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赟
近日,笔者参加了第六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研讨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聆听了许多大师的教学观摩课,使自己对课堂中的“人文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提到“人文性”,大家一定会想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人文性”。但是,笔者在本次活动中感受最深的却不是这种“人文性”,而是另一种更重要的“人文性”。什么是人文?《辞海》中这样写到:“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概念上讲,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在本次观摩活动中,于老师为我们执教了《给予树》一课,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总是喜欢这样鼓励学生:“老师喜欢踊跃发言的学生,即使说错了也不要紧。”他总是耐心地指导学生写生字,在评价时,他总是喜欢这样夸赞学生:“你的基本笔画很规范”,或者“你的这个字写得很美,要画上圈”。甚至连一个学生写错的字,于老师也笑着说:“看,这一捺写得非常好嘛!” 在最后点评学生的写话教学片段中,学生们的作文在于老师的眼中俨然成了一篇篇精品佳作。一个好词、一个好句,包括读得好的,都能得到加分。一番评价下来,所有学生的作文都超过了100 分……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友善的握手,这些是什么?这些就是人文关怀!这些就是 “人文性”!正是有了这种“人文性”,学生们才爱上了于老师,爱上了于老师的课,以至于下课了,于老师说了多次“同学们,我们下课了”,而所有的学生总是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愿意下课,这是一种怎样的、令人感动的课堂啊!
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执教了一节口语交际观摩课:《伟大的人有两颗心》。课堂伊始,孙老师走下讲台,亲切地走近每一个孩子,诚心诚意地蹲下身子与每一个孩子交流。孙老师首先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孙建锋),再要求学生大声读这3个字,然后再请些学生在黑板上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他的名字(孙建锋)的同一水平线上,并反复告诉学生,咱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咱们一起学习。显然,在学生眼里、心中,孙老师就是自己的一位学习上的朋友、伙伴;更让人感动的是孙老师这位堂堂正正、潇潇洒洒的魁梧汉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得最多的动作就是蹲蹲倾倾:或蹲着身子与学生交流表达;或蹲着身子为学生执话筒;或倾着身子倾听学生回答、朗读……情不自禁,我数了数,这个班有41个学生,可孙老师蹲下身子与学生交谈、蹲下身子倾听学生表达就达36次,几乎做到了蹲下身子与每一位学生交流!在孙老师一次次真情的“蹲蹲倾倾”中,学生们的小眼发光、小脸通红、小手直举……试问,这难道不应该归功于孙老师对学生们的人文关怀吗?
笔者不禁想到了曾经阅读过的一则禅理故事:一个人刚入禅门,求佛心切。第二天早餐时,他就迫不及待地向师父请教想了一夜的问题。此人一口气向师父提了十几个问题:“我们的灵魂能不朽吗?我们的身体一定会化为乌有吗?我们真的会投胎转世吗?”正当他准备继续问下去的时候,师父却打断了他的话:“你的早餐已经凉了。”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参禅!当下,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道”已经太多太多,但是,试问,如果我们连课堂中最基本的、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都没有,还谈什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知道,此“人文性”是彼“人文性”的基石,学生只有在课堂中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才可能在文本中感受到字里行间的“人文性”。学生如果都不能感受到老师的人文关怀,那还会相信老师口中所说出来的“人文性”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新区实验小学)
编辑 杜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