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澄清
师: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几次?
生:三次。
师:哪三次?能否把描写的原文朗读一下?
生:一是“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二是“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三是“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
(学生分段集体朗读这三段景物描写)
师:这三段描写,一在开头,一在中间,一在结尾。“神异的图画”是过去,“萧索的荒村”是现在,“朦胧中”的想象是未来。从“神异的图画”到“萧索的荒村”走过了近三十年的道路。作品为什么有这样三次描写?它又是怎样描写的?
生:写“神异的图画”是为了对比“萧索的荒村”。“沙地”是“碧绿的”,“天空”是“深蓝的”,又“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师:这是一个奇丽而美好的境界!
生:写“萧索的荒村”,又是“深冬”,又是“阴晦”,又是“冷风”,又是“苍黄”的,村庄是“萧索”的,到处“没有一些活气”。
师:这是一个多么阴暗而凄凉的现实!两相对照和比较,又反映了什么?
生:从“神异的图画”到“萧索的荒村”,反映了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局面,那“萧索的荒村”就是在“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蹂躏下的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和写照。这“荒村”的“萧索”景象,生动有力地烘托了中国广大农民在反动统治下贫穷、悲惨的生活。
师:写“萧索的荒村”是为了反映中国农村的破产和现实世界的黑暗,也反映了“我”现在的“悲凉”的心情。那么,写“神异的图画”又是为了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二十多年前的中国农村就是一个美好的天堂呢?
生:不是的。
师:为什么不是?
生:鲁迅之所以写“神异的图画”,一是以此来对比“萧索的荒村”,突出“萧索的荒村”;二是衬托少年闰土的形象,也反衬和突出中年闰土的变化。“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的那些美丽的景物,是由回忆少年闰土而引起的联想,这是一种文学笔法,目的是借以衬托和对比现实中的故乡,从而突出作品的主题。
师:见解高明。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一本分析《故乡》的书上见到的。
师:好,应该课外看点有关的书。现在我再问,写了“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荒村”,小说的结尾处为什么还要写那“朦胧中”的想象,而且基本上是重复“神异的图画”的描写?
(学生无人回答,四座寂然)
师:我来讲讲个人的看法,这是为了反映“我”对现实的故乡的不满,希望能改变现实,有一个较为光明的世界,亦即小说中所说的“希望”这段描写,既是与开头的“萧索的荒村”形成鲜明对照,也与记忆中的“神异的图画”相融合,从而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和鼓舞的力量。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学生又朗读一次三处景物描写的文句)
师:《故乡》的这些景物描写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大家能谈谈体会吗?
生:它启示我们写景要配合人物,要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师:说得好。同学们的作文常常是为写景而写景,往往堆砌一大堆“蓝天”“白云”之类的漂亮词藻,却不知表现什么思想感情,景物游离于人物描写和作品主题思想之外,不能很好地反映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是应当避免的。
(摘自《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