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回忆

2008-10-29 10:58戴家国
安徽文学 2008年11期
关键词:山民热土传教士

戴家国

每当我走进那绵延几十里地的荆竹山地,都好似一股清泉在心里涌动,脑海里溢满了大山的影子。

记忆中的故乡,那是一片神奇而充满幻想的热土,荆竹大山就像一只未睡醒的巨狮沿着东西走向平躺着,山上生长着松、杉、梓、银杏、茶、楠竹等各种林木,犹如一个绿色的海洋。山上还生着各种中草药,林中还不断的有虎、麂子、豪猪、野猪、野兔及各类珍禽异兽出没。每当冬季下雪的时候,山民们便三五一群聚在一起,端着猎枪,带上猎狗上山打猎去了,每每都有收获,余闲时候能偶尔吃上一顿野餐,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每当春暖花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老虎花竞相开放,争奇斗妍,远远望去就是一片花的海洋。此时,妇女儿童们会结伴而行,登上大山,一边采摘花朵,一边絮叨着人间的花边新闻,嬉戏打闹于花草林木之间,那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传说中的荆竹大山,不仅风景秀丽,宗教活动也极兴盛,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此山也不例外,据先辈们说,远在宋代就有佛教入驻,后来又有一位西方传教士来往于此山中,山高水高,山上建有房屋供传教士居住,后因兵荒马乱,这位西方传教士才不得不离开了这一方热土。这些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宝贵遗产现在都荡然无存。

粗犷豪放、敢作敢为,久居深山老林的故乡人大多养成了一种独来独往、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就是在那种集体活动时代,人们也不大受管束,业余时间,大都喜欢种点菜养点蜂做点竹工活挑到集市上去卖,有胆大的甚至偷砍集体的树木连夜运过长江去卖给湖北人。如果事情一旦被发现,大多能承认错误,改正一段,过后又重走老路。故乡大多数人不大爱说话,喜欢直来直去,也爱打抱不平。

久居乡野的人大都比较豪爽,平时在田间地头忙乎,青年男女总喜欢对对山歌,开开玩笑,让生活充满了乐趣;茶余饭后总会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拉拉家常,讲讲故事,天南海北,只看谁的故事讲得生动、逼真,每每聊到深更半夜还不愿散去。每到重大节日,大队还会请县里的花鼓戏剧团演上三二天,电影也是场场爆满。春节期间,家家贴对联挂灯笼,燃放鞭炮,跳灯笼舞、蚌壳舞,玩龙,舞狮,好不热闹。村里老了人,全村老少都会出动帮忙、坐夜、唱夜歌。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这里也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农民不甘寂寞,纷纷走出了大山,到外地打工,谋生活,使得部分山民过上了小康生活,盖起了小洋楼,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修到了村村寨寨……

猜你喜欢
山民热土传教士
山村秋日
这片热土上,“新”的力量正迸发
致山民
热土西藏
山城热土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
行走在张家口的热土上
早期西方传教士的汉语量词观
早期传教士作品中的新词创制
悬崖上的“女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