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健 男,1954年生。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环境工程博士,现任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会长等职务,在我国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领域有重大学术影响。在松花江、北江、无锡、秦皇岛、都柳江等重大污染事件和汶川特大地震应急供水工作中,他临危受命,承担了城市应急供水的重要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劳动奖章、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北京市孟二冬式优秀教师、“十五”全国建设科技进步先进个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执教27年来,他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发扬清华大学“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严谨治学,勤奋钻研,育人求实,科技创新,以平生所学服务社会,为人民的饮水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彭永臻 男,1949年生。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环境科学学报》等8种报刊的副主编或编委。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20余项省部级以上教学与科研奖,发表论文400余篇。他领导的团队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他长期致力于水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将解决北京水资源短缺及城市污水处理作为中心任务,为改善北京水环境质量提供了有效治理方案和实施途径。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活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从教30载,先后获得了15项国家和省部级的教学奖,编审了12部教材和专著、译著。他负责的“水质工程学”和“环境保护概论”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其教学体系与模式在国内高校同类学科中均处于领先水平,被国内多所高校借鉴。
简水生 男,1929年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光波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5年获全国铁路优秀教师称号,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1990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全国铁路优秀知识分子,1992年获全国首届茅以升铁道科技奖,1995年被评为全国铁路优秀科技工作者,2001年获詹天佑大奖。他是我国著名的光纤通信、光电子器件、光纤传感、光路交换方面的科学家,数十年来以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信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创造了数以亿计的经济效益,获国家和省部级奖11项。他在教学上也是成绩卓著,对培养人才的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与探索,主张“三高”并出,即出高级人才,出高水平成果,出高科技产品。
[责任编辑:王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