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峰
【原诗】
龟虽寿
曹 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公元155年2月24日生,卒于公元220年1月15日。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东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创建了曹魏政权。他出身于显赫的宦官家庭,20岁考取功名,曾任顿丘令,管辖十余县,抑制豪强,广兴屯田,推动生产发展。35岁被征为校尉,36岁参加讨伐董卓的斗争。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开始执掌大权,灭吕布、逐袁绍、讨荆伐吴,基本上使中国北方得以统一,恢复国家经济和稳定社会秩序。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为代表引领当时的文学风气,形成了爽朗刚健、深沉委婉的文风,史称“建安风骨”。
【意译】
神龟虽然长寿,尚且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螣蛇乘雾升天,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理想志向仍是一日驰骋千里。有雄心壮志的人到了晚年,他的勃勃雄心仍然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来决定的。只要身心修养得法,一样可以延年益寿。荣幸之至啊,我可以用赋诗来抒发心志。
【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咏志诗,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此诗咏志显精神。“诗言志”,一首诗的生命力在于它传达出的情感。曹操看破自然界的生死规律,能够认识并以积极的态度坦然面对,使追求作为者看到了另外一种阔大的精神境界——面对暮年,精神的力量胜于一切,老而弥坚,时刻保持一种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心态。这种心态是一个有作为者珍惜年华的表现,这就如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样,不要慨叹时光流逝,应该发挥更多的热量。从这一点上来看,即使在当今社会,其不唯天命、不甘衰老、积极进取的精神,也一样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此诗巧喻吐心声。作者在诗中两次设喻,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心声。先是以“神龟”、“螣蛇”的神话传说作喻,说明万物兴亡都要受自然规律的限制,但人可以发挥主动进取精神而有所作为。言外之意,强调人不要虚度光阴。然后再以“老骥”、“烈士”自况,表明自己虽到晚年,仍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雄心壮志,也再次传达出他“性不信天命”的千里之志和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