理与智慧”;1个人选择了“承袭家庭宗教传统”。
从以上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寻求心灵寄托”这一项占了80%。根据我们的深入了解,再结合信仰途径与动机这两项一起来看,80%的人表示在最初接触基督教的过程中都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扰,感觉上无法克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接触到了基督教,当时迫切地需要一种精神作为支柱来帮忙支撑脆弱的心灵,渡过难关。这种通过宗教信仰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和宽恕,缓解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从而释放自我,达到心理和精神健康方面的完善,可以说是高校教师信徒和其他信徒之间信仰动机的最大不同。
选择“寻求真理与智慧”的占10%,这表明有高校教师把基督教当作一种文化来进行学习和研究。基督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它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界有部分学者也对此进行过长期的专门研究,高校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有兴趣对它进行学习和研究,本身就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
选择“承袭家庭宗教传统”的也占10%。根据了解,我们发现,由于从小受基督教的影响和熏陶,她对基督教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较之其他高校教师基督教信徒要高。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她直接被带入参加了一系列的宗教活动,信教成为一种习惯。
“强身健体”、“好奇心”、“社会的需要”等选项无人选择。访谈中我们发现,准确地说应当是“强身健体”一项无人涉及。“好奇心”、“社会的需要”这两项,选择“寻求心灵寄托”的人当中,有2人坦言:“好奇心”也是有的。因为当时正在遭遇某种困境和困扰,心里很郁闷,感觉到压力很大,一个朋友也可以说是同事来安慰自己,给自己谈到信仰基督。用朋友的话来说,是传福音吧。因为当时面临的困境,心灵上很空虚,好奇心使然,就这样接触了基督教。选择“寻求真理与智慧”选项的,认为“社会的需要”也是其接触基督教的动机之一。而“强身健体”一项完全无人选择,这表明,高校教师对传统观念中那种认为“信什么就治什么”的愚昧观念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不在考虑之列。
三、影响高校教师信教的主要原因
通过思考和研究,我们发现“需要”这个概念可以非常完美的概括众多的动机。心理学上对需要的定义是,需要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个体在生存过程中对既缺乏又渴望得到的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活动。我们认为,爱和归属需要的缺失和传统信仰的断裂带来的信仰真空的出现,正是高校教师信教的主要原因。
1、爱和归属需要的缺失
提到爱和归属需要的缺失,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马斯洛(Maslow,A.H.)的需要层次理论。爱和归属的需要正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所提到的属于第三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这五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高校教师生理和安全需要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为何会出现第三个层次的缺失呢?它为何会成为高校教师皈依基督教的主要原因呢?
依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爱和归属的需要是在生理和安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爱的需要包括给他人的爱和接受他人的爱。而现代社会,由于社会流动性增强,社会迁移的频繁,导致传统社群瓦解、家庭活动分散化,人际关系冷漠,现代企事业单位已经逐步丧失了传统企事业单位所带来的归属感。高校教师大多来自不同的地域,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疏离感、陌生感,彼此之间缺乏关爱,而基督教信仰的介入,可以帮助排除由此而产生的孤独感,也就是满足他们爱与归属的需要。
2、信仰真空的出现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化在带来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人类的精神家园,造成人们精神道德上的沦丧。唯利是图成了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在蔓延。在这个物质主义盛行的世界里,高校教师作为时代中最具敏锐度的群体,传统信仰的断裂所带来的信仰真空的出现使他们迷茫、无助而痛苦,他们在不断地思索“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所以,“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1]它的出现是任何科技手段所无法满足的一种需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基督教教义中所宣扬的真善美等伦理价值很容易获得高校教师基督教信徒的认同,从而使他们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平静、安宁,成为他们解决信仰危机需要的一种方式。
我们可以发现,在高校教师信教的过程中,社会因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在前面谈到高校教师信教的动机部分时已经了解到,大多数高校教师信教的同时都在生活和情感上遭遇到困境。但是,有利于产生宗教信仰的心理状态与情绪的存在本身(如心理压抑、悲痛、孤独感、不满意自己等等),并不会使人必然皈依宗教。而社会因素,如具备或缺少一定的世界观、人的直接社会环境及其家庭教育的条件等,对这些前提的实现则是具有决定性作用。应当把有助于形成宗教信仰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即宗教的心理根源,仅仅看成是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因素的作用才能实现的条件和前提。[2]
调查显示,高校教师信教问题在一定程度内存在,但并不是普遍现象。宗教问题一向具有复杂性、民族性、国际性等特点。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作为公民的高校教师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高校教师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他们是文明的传播者,他们本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此,对于高校教师信教问题,我们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和态度: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放任自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尊重为先,引导为主。一方面,高校教育机构应该创造有利于高校教师成长的人文环境,增强高校教师的归属感;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也应该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和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89.
[2] 德•莫•乌格里诺维奇.宗教心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ァ咀髡呒蚪椤开
徐 慧(1975-),女,汉族,湖南祁东人,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现代西方哲学.
彭时容(1954-),女,汉族,湖南娄底人,景德镇陶瓷学院统战部部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