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铸和谐

2008-09-28 02:45马德俊
安徽文学 2008年9期
关键词:椿树

马德俊

第一章真诚赢得的尊重

共产党的创始人马克思说过:只有用真诚才能交换真诚。人世间最有力量的,都和“真”字有关系,真实、真诚、真情、真理……所有认识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绿化办主任周世友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说,他对事业、对同志、对人民的真情是最让人们感动的。

是的,吸引和感动大家的是周世友的真诚与真情。近年来,所有采访他的记者、作家,以及前来实地察看并听他演讲的官员和社会各界人士,都由这个真情汇集的场面开始认识周世友。

那是2002年1月29日,农历辛巳年腊月17日早晨,江淮分水岭被浓霜覆盖了,在风寒霜冷的天空中一轮金黄色的太阳冉冉升起,照见六安市金安区双河镇椿树村发生的一幕极不寻常的事。那些在电影、电视里才能看到的却又是久已不见的镜头,竟然真真切切地展现在椿树村干部和成百上千老百姓的眼前。

这天一大早,椿树村23个村民组的近千名老百姓,按照农村欢送贵客的风俗,有的提着系着红布条的鸡、鸭、鹅,有的拎着绿豆和芋头,有的背着染上红彩的花生、鸡蛋……从100多个自然村庄不约而同地汇集到村部门口,伫立在浓霜覆盖的场地上、公路旁。一种感激和依恋甚至有点伤感的情绪不自觉地从每个人的脸上流露出来。

早晨8时,周世友在镇、村干部的陪同下来到村部欢送现场。本来,村里只准备召集23个村民组组长开一个简短的欢送总结会,谁知一下子来了许多群众。人们纷纷涌上前去亲切地喊着“老周”、“周主任”……有的人话到嘴边却如鲠在喉,眼噙泪水,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欢送会上,村支书张定宏代表全村干部群众给周世友送上一面“殷殷百姓情,拳拳公仆心”的锦旗后,群众自发燃放的鞭炮与敲打的锣鼓声便震响在江淮分水岭上……使得爱动感情的周世友忍不住流下了热泪。老周不断地与前来送行的群众一一握别,群众则争先恐后地把从家里带来的东西硬往老周手上塞:“一点小心意啊,周主任,你一定要收下!”面对一张张真挚朴实的面容和融冰化雪的盛情,周世友的心醉了,他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谢谢大家,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东西不能收,绝对不能收!”一位白发如霜的中年妇女,被人们称作“白毛女”的杨明遥,用被红鸡蛋染红的手不停地擦着眼泪,固执地要周世友收下她带来的一只鸡和一篮花生,周世友推搡不过,急着要上车,可她竟“扑通”跪在车门前硬是将带来的东西往车上放。“扑通”、“扑通”接着又跪下好几个人,拽都拽不起来。面对此情此景,周世友不禁再次泪流满面。

从村部到周世友上车的六舒公路不到2公里的路程,群众竟送了2个多小时,可他们还是觉得这距离太短,时间太快。10点多钟了,送行的人们仍围着周世友不肯离去。司机有点着急了,频频地按动喇叭,人们不得已才让出一条狭窄的道来。车子缓缓而行,人们尾随追送。就连邻村的老百姓也闻讯赶来,站在马路边挥手告别周世友。

这场难忘的送别,成为这个普通中国乡村的不平凡的集体记忆!

坐在车上的周世友面对依依不舍的群众,也是泪眼朦胧。他心里在想,自己与椿树村联系到一起不过60多天,怎么能让人们付出如此的深情?很多事才刚刚开头,现在就走了,他觉得有点对不住这些患难与共的乡亲。他含着热泪大声地说:“再见了,乡亲们!请你们都回去!我周世友事未完,情未了,我一定会回来的!我的心永远和你们联系在一起!”车子终于驶出人群,向六安城区方向驶去。

2001年秋末冬初,一场“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国全面铺开。根据上级的部署和要求,中共六安市金安区委决定选派一批干部沉到基层担任驻村宣讲联络员,把学教活动与扶贫解困、帮助农民办实事结合起来,时间为40天。动员会一开,年届半百的周世友就坐不住了。他知道,按年龄,已是49周岁的人了,肯定难入选派之列,但作为放牛娃出身的他,始终对农村、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也无时不在牵动着他的心。于是,他主动请缨,要求组织给他一次身体力行到农村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机会。组织上被他的拗劲所感动,便决定派他到金安区西南边缘的双河镇参加学教工作。

11月27日天一亮,周世友辞别了正在住院的母亲,和区国土资源局、组织部等部门下派的一行6人坐车赶到百里之外的双河镇报到。

这天上午,双河镇党委为区委工作队召开了欢迎会,各村支部书记也参加了会议。会后,镇党委书记程耀全和周世友谈了他即将驻点的椿树村的情况:这是一个负债近百万元的贫困村。前任村支书因贪污挪用公款被逮捕法办,村委会主任也因经济问题被免职,另外两个成员也受了党内警告的处分。新班子上任后,面对成堆的问题,信心不足,作为不大,所以才把它列为“三个代表”学教重点帮扶村。程耀全书记真挚地对周世友说:“老周,40天你只要帮助椿树村办好两件事就行了。一是发挥林业干部的优势,替村里办好2亩成材林砍伐的手续,为村里筹点正常办公经费;二是抓一抓村班子的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给他们打打气,鼓鼓劲。至于其它的事,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听了程书记的一番话,周世友的心情很不平静。他感谢镇领导对自己的关心。程书记的话并没有错,但自己下来决不是“走过场”的。在长期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那种敷衍了事,和尚撞钟、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式的工作方式是一种常见的,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清除的,因此也形成了危害极大的“不作为”。“不作为”就是放弃执政的资格。他周世友这次要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党把因少数基层干部不作为和乱作为失去的民心赢回来。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情绪催促着他。吃过午餐,镇上本来安排他们熟悉熟悉情况休息休息,第二天再进村,可是周世友决定提前行动。前来开会并迎接他的椿树村支书张定宏,没有像其它村那样带车来接周世友,而是骑着一辆快散架的自行车来的。老周说,你在后走吧,我先去。他立即租了一辆三轮车,驮着行李,径直奔向十几里外的椿树村。他急切地渴望把远大理想向现实拉近再拉近些。

椿树村,1999年周世友因为林业工作曾经来过。他知道这里条件差,但不知道几年过去还是这样差。这个村地处六安市金安区双河镇西南边缘,境内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错落地罗列着100多个大大小小的丘峦,散布着23个村民组和100多个自然村庄,让人感受到一种雄浑一种苍茫。只有一条狭长的土路,表明它与现代文明还未完全失去联系。春风难度椿树村,江淮分水岭似乎隔断了村民们通向岭外的幸福之路。

三轮车刚进村,周世友看见一些村民正在忙着修路,于是把行李一放便跑上去对他们自我介绍:“我叫周世友,金安区林业局干部,受领导派遣,来这里帮大家化解困难,共谋村里发展。今后大家有什么困难只管找我,我一定会尽力帮助你们。”说罢,抄起工具就和大伙边干边拉起了家常。村民们说:“这个干部挺实在的!”

干了一会儿活,周世友看到村支书骑着自行车回来了,提出想召开干部党员大会,传达“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精神。村支书张定宏出去喊了一圈,来了几个村支部成员,其它党员一个也没有来,会没有开起来。周世友拎着行李在村部内外转了一圈,看到一间半屋的村部,铁门锈迹斑斑,周围是杂草、砖块。外墙脏旧,里面的桌子、凳子上全是尘土,看样子很久没有进来过人。周世友为了和群众打成一片,提出不在村部住,而是住在离村部较远的一户关姓农民家里。

周世友没有想到,这个村的真实情况比镇领导介绍的还要严重得多。问题真的是一大堆。最突出的有四个:一是由于前任班子的祸害,给集体留下近一百万元的沉重债务,位居全区之首,而惟一的村办企业砖瓦窑厂年亏损20多万元,这叫本来基础就很薄弱的村财政如何承受得起?二是干群关系差,互相埋怨,这种信任危机让人揪心。三是椿树村太穷了!生产条件差,贫困人口多,全村人均收入不到千元,不少人家住的还是茅草房,不仅贫困户、困难户多,同时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也不少。四是社会风气败坏了,群众人心涣散,集体活不愿出力可是烧香求神、吵嘴打架、偷鸡摸狗的事时有发生。然而,更令周世友没有想到的是村两委干部在陈述了一大堆问题和困难后,几乎都表示出一种撂挑子的思想。

虽然这里没有硝烟,也不会有流血牺牲,但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它却实实在在地考验着一个共产党员在和平年代是贪图享受,随遇而安,还是勇于走向基层,艰苦奋斗?是敷衍塞责,还是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周世友觉得有必要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做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群众在困难中两眼看着村两委,村两委挺不起腰杆,群众就不能充分发动起来。要想把椿树村面貌改变,必须首先改变村干部的精神状态。如果村两委班子的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不好,挑战困难的合力不能形成,不仅注定这次学教活动要走过场,而且谋划改变椿树村落后面貌也无从谈起。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这句老话没有过时。只要加强党的领导,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一定能杀出一条路来。

为了让大家心贴心,周世友对村班子成员说:“今晚我们不开会了。作为‘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联络员驻村后,蒙大家不弃,多有照顾,都对我说了心里话,今晚,我想请大家喝一杯。”周世友反客为主的做法使几位村干部感到不好意思。按说,村里来了领导应该招待一顿是没有话说的,可是现在村里实在没有这个钱。拉到家里去吃吧,非亲非故也没有这个理由。无力做东请客的村干部顿时感到一种捉襟见肘般的失落,他们连声说,老周,应该是我们请你,可是村里没有条件,哎……推拒的同时,他们又不知道老周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当然,他们也感到一种被尊敬的荣光,最近几年椿树村的干部已没有这种荣光了。

这天晚上,他们在村东两公里处的九十铺小街“长乐饭店”,挑了一张桌子坐下来,宾主双方互敬几巡之后,借着几分微醺,个个倾肠倒肚作了一番自我解剖。周世友说,自从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不管是在红军革命,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它都在社会中发挥了支柱作用,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建国后共产党员在各个方面都起了带头作用,是人民群众的表率。现在搞‘三个代表教育,发展先进生产力,就是帮助群众发家致富;发展先进文化,就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关注人民根本利益,就是帮人民办事,让人民幸福。通过学习教育,我们要解决村班子战斗力不强、制度不落实、财务不健全、村风不正等问题……周世友把警示、规劝、鞭策、鼓励等都掺和在他那古道热肠、通俗易懂的语言中,像一股暖风直吹得几位想撂挑子的人坐立不安。

刚上任不久的村支书张定宏也是一位转业军人,前任村班子出事后,他由村民组长选任村支部书记。他说:“我也当过兵,和你比我是新兵蛋子,按部队习惯,我该叫你一声老首长了。老首长啊,这两天,我一直睡不好觉,心里憋得慌。不干吧,你和镇上程书记都和我谈过心;一些党员也对我说,你是我们选出来的,不干不行;干吧,老周你也看到了,椿树村问题确实多,不好干。哪有在家单独致富舒服?还有,我仍然把你当成‘点水的‘蜻蜓,混几天就走,没有把你当成‘自家人。现在我要把你当成自家人,捆在一块干!”周世友说:“椿树村穷、乱,不怪群众怪干部。现在当务之急是抓班子、促生产、解难题。我们每个党员都要以身作则,领着群众干,重新树立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周世友看了看大家又说:“党把这个村交给我们,我们不能带领他们战胜困难,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我们家都住在本乡本土,搬不动,走不掉,不干没有出路,不干就过不上小康生活。我们不带头,谁来带头呢?”

周世友的一席话,像刀刻一样刻在每个同志的心上。有人眼睛湿润了,激动得想说话也说不出来了。村干部都是朴实的庄稼汉,他们也都借着酒意,一个个敞开了胸怀,掏心掏肺地倒实情、摆想法、表态度,心贴得越来越近,话说得越来越亲,终于拉着手、拍着胸脯,异口同声地说:“干,谁不干谁是孬种!谁不是他娘养的!”

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在江淮分水岭小街上一个饭店里,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支部,以郑重的态度,讨论着如何带领一个因天灾人祸而导致贫困落后村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样一个极端严肃的话题。这是何等发人深思的话题啊!

班子形成共识,有了信心,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在群众面前,椿树村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周世友得到莫大的安慰。

紧接着,周世友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进一步了解村情。要想战胜贫困,必须详尽地掌握贫困底细,了解贫困的来龙去脉,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看到满山遍野的荒山丘,他说,把树栽上,让这里变成绿色银行;看到这里地处江淮丘陵,严重缺水,从低洼处提水要有3至4级才行,打井也要100米以上才能见水。他说,这里洼地多,两山夹一洼,中间打个坝,修水库,蓄水灌溉,又可以养鱼。根据椿树村干群关系紧张的实际情况,他说,当前要办几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把丢掉的党的形象重新树立起来,用真情为党赢得民心。

周世友特别注意从察民情、问民意、解民困入手,让群众感觉到他们遇到困难时,党员干部总在他们的身边。周世友带着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群众的无限关怀,在贫困户中询问着,倾听着,观察着,到驻村的第七天,他就和村两委班子走访了54家困难户。

2001年12月5日这天,严冬里的风雨彻骨地寒冷。老周担心村小学教室出问题,就冒着寒风和冬雨,步行10多里赶到学校,当他看到有5处教室漏雨时,便痛心地对村干部和校长们说,建国50多年了,我们的孩子还在这样的条件下读书,我们当干部的应该寝食不安,我们的工作必须只争朝夕啊!他从口袋里掏出仅有的690元交给了校领导,让他们立即找人维修校舍。后来他又发动干群修好了学校的危房。小学生的家长一传十,十传百,都说村里来了个为老百姓干事的好干部。

周世友在第23村民组了解情况时,得知过塘村民组组长陈长敏因患乙肝不治于近日去世,死者的妻子尹德珍和儿子也因感染乙肝,卧病在床,村里人想帮助他们又害怕被传染,没有一个人敢登门看望。周世友一听此情心里一沉,责任感驱使着他不顾众人阻拦,硬是让人指路直奔尹德珍家。一跨进尹家的大门,一种凄凉惨淡的情景直令周世友喉管发硬、鼻子发酸:母子俩僵卧床上,面色蜡黄,瘦骨嶙峋,已经无力欠身招呼来人了。丈夫的遗像还在堂屋正中供柜上放着,很是凄凉。望着这对母子,一种深深的同情与疚痛,紧紧地攫住了周世友的心。他知道,这一带有些老百姓本来就很穷,可是偏偏得上这种病!这家人这么困难怎么办呢?“得赶快救人,否则他们就要被死神拽走了!”建国这么多年了,还有这样因病返困的农户,这让他心痛。这时,周世友忽然想起当年为他一个亲戚治好乙肝的合肥中医院老中医张教授,他未作多虑,立即奔向公路,搭上去合肥的汽车。可是,当他赶到合肥中医院一打听,才知道张教授已于两年前去世了。周世友不甘心白跑一趟,经过多方咨询,终于在琥珀山庄的一家诊所里找到了张教授儿子的门诊点。他掏尽腰包,留足路费后,拿出780元钱为尹氏母子俩买回了一个疗程50包中药,用一个蛇皮袋装着,旋即搭车赶回椿树村。

周世友赶回椿树村时,天已经黑了。尹德珍家离村部有十几里路远,要翻几个山包才能到。周世友背着装中药的蛇皮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崎岖的山道上,路上栽了好几个跟头,衣服扣子扯掉了,腿上划了好几道血口子。当他跨进尹家大门时,母子俩又惊又喜,往日无神的眼睛里露出希望的光芒来。周世友细心地交待了煎服方法,又考虑到尹氏母子身弱体虚,常服中药恐怕承受不了,便掏出身上仅有的80元钱,嘱咐她们买点肉和鸡蛋补补身子,因为他知道,吃中药特别“剐人”,身体不好也受不了。周世友的举动如同一盏灯,照亮了母子俩几乎绝望的心,也照亮了这个被人们遗忘的家庭。驻村期间,周世友又先后三上合肥,总共花了2100多元为尹氏母子买了150包中药,每次都是扛着药包步行十多里路送到尹家。告诉他们药怎么熬,而且还丢钱给他们买点肉菜,以增强体力。母子俩每次接过周主任送上门来的救命药和接济的钱款,总是直溜溜跪在他面前叩谢不起,流着眼泪连声呼喊:“周主任,你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啊!”周世友扶起他们说:“我也是穷苦人出身,是共产党给我的工资,拿出一点来帮助你们,也是应该的。”经过4个疗程的调治,尹德珍母子俩的肝病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孩子也重新回到教室读书了。久违的欢笑又回荡在尹德珍的家里。

周世友义救尹德珍母子的善举在椿树村迅速传开,老百姓一下子觉得共产党给村里派来了一个救星,把希望和期盼都集中到他身上。一天早晨,周世友和大伙正在修路,一个满头白发的妇女突然跑到他面前跪下,大放悲声。周世友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弄懵了,放下手中的活连忙将她搀起,和蔼地说:“大娘,你有什么苦情只管对我说,可千万别这样。”旁边有人说:“大娘?她才40多岁,比你还年轻呢!”“40多岁的人怎么满头白发,像60岁的人?”“还不是急的!”原来,这妇女名叫杨明遥,才40多岁,因受债务困压,平时生活拮据,几年前就急白了头发,人们都叫她“白毛女”。

1982年夏天,结婚不久的杨明遥和丈夫宣圣保赶着改革的春风,想通过运输致富,便贷款3万元买了一辆小型客车跑运输。小夫妻俩由于勤奋能干,在当地也算富户,别人住草房时他家已经住上瓦房,可是这次买车却失算了。这是辆二手车,机械性能不过关,三天两头修,更谈不上从事运输了,本钱还不上,累计借贷20年还一下子背上4万多元的利息,连本带息已欠下7万多元,债台高筑,从此陷入困境,把本来富裕的家庭折腾得老鼠都要搬家了。这些年来,为了祈求走出困境,杨明遥的婆婆几乎天天到村庄附近的一棵“老神树”下磕头烧香。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神灵并没有帮她脱离苦海,眼下一家三代人真是度日如年。

周世友听完情况便动了恻隐之心,决定到杨明遥家去看看。快到村口时,周世友看到有棵百年老榆树,根部枝杈上凌乱拴挂着几条红布,老周看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神树下烧香磕头,停下一问,知道她是杨明遥的婆婆,是为儿子的事来求神的。原来,附近的村民将这棵老榆树视为“老神树”,谁家有什么难事,就来烧香许愿,求神灵保佑。到了杨家,眼前的情况令周世友心头一阵紧缩:这哪里像家呀!三间瓦屋的墙壁开了七八道裂缝,只是用几根树木撑着才未坍塌。家徒四壁,室内摆着一个腌菜的罐子和一口装粮的缸,周世友揭开缸盖看看,缸内仅剩几升玉米。周世友那双充满同情的目光又扫了一眼才40多岁便满头白发的杨明遥,神情异常凝重地说:“哎呀,这日子实在是难熬啊!”周世友叹了口气,安慰安慰杨家老小便出了门。

从杨家出来,老周眼前总是晃动着那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白毛女”的形象。他想,组织上既然派我到这里来宣讲、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就不能漠视人民的疾苦而辜负组织的期望。一个党的干部就要在这个时候为民办实事做好事,从而为党赢得民心,赢得群众的拥护。老周下了决心后,就跑信用社、跑镇政府替杨家办好了挂账停息。然后他争取有关部门解决一部分,亲朋好友帮助一部分,自己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等办法,替杨家还上了本钱,终于解除了杨明遥家的债务,使这个被愁云笼罩了20年的家庭第一次有了笑声。当2002年春节前,周世友看望贫困户带着50斤猪肉,两袋大米到她家时,杨明遥又跪在了老周面前,这次,连她的婆婆也跟着跪了下来。周世友连忙摆手说,不要这样,我是党派来的干部,帮助你们是应该的。老人却说:“周主任,我家在不幸时有你这么好的人来看我,这是我家前世求来的福。我给‘老神树烧香磕头这么多年也没有用,我只给你磕头还不行吗?”此后,杨明遥的婆婆逢人就称周世友是“共产党派来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是观世音转世”。

事后,杨明遥重返学堂的儿子,写了一篇作文《党的化身》,文中说:“以前我不知道共产党长的是什么样,现在我从周叔叔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他就是一个把老百姓看得比天还大的好人!”

党的领导干部当然要抓大事,可是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认识党、衡量党的领导干部最多的是看你是否关心他们身边的事,是否与老百姓贴着心连着筋。周世友不惜牺牲个人和家庭利益解囊救困,使椿树村的老百姓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无限关爱,从而也赢得了老百姓对他的信任和爱戴。村民们开始自发地向他靠近。周世友抓住这个机会,决定引导群众在椿树村实施脱贫致富的初步计划:把水留住,把路修通,把树栽上。憧憬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上小康生活的椿树村村民从村民大会和村广播站大喇叭中听到了村两委的小康宏图,听到周世友激昂的号召和铿锵的决心。

椿树村地处江淮分水岭上,穷在水上。通过调查,周世友知道该地区人均和耕地亩均水资源,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42%和35%。农业靠天吃饭,在2000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大旱中,几乎颗粒无收。椿树村治贫的艰苦探索是从修塘开始的。周世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勘察,决定在村西南边第一和第二村民组的两个山丘间挖土筑一道大坝,修一口水库式的当家塘。这样,正常年景,塘里可以养鱼;一旦遇上干旱,下面两个村民组的110多亩田地也无缺水之忧。可是,当时村里青壮年劳力均已外出打工,修这样的大塘谈何容易!一向不怕困难不言输的老周,凭着自己披肝沥胆的真诚,凭着老百姓对他的信任和支持,很快便在两个村民组组织起一支15人的“妇女挖塘队”开进工地,挑土打夯;同时动员老人上阵烧水送饭;没有机械,进度太慢,老周从市里有关部门借来一台推土机,把人员分成4班,24小时4班倒连续作业。经过20多天的艰苦奋战,建成一口蓄水6.2万立方米的大塘。为了纪念这次修塘中妇女们的功绩和奉献精神,周世友把这口塘取名为“三八”大塘。第二年江淮分水岭又遭旱灾,一、二组却破天荒地丰收了。看到修塘的好处,不用老周再做工作了,椿树村23个村民组一呼百应,组组修塘蓄水。实现了“一村一口大塘,一组一口中塘”的目标。

要想富,先修路。椿树村几条土路是“晴天一块铜,雨天一包脓”,特别难以行走。在解决水的问题的同时,老周抓住国家加大乡村公路建设投入力度的契机,集中力量实施“把路修通”工程,带领群众日夜奋战,修通7条机耕路。他和老队长肖忠明等村两委班子有时在一起指挥修塘,有时又分开指挥修路。每天,周世友起早贪黑在两个战场间穿梭指挥战斗,可谓是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周世友心脏不好,连日劳累,晕倒两次,被村民们抬到医院救治。

水留住了,路修通了,老周又想解决电的问题。该村6平方公里生产照明仅有一台50KW的变电器,不但常断电,电灯光也暗得跟蜡烛差不多;有些先富起来的人购置了彩电、冰箱,由于电压低带不动,就放在家里作装饰品;抗旱用的水泵更是带不动,隐患很多。周世友经过多方争取,很快使椿树村列入区农网改造工程。他带领村干部和党员,把3台大变压器,88根水泥杆抬到山间地头,架杆拉线,在安装电线杆时,周世友不顾自己高血压、心脏病,拖着沉重的身躯,走在最前面。有一次,放杆子不小心,把他的脚趾甲砸翻了,痛得几天走不了路。电网改造终于完成了,村里的电价由原来的每度2元多降到0.59元。送电的那天晚上,一个个偏僻寂静的小山村沸腾了。老人们拉着老周的手说:“感谢你给我们送来了光明,送来了党的温暖!”

第一战役,周世友在椿树村人民中间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40天的驻村宣教活动对一个只争朝夕,矢志为民办实事的人民公仆来说是多么短暂,而在这短短40天内做出如此惊人之举又是多么可贵可歌!按规定,到2002年元月7日,周世友就可以离开椿树村了,和他同到双河镇的其他同志也都按时回城了。可是椿树村的老百姓舍不得周世友,他也舍不得椿树村的老百姓。特别令他去意不决的是村里的发展规划才刚刚理出点头绪,未来的路还很长很坎坷:债务尚未清还,村里窑厂的经营体制没有理顺,鳏寡孤独和残疾人的生活还缺少保障……再留些日子吧,于是一留又是20多天。在这20多天里,他帮助村里修订了发展规划,又组织人把砂石路修到386户群众家门口,同时在塘畔路边栽上了5000棵意杨。岁尾年头,正是嘘寒问暖的时候,他又细心地把全村的五保户、困难户一个不落地挨家走访一遍……

路修了,塘挖了,树栽了,灯亮了,当初组织上交给的任务,也算超额完成了。2002年元月29日,完成“三个代表”学教任务规定时间的周世友决定离开椿树村。于是便出现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周世友以他的努力显示了共产党员克己为人的宽广胸怀,赢得了善良庄稼人的敬佩和尊重。

周世友因为这次“三个代表”宣教活动所做的积极贡献,被评为六安市金安区优秀宣教队员,并在全区干部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六安市委下派办也发出一号通令,号召所有下派干部向周世友同志学习,立足基层作贡献。这也算是周世友60多天下派农村工作的一个有效总结。对一个五十知天命的人来说,也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了。

第二章 真情与奉献

从椿树村回到城区上班后,周世友的心情一直久久难以平静。就像一个指挥员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刻离开炮火纷飞的前沿阵地一样,他心底感到痛苦、内疚和不安。看着挂在办公室墙上的锦旗,眼前就涌现出椿树村送别的场面;看着乡亲的礼,就想到乡亲的情。一张张质朴可亲的面孔川流不息地从记忆的屏幕上闪过。晚上睡在床上昼夜难眠,眼前尽是老百姓磕头下跪的场面……我老周才为群众做了多少事,值得群众如此敬重和依恋?

老周感动了椿树村,椿树村人也感动了周世友。他本来是个好人,热心人,可是这次活动,使他实现了党性和公仆精神的升华。

回到机关不久,也就是2002年2月1日下午,老周听说区委、区政府要再次抽人下乡挂职扶贫,他便写了份报告送到区委组织部要求再赴椿树村。区委组织部一位分管干部的副部长出于关心,明确批示:此人年龄较大,不宜下派。老周听说不让他去,生气地说:“不让我去,我就自己去!”回家后周世友对妻子说,过了大年后,今后每个双休日和节假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就到椿树村帮助扶贫去,一定要让椿树村发生大变化,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2002年2月22日,也就是马年春节上班后的第一个双休日,在人们还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之中的时候,周世友,一个知天命的人,怀着满腔热血,迎着扑面而来的春风,急匆匆地登上一辆农用四轮车,往他朝思暮想的椿树村赶去,实施他的义务扶贫计划。他的心就像喷薄欲出的朝霞,充满了激情与渴望。平凡的生命在那一刻似乎挣脱束缚,自由灿烂地怒放了。在椿树村的山岗上,他临风伫立,纵目远眺,仿佛又一次站到了可以挥洒才华豪情、实现绚丽梦想的巨大舞台上。

打那以后,每到双休日、节假日,没有公务的周世友就往椿树村跑,成了村里的“义务村支书”、“名誉村主任”。村两委有事也打电话和他协商。于是,也有人称他为“编外村官”。

周世友这一去就是7年。是源于感情,是源于一种责任。那匆匆的身影,好像曾经相识。呵,我想起来了……

红军革命时期,不正是你,为创建红军和苏区,抛头颅、洒热血,创建了著名的皖西北苏区和英勇的红四方面军,写下了苏家埠战役的辉煌胜利。这是你,当然不是你。那时黑夜沉沉,皖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这个男儿,也还没有诞生呢!可是,多么神似。

抗日战争时期,不正是你,挨家敲门,冒着生命危险组织群众撤退;你又率领子弟兵打日本,蒋家河口之战,椿树岗伏击战……打得鬼子人仰马翻。这是你,当然不是你。六安的男儿,你那时候也还没有出生,可是又多么像你。

解放战争的时候,不也正是你,带领翻身农民分田分地正忙,为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带路,为打过长江去的渡江大军送粮。敌人空袭的时候,你扑到伤员的身上,给解放军做成活的掩体。这是你,当然也不是你。大别山的儿子,那时候你也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可是又多么像你啊。

抗美援朝的时候,又是你,血战三八线,保和平,为祖国,你奋不顾身。这又不是你。大别山的儿子,你那时刚刚诞生,正寄养在农村大伯家里,你在孤寂中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开始艰难而又健康地成长。很明白,那不是你,可是这又是多么像你。

你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大别山人,你到底像谁?是张思德,是王杰、是焦裕禄,是孔繁森、是郑培民?是,可又不是,你就是你,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绿化办主任。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7年里,因为周世友,椿树村乃至方圆数十公里的村民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脱贫仗,从此告别贫困。很多人因他的帮助改变了命运。他一生中最光彩的篇章,也就由此书写了……

“事未完,情未了”,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的庄重承诺。一诺千金,爱心播撒,诠释的是道义,赢来的是一片安宁和谐的绿洲。

还记得2001年,农历除夕将近了,可是周世友一直没有过年的心情。最使周世友牵挂的是村里的孤寡老人。椿树村共有25户五保户,但更让他牵挂的是住在牛棚里的高永华和张克收两位老人。这两位老人都无儿无女。他们在贫困的境遇中挣扎着。高大爷当时82岁,双眼病残,几近失明。张大爷当时78岁,先天弱智,难以自理,既不知他是从哪儿来的,也不知父母往哪儿去了。平时,两位老人饿一餐饱一餐尚可凑合,一到年下,那种孤独凄苦就非常人所能体会了,而且常常靠乞讨过年。周世友见不得人世间的这种疾苦,见了就郁结在胸,难以忘怀。他想来想去,眼下总找不出一种好的安顿办法,最好还是先接两位老人来家过个快乐的新年吧。

老周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家人,母亲、妻女都感到为难:俗话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这不是走亲戚,好来好去呀,几间陋室,如何居处?周世友于是做开了思想工作。先是向家人讲述两位孤寡老人的艰难境况,接着用人情人性去撼动她们的悲悯之心。他告诉妻子,自己幼年受苦,寄养在伯父家,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天灾加人祸,那是怎样的艰难困苦啊。不记得自己是否吃过饱饭,不记得自己是否穿过棉衣和布鞋……一切苦难,只要挨过来就是灵魂的烙印和营养!由此,他刻骨铭心地记住了:人民曾经怎样艰难地生活着,强烈地期盼着,顽强地追求着,并且坚定地相信着……由此,周世友深刻地理解了:当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走上执政地位的党应该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妻子和女儿都流泪了。老母亲刚从乡下赶来过年,听到儿子这么一说,深明大义地说:“我到乡下小儿子那里去,好歹总有个地方,不像他们无儿无女的可怜。”作为一个母亲,她是多么盼望在周家最有作为的二儿子家过年啊。但她知道,那些五保老人也需要亲情。母亲发话了,全家也就同意了周世友的计划。于是,周世友把老母亲送到农村弟弟家去,回来后专门腾出一间房子,新置了床上枕被。腊月廿九,他租车赶到椿树村把高大爷、张大爷接到了六安。

一到六安,周世友就带两位老人上街理发、洗澡,从头到脚、里里外外给他们换了一身新衣,二老顿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大年三十那天,吃过年饭,老周给老人每人一个50元的红包,当两人接过一辈子都未曾得到过的压岁钱时,不禁情动于衷,竟像孩子似地哭了起来。似乎是情动天地,2002年春节,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天公特别作美,暖暖的阳光使大地洋溢着春意。这些天,老周和妻子及小女儿白天陪两位老人游园逛街,让他们饱览城市风光;晚上,围在老人身边递茶送饭,问寒问暖。临别时,三代人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小女儿周黎握住两位老人的手流泪不止。

2002年春节将至,周世友决定和老婆孩子来椿树村过年!

打算到椿树村过年,周世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椿树村有25位五保老人,他们都需要关爱,需要照顾,需要呵护,因为条件有限,接几个人来家过年,还有其他人怎么办?周世友在心里总是想着要把一碗水端平啊。离春节只有一个多月了,为了使五保老人们过好这个年,周世友回来后一面做家人的工作,一面四处奔波,请求捐助。在领导、单位同志和其他一些热心人的赞助下,加上自家1000多元,老周筹集了近万元过年费。母亲体谅儿子的心思,决定再次到农村小儿子家过年。妻子和小女儿支持老周的想法,愿意陪他同去椿树村与五保老人团聚。年关接近,他用募集的钱为25位五保老人每人买了一床被子、两个枕头、两袋大米、两瓶油,同时,先让人捎一些钱过去备办年饭。一切就绪,只待出发。

马年的腊月廿九是除夕,不料腊月廿八的傍晚,天空竟飘起鹅毛大雪。老周有点坐立不安,他从屋里跑到屋外,又从屋外跑到屋里,担心明天大雪封路,让他失信于椿树村父老。还好,这雪也就下了两个时辰便渐渐小了起来。老周一夜忧心忡忡,天一亮,他租来一辆双排座,装上买来的东西,便和妻子、女儿上车出发了。雨雪霏霏,道路泥泞难行,不到50公里的路,足足走了两个小时。中午时分,当老周一家人出现在村头时,等坐在那里的五保老人们一齐拥上来和他们互致问候。年夜饭就设在离村部不远的孤寡老人邵太仓家中。此时门上已贴了红彤彤的春联,老周和25位老人围坐在屋里的两张方桌旁,吃糖品茶,笑语欢哗。而老周的爱人和小女儿一下车就入厨操作,不一会,丰盛的菜肴便端上桌来。这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可小山村的这个除夕却格外温暖。年饭在震耳的鞭炮声中开始了,屋外雪花飞舞,屋内热气腾腾,过年的氛围顿时达到了极致。老周挨个给老人敬酒,喝完还亮亮杯子,说:“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今天实现三代同堂全家福,要过一个圆圆满满、欢欢乐乐的新年。”60多岁的杨大爷端起酒杯,喜极而泣,他感慨万端地说:“老周啊,多少年来我都是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啊,今天,我们觉得自己有了家,活得像个人样啦!”

三代同堂,周世友和老人们一齐热热闹闹过到正月初四。这以后每次和五保户过完春节后,正月初一,老周便和村干部一道给当年困难户或遭受天灾人祸的农户拜年,并送去慰问金;初二开始给村两委班子各家各户拜年并研究工作;初八开支部大会……这已经成了老周过年的一个模式了。

2003年春节,周世友在和五保老人过年的欢乐之余也萌发了一个念头:让孤苦伶仃的老人们找到家的感觉。为他们盖房子,集中供养。由于受发展条件限制,该村25户孤寡老人全部住在茅草房里,大风一起摇摇欲坠。周世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一次村两委会议上,他说:一定得给他们建立一个共同的家,让他们在一起朝夕相处,驱走寂寞,告别孤单。这个愿望也是因为他和该村五保老人刘自如结识而引起的。

周世友于1999年到椿树村时,在一处看水渠人住的仅七八平方米的窝棚内,发现了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便忍不住与老人攀谈了起来,一问又问出个让人伤心的事。老人叫刘自如,是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终身未娶,现在一个人过着孤苦的日子。出于对老军人的尊重,周世友就邀请他春节到他家里去过年。周世友对妻子说,刘自如是抗美援朝的老军人,那时候人家出生入死为世界和平流血打仗,现在老了,咱不能眼看着他受苦。老人大年三十下午去后,周世友留老人吃了早年饭,送给老人一套从部队带回来的棉衣和一件大衣,还给了一桶油。后来,老人又找到周世友的办公室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什么时候有自己的家,在有生之年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周世友当时就向他保证:“老刘你放心,党没有忘记你们,这个心愿一定能实现!”周世友答应想法子帮助老人办到。可是盖房子谈何容易,事情也就一直摆在那里。岁月沧桑,花开花落,梦想一直是梦想。这次义务住村扶贫后,周世友和包括刘自如在内的孤寡老人们经常在一起,想到自己对刘老汉的承诺,又动起了为五保老人盖新房的念头。

2003年夏天,淮河流域南部的六安市遭受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水灾,周世友抓住灾后重建这个机遇,与村班子研究决定建一处五保老人新村,把一部分居住条件最差的五保老人先集中安顿起来。周世友说了就干,上上下下跑资金,拉赞助,区里、镇上十分支持,共筹集资金7万多元。他选地址,忙规划,备材料,9月份正式开工,年底,一座四合院式的24间房的五保老人新村就落成了。当年,首批12位五保老人欢天喜地的搬迁入住,他们从此告别孤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老人们居住无忧了,可油盐柴米、看病等日常开支又怎么办?周世友知道椿树村荒坡多,2006年“五一”前,他将自己获得的省劳模奖励的5000元奖金全部带上,又借了6000元从叶集购回45只山羊送给他们饲养,为老人们提供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医的物质保障。

在五保新村建好时,刘自如老汉却因故逝世没有住上新屋,这件事对周世友影响很大,剌激也大。他下决心要尽快让弱势群体住上新房。五保新村建成了,周世友又动心思谋划兴建残疾人之家。椿树村共有17位残疾人,其中多数由于缺乏劳动能力生活困苦,居住条件很差。现在大多数农民都富了,都精神起来了,可是这些人还在苦难中挣扎,有必要帮助他们。可是行动起来后,周世友发觉最大的困难还是缺钱:上年盖五保新村,他已在方方面面都化了一次缘,现在若再上门伸手,恐怕就未必赏光了。周世友首先想到的是让残联帮帮忙。区残联理事长王勇受周世友事迹的感染,在资金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批给了他6000元,可这只是杯水车薪啊。他想,如此这般东挪西凑,要到哪一天才能动工?不如暂且把自家的房产证作抵押从银行贷款,先干起来再说。有了钱后,他把残疾人新村地址就选在五保新村的对面,中间只隔着一条机耕路,也便于管理。2004年8月,新村正式动工,到当年12月底,一处与五保新村规模、规格相仿的残疾人之家就建成了,这是全市及至全省第一家通过自筹资金建起来的村级残疾人福利新村。残疾人莫之好是2005年腊月十六住进新村的,他说他一家三口原住两间危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一天到晚担惊受怕,现在住上了40多平方米的基建房,风雨无忧,睡觉也踏实了。

2005年,周世友和村两委又通过各种方法,以超人的、火一般的激情,又在村里建成了优抚计生公寓,使村里因两女结扎户而没有依靠的老人也得到了生活保障。老周这样做也是想从机制上保证计生国策的顺利实施。他知道,在农村,计划生育还是第一难。今天,只要来到椿树村的计生公寓,就可以看见公寓的外墙上鲜红的大字标语:“关爱女孩就是关爱祖国的未来”、“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等。计生优抚公寓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三大扶贫济困设施,是周世友理想、意志与追求的完美体现。日前,笔者到这里采访时,看到三个新村都住满了人,家家户户布置得整洁有序,院内均建有花圃,绿环翠绕,花影掩映。奔跑在院内的孙男孙女辈,使这里显得生机勃勃。为了怕老人们外出打水失足,周世友拿钱替他们打了3口井。住在残疾人新村的61岁的孙玉谷老人,念过小学,为讴歌新生活,他还画了两幅山水水彩画挂在住所的墙上,仿佛传出淡幽幽的香、碧绿绿的情。

周世友对五保老人、残疾人和计生优抚对象奉献爱心的做法感动了社会。周世友身上闪光的东西激励着人们,呼唤着人们,使人们心灵深处蕴藏着的美好东西被激发出来,在六安大地燃烧起一股扶贫济困的热潮。2008年3月12日,六安鸿达电器公司为村里的五保老人和残疾人捐助了28台彩电;市广电局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同时为他们调试开通了数字电视,让这些弱势群体也和城市人一样看上了丰富多彩的数字电视。周世友和热心人,用自己的真情,为弱势群体撑起一方湛蓝的天,筑起一处温暖的家。他们的孤独和无助一瞬间被团结的群体,温暖的爱心、高尚的行为、民族的美德彻底融化了……

2008年年初,六安市和全省、全国一样,遭受了50年一遇的大雪灾。还没有完全从雪灾中恢复过来的六安市大别山区,又要过鼠年的春节了。

农历腊月29日这天上午,椿树村的32位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早早就相互搀扶着等候在五保老人新村和残疾人之家门口,他们踮起脚尖向着大路方向张望着,等待着周世友的到来。在2007年春节过后,周世友向村里许诺:“如今生活好了,我要带五保老人和残疾人到城里的高档宾馆去住一住,让他们也享受一回现在的好日子,享受一下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成果!”

周世友告诉笔者,为了能够在今年完成让村里所有五保老人和残疾人进城过年的心愿,他早早就开始准备,得到了很多单位的支持:市交警支队提供了交通车;市残疾人联合会和金安区残疾人联合会帮助协调各方面关系;市百信宾馆经理李传海为五保老人和残疾人免费提供住宿和酒菜……

突如其来的大雪,并没有阻止住周世友的承诺。他和椿树村的干部们一起搀扶着老人们上了市交警支队提供的交通车,不到一个小时,车在六安城区百信宾馆门口缓缓地停下。

74岁的谢申奇,已经50多年没有进过六安城了。他穿着周世友送的那件最心爱的外套,笑得合不拢嘴:“五保户也能住宾馆,真是做梦都想不到。”

百信宾馆给老人们准备了中饭和年夜饭。84岁的周正余身子骨有点弱,周世友怕他出意外,没有接他到城里。还有几户也是如此。但他们过年吃的鸡、鸭、鱼、肉,周世友全买了,一样都不少。怕老人孤单,村两委班子干部这两天一直陪伴着他们。

老人们一下车就沐浴在浓浓的年味中——宾馆门前树起了大型彩虹门,门里、门外张贴起大红的春联、红底烫金的“福”字,红灯笼、中国结高高悬挂,处处荡漾着节日的喜庆。宾馆早已为老人们准备好了热腾腾的茶水、瓜子、糖果、糕点等小吃和休息的客房。74岁的孤寡老人刘宜栋激动地说:“周主任,你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我们就像回到家一样。”

夜幕降临,伴随着怒放的烟花,周世友为32位五保孤残老人精心准备的年夜饭也正式开始。为了给老人们助兴,市残联还请来了几位残疾人艺术工作者即兴表演。获得全国残疾人架子鼓大赛金奖的鼓手刘志明现场演奏了《北京喜讯到边寨》、《打虎上山》等曲目,盲人女歌手周冬梅在年饭席上演唱了歌曲《好日子》、《好运来》,老人们边吃边欣赏着节目,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年饭现场,周世友还把南京军区部队首长慰问给他的5000元奖金包了红包,为在场的老人和服务人员每人发了100元红包。

连续7年和椿树村的五保户、孤残人一起过年,周世友有自己的想法。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名军转干部,我应该永远冲在第一线,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社会和需要关心的弱势群体做点实事。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在实处,只要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够扶危济困,我们的社会就一定能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就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在椿树村,在金安区,我们每走到一处,只要一提到周世友,老百姓几乎都用同一种声音来表达自己由衷的敬佩:老周,好人啦!是的,老周的确是个好人。多年来,他为贫困人群办的实事、好事数不完、道不尽。

周世友不断地做好事,做善事,一桩桩,一件件,尤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撒落在皖西这块英雄的红土地上,其中有几颗特别耀眼。

资助李青松

5年前,刚刚高中毕业的椿树村青年李青松接到皖西学院录取通知书,因一场大病落下了高位截瘫,破灭了美好的大学梦。这个沉重的打击给李青松的家庭和他的内心世界都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好长一段时间,李青松就僵卧在床上,脸朝门外看人来人往的脚步。或者就两眼空空地望着屋顶,发出了与他年纪极不相称的叹息。对人生的失望远比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使他更加难以承受,李青松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沉到了人生最底层,几次想寻短见。周世友驻村时知道这个情况后,就常到小青松家和他谈心,从他的心灵入手,摸准他自卑的脉络去下处方,用人间大爱,让他走出人生阴影,唤起他对人生的勇气,鼓励他坚强起来,像张海迪那样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来。在周世友的开导下,李青松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开始树立起生活信心,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周世友知道,李青松所有的消沉都来自伤残,因为生活上不能自理,更加深了他的失落与自卑。解除李青松心理障碍最有效的办法,是要让他热爱生活,掌握谋生技能。为了帮李青松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周世友根据他的爱好和特点,请了一位修理手机的老师傅向他传授手艺。李青松心灵手巧,很快就入了门。接着,周世友为他在六安闹市区的电信局门口办了一个摊位,又在摊位附近掏钱为他租了一间房子。在平常的日子里,周世友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给予李青松无私的关爱。夏天来了,他买了凉席和电扇送去;冬天到了,他又送去了棉被棉衣;雨雪刮风,周世友再忙也要小跑着赶去帮他收拾摊子,真可谓嘘寒问暖,无微不至。李青松也不负周世友和其他好心人的关爱和呵护,他克服了病残之躯的种种不适,自强自立,不仅把生意做得十分红火,而且还收了两个下岗职工为徒弟。第二次人生目标,开始在艰难中起航。既然生命不能如此了结,那为什么要让岁月无情地虚度呢?周世友给李青松输入了生活的勇气,注入了生命的力量。这是残疾人极需要的治疗,这又是任何名医开不出的药方。如今,李青松成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走上了一条不仅是为求生存而活着的路,也是一条活着就要为社会作贡献的路。

没妈的孩子也是宝

4年前,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雪峰村12岁的小女孩刘全芳最怕听到的一首歌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每当听到“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的时候,她的眼泪就不停地往下落。她常常说,如果不是周世友叔叔,我恐怕连根“草”都算不上。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刘全芳有爸爸,也有妈妈,可爸爸是谁,妈妈又是谁啊?16年前,亲生父母仅因为她的手掌有残疾,生下不久便狠心地把她丢到了路边,是好心的刘家人给她捡回一条命,让她有了姓名有了家。可是在她5岁的时候,刘姓养父因病离开了人世,养母不堪承受这重重不幸,改嫁而走。苦命的刘全芳只能和养父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刘姓爷爷相依为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困难吓不倒她,艰苦她根本不怕。6岁时她就会洗衣做饭。睡在能数得着星星的房子里,她感到那么快乐。这个孩子犹如一株纤弱的小草,竟然渐渐长大了。上小学了,从家到学校走上7公里的山路她是又跑又跳。

让她伤心和难过的还是她的这只手。由于她右手4个手指连在一起,无法拿笔,一只小小的铅笔,在她手中却笨重得像钢管。她不得不用左手写字、做作业。通常是同学做完回家了,她还得留下来。记得有一次考试,因为字写得太慢,同学们一个个都走了,教室里只剩下她一个。泪水落满了她的试卷。此时,她恨她的生身父母!恨他们!你们不要我,可为什么要生下我?我手有残疾,爸爸妈妈,我是你们生的你们都不要我,社会上谁还来管我?她怨她的养父,你为什么要捡回我,为什么没把我带大你就忍心丢下我一个人走了?我连笔都拿不住,将来还怎么过?怎么活?

考完试,在回家的山路上她独自一人边走边哭,没有想到爷爷四处喊着找来了,她扑到爷爷的怀里,“哇哇”大哭起来,“爷爷,爷爷,我不上学了,不上学了,我真想把这只废手给剁掉!”。

小全芳是多么期待有一双健康的手啊!有一只和别人一样的手,一只也能攥得住笔,能写出漂亮字的右手。

小全芳没有想到的是,在2004年春天,周世友向她伸出了温暖的手,拉住了她这只残疾的小手。她遇到了救星,遇到了恩人。

2004年6月,周世友下乡检查林业工作来到金安区东河口镇雪峰村,他听人说该村有一个小女孩右手4指连在一起,写字、吃饭都很不方便,再进一步打听,这孩子名叫刘全芳,眼下与年近八旬的爷爷相依为命。周世友决定去看看小全芳,鼓励她好好学习,度过难关。小全芳记得那是她在上小学四年级时,是中午快放学的时候,校长把她叫到办公室。一个身材壮实的叔叔拉起她的手,半天没说话。周世友知道,命运又让自己碰到一份责任,他一定要为这个苦命的孩子作主。他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交给校长,要他交给小全芳爷爷先救救急。小全芳当时只看见是几张红花花的票子,不知道是多少钱,后来爷爷告诉她:这是五百元,五张上面印着毛主席像的百元大钞。这对她来说真是天文数字了。

周世友回到六安到医院一问才知道,医治小全芳的手术叫分指整形,要两次手术,近4万块钱!这钱从哪里来?小全芳家没有,周世友家也没有啊。他便奔走相告,四面求援,托亲友找熟人,去报社到电台。《皖西日报》社记者就此连续写出5篇报道,感动了市委、市政府领导,他们批示六安市人民医院免费为刘全芳治疗做手指分离整形手术。

暑假到了,8月,小全芳第一次手术那天,周世友租车专程把她和爷爷接到城里,忙前忙后。刘全芳和爷爷激动得哭了。快做手术了,周世友还鼓励小全芳要做个勇敢的孩子。说真的,手术她一点也不怕,没感到痛,有一种力量吧,她感到振奋。第二次手术虽然是在寒假的严冬,春节也只能在医院里度过,但社会上好心人的关心,周叔叔和护士阿姨的亲切呵护让她感到了无比的温暖。

前后两次,刘全芳的分离手术做好了,尽管手掌还不能够完全伸直,但它毕竟可以拿得住笔,可以熟练地计算、自豪地扳着手指数数了。这让刘全芳找到了自信。以前她不敢在课堂举手,不敢和同学说话,性格孤僻,但她现在变得活泼开朗了,班上什么活动她都争着参加,脸上也开始荡漾起生命深处最甜美的天真烂漫的笑容。

2007年学期末,刚从北京参加全军英模大会归来的周世友,为了刘全芳的学习和升学,还专门赶到学校来看望她,临走时又给她一千块钱。当时,刘全芳坚决不要,因为她知道周叔叔的家庭也不富裕。周世友说,“孩子,这是国家给我的奖金,你收下,将来你走上社会能自食其力,懂得感恩社会,我就放心了。”

父母都不要他们自己的孩子,周世友叔叔还能这样关爱她,她真幸福!她不是草,“没妈的孩子也是宝”!有周叔叔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她正展示她生命中的如花岁月。她暗下决心:我会像您一样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这个机会来了,2006年秋天的一天,在傍晚放学的路上,刘全芳从地上发现一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600多块钱!她家是缺钱的,在那一瞬间,她有很多想法,可是她想到了周叔叔,想到了很多帮助过她的好心人,于是,她立即跑回学校,把钱包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失主到学校把钱领了回去。小全芳不知道,她的拾金不昧挽救了一个家庭。这一家农户,因为丢了卖粮款,夫妻吵得反目,双双要喝农药自尽。这时有人告诉他们,学校广播播送招领启事,他们试着前去认领,果然是他家丢失的钱包……

三下江阴

2004年2月7日,也是农历正月十七,一位瘦削、憔悴的老人走进周世友的办公室,凄惨地呼喊着:“周主任,你救救我吧!”接着声泪俱下地诉说了他的悲情:他叫周世茂,是金安区孙岗镇中嘴村人。其惟一抱养的女儿周长翠几年前就在江苏江阴市文林镇的一家制衣公司打工。今年正月十五傍晚下班时,在工厂门口被一辆急驰而来的摩托车撞成重伤,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孙岗镇镇政府当晚派人去调查处理,肇事人以家庭困难为借口,声言宁可坐牢,不予赔偿。厂方以事故不是发生在厂内为借口,也拒绝救助赔付。去的人便打电话给周世茂,说对方不买账,让他另想办法吧。一个农民又有什么好办法?现在他一家人困留江阴,呼告无门。悲哀与绝望一下子把周世茂全家吞没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听别人说区绿化办主任周世友是个肯帮助人的好心人,看在头顶一个“周”字的份上,才贸然前来相求。

周世友不曾想到,一个男子汉会如此凄怆地嚎哭起来,哭得差点背过气去。一向对老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的周世友,听完周世茂的泣诉,心情十分沉重。可是,处理这样一起涉及到各种有关法律法规的重大交通事故,而且又远在他乡,他心里实在没有底啊。何况春季造林植树活动即将开始,局领导会不会同意他插手这件与自己毫无干系的事?周世友不禁犯难起来,良久沉吟未语。周世茂见周世友没有表态,“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地说:“周主任,你这个远近闻名的大好人不肯伸手,我还到哪去找人呀!你不答应,我就长跪不起了。”周世友的眼眶一下子红了,正义感,同情心伴随着热血顿时涌聚心头。他一把挽起周世茂,毫不犹豫地说:“好吧,我去!”

头顶一个“周”字,而且辈份相同。周世茂的女儿叫周长翠,自己的大女儿叫周长菊,也仅仅是一字之差,而且命运是那么相同。周长菊是自己大哥的女儿,在长菊7岁时,家在农村大哥的惟一的儿子得脑瘤去世了,花光了积蓄,自己看长菊可怜,就把她从农村带到家里,一晃就是二十年了。周长翠,不也就是如同自己需要帮助的女儿吗?

送走了周世茂,周世友马不停蹄地到交警部门了解事故处理程序,到民政部门咨询政策,到劳动部门询问有关法律、法规。第二天,他说动了局领导,准了他几天假,便匆匆乘车赶到了江阴。到了江阴,厂方安排他住宾馆,他拒绝了;受害方让他住旅社,他不愿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再增加负担,就住进六安在江阴打工的老乡那狭小、暗湿的工棚里,吃老乡们自己烧的饭菜。连日里,他带着新出台的劳动保障法,一面和老板谈判,一面跑江阴市政府、劳动局、公安局……同时,为了促使厂方尽快解决问题,他又跑无锡日报、江阴时报、无锡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呼吁和要求保障打工者的合法权益。当年,党中央、国务院刚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各级政府也开始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周世友积极活动使问题的妥善解决出现了重大转机。但是,由于单位的许多工作要等他回去处理,他不得不从江阴暂回六安。几天后,他又二下江阴、三下江阴,一路颠沛不说,还多次受到身份不明的持刀抢劫者的惊吓,最终为受害者向民营企业老板讨回了15万8千元的赔偿金。死去女儿的遗体在父母和几位亲人的护送下回到家乡,按照当地风俗入葬在村边一个山岗上,一座新坟很快被雪花掩盖在洁白的银色世界里。

后事处理完后,周世友也来到周世茂家看望他们。周世茂拿出一个纸包递到周世友手里,说是给周主任的差旅费和酬金。周世友打开报纸一看,是两沓人民币,共2万块钱。周世友说不要,他们哭了。周世友看推拒不掉,撒腿就跑。最后村干部硬追了一、二里路拽住周世友,周世友同样说不要。他讲这个钱我绝对不能要,农民这么困难,我作为一个干部,做这点小事,是应该的。暮年痛失爱女的周世茂老夫妻俩,在周世友的热心帮助下,逐渐从悲痛中解脱出来,破碎的心灵得到了疗治。

周世友所做的好事,还有很多很多。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周世友面前已绝对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很具体、很切实、很细致的工作。群众的一桩桩冷暖疾苦,始终是他所思所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他如火激情和真情的惟一源泉。只要事关群众的疾苦,他总是满怀深情,总是容易被激动。他做过大大小小难以统计的帮贫解困,救人危难的事,如满天的星斗,一时难以说完……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2008年春天抗雪救灾之后,周世友应邀到金安区东河口镇给党员干部作报告。报告结束后,不少干部围上来说:“老周啊,你在我们东河口还有一件好事更动人,你为什么不说啊?”

老周说:“还有什么好事啊!我记不得了!”

东河口镇牌坊村支书高放说:“周主任,那年你在东塘村长塘生产队徐志涛家救火,救了我们几十户人家的一个大庄子,你还差点摔死了!我也参加了。你不记得了吗?”

周世友想起来了,那是1979年底,自己当时刚刚当上营长,被部队批准回家探亲过年。大年三十,父亲让他到4公里外的东河口镇购置年货。周世友骑着自行车购完年货后,兴高采烈地准备回家过年。当他刚走到东河口镇边时,看到一家农户着火了,6间草房在烈火中熊熊燃烧。火点四周都是人,可是没有人敢靠前。周世友看到失火人家周边是个大庄子,如果不将火扑灭,后果不堪设想,便将自行车和年货一丢,边跑边喊“救火啊”,带头冲进火海。这个陌生而又闪光的军人形象感动了大家,300多人回家拿出盆桶围上来端水扑火,用了2个多小时,终于将熊熊燃烧的烈火扑灭。一会,屋顶又冒出余火。周世友想,如果不将屋顶余火扑灭,还会死火复燃。他搬过梯子搭上屋檐,不顾别人的劝阻,“咚咚咚”登上屋顶,其他人纷纷从下面传水上来,一鼓作气将余火扑灭。这时,还在冒烟的屋顶突然塌落,周世友随着屋脊跌落下去,所幸的是摔在落下的房草上,没有伤筋动骨。老乡们冲上来,把这位浑身透湿、军装烧破的救火英雄搀扶着送到东河口镇医院。

现任东河口镇医院院长高大远说:“老周啊,我当时是医院里的医生,负责救治你。你在我们医院整整住了7天!当时群众问你姓名你不说,问你住哪儿你也不说,要当无名英雄。我因为治病住院要了解你的情况,你才告诉我。当时我们都夸你是新时代的董存瑞!”

周世友想起来了,当时因为自己连冻带累,再加上烟熏火燎,发高烧、拉肚子,在医院住了7天,不但没有替家中送回年货,而且年也没有过成。不过,当时县、区、乡来看望自己的领导和群众是络绎不绝,地方政府还为自己向部队请功,现在怎么就把这件事给忘了呢?

关于周世友的“善举”,文章写到这里本应该画上句号,但周世友“善举”演绎的故事,还在持续。在今年5月12日举世震惊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他和椿树村支部党员一道,以“香椿树”的名义,向四川灾区捐款8000元,其中大部分是他从家中挤出的积蓄。

7年了,很多人的生命因他而改变,许多家庭因他而改变了生存质量。但很少有人知道周世友家庭的故事,无论是对过世的父亲还是母亲、妻子、女儿,他都永远欠下一笔无法弥补的人情债。他并不坚固的感情防线经常接受着内疚的冲击。在陪同各级记者采访周世友时,他的妻子和女儿谈及周世友的话语中有敬仰、有抱怨、有深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泪湿衣襟。周世友爱妻子和女儿,这是他的真情,是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但是,那种对党和党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的热爱与忠诚,那种对人民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负责精神和忠诚,也是第一位的、至高无上的、不可动摇的、最热烈的真情。

中共六安市委金安区委书记薛建宏在采访中告诉我们:周世友一方面真诚地牵挂着深爱着我们的人民,同时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和亲人。他为7位五保老人送终,自己父亲病逝时因为替五保老人盖房而不在身边。在今年春节前我曾去过周世友家,那是一个在机关干部中很难见到的贫寒人家,到过他家的人眼睛都会湿润的。周世友夫妇每月工资也有二千余元,到椿树村义务扶贫7年,来来回回车票费花了8000多元。各级组织在授予周世友荣誉称号的同时,也颁发了奖金,可奖金基本没有落到周世友的家里。有人做过统计,7年来,周世友捐出的各种资金达9万余元,如2005年5月,周世友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后,他用奖励的1万元给五保新村、残疾人之家打了3口井,而他家没有空调,没有热水器,结婚时买的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一直用到去年。现在家里最值钱的物品是六安军分区刚为他买的喷上字的电冰箱和他弟弟送给他的彩电,能够保留这些东西,还是组织上多次叮嘱的结果。说起来真让人难以置信,椿树村的五保老人都穿着周世友买的新衣裳、新鞋子,可他从来舍不得给自己买。2006年“八一”,他要到北京参加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上级要求穿正装,可是老周没有,六安军分区给他订了一身西服,金安区人武部给他买了一双新皮鞋,椿树村的老百姓才开心地说:老周这回像干部了。周世友帮助别人从来都不遗余力,可他两个女儿,都没有得到妥善安排,小女儿已为人母,但还在待业。为自家的事不好开口,但为了公益事业,老周是敢开口的。2006年10月,出席省第八次党代会的周世友向时任省委书记郭金龙反映,由于金安区杭淠干渠年久失修影响沿岸十几万人吃水,郭金龙当即批示有关部门实地勘察,最终拨出827万元用于杭淠干渠除险加固,彻底解决了这一带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有人问:周世友多年如一日地做好事、助人救人,图什么?我看他啥也不图,那是他的党性和做人的本性使然。正是因为他考虑别人的事多,而想自家的事少,“心中只有百姓,唯独没有自己”,他才能感动椿树村,感动六安,感动整个社会!

是的,心底无私天地宽。周世友以一颗无私的公仆心,丈量天地,包容万物,所以他对人民群众的爱才是超越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爱人者,人恒爱之,他用一个共产党人的道德实践在老百姓的心中树起一座永恒的爱的丰碑。把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努力与一个执政党的伟大宗旨进行了有效的结合。

第三章激情创造的奇迹

一个人的经历,决定着一个人的情感与人生。也决定着他为什么要把如火的激情注入崇高的信仰和追求中去。

今年56岁的周世友,出生于大别山区一个小山村里。六安大地是一块红色的热土,革命英雄前赴后继,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儿时的周世友时常做着橄榄绿的梦。看看他的人生足迹吧。从莽莽苍苍的大别山走来的不过是一个普通而贫穷的农民孩子,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放牛娃。正是曲折的生活经历和心灵感受,使他打心底里和基层人亲近,铸成他对弱势群体的一往情深。1969年,17岁的放牛娃周世友,巧遇接新兵的解放军,由此如愿穿上军装,走上了梦想的军旅生涯。是部队这所大熔炉,让他的身体茁壮成长起来,思想慢慢成熟起来,人生的目标也渐渐明朗。他在部队处处甘于奉献,常常冲锋在前,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把危险留给了自己,把安全给了别人。1975年春天,担任副连长兼新兵排排长的周世友在一次手榴弹实弹演习中,一位四川籍的新兵不小心将拉过火环的手榴弹丢在脚下,周世友奋不顾身一手按倒愣在一旁的新兵,一手捡起正冒着白烟的手榴弹,扔了出去,避免了一场重大的事故,因此荣立三等功。这是他在部队立下的第一个功勋,为他后来所做的一系列好事插上了思想的翅膀,也为他后来的行为立下一个道德标杆。在河北国防施工中排除哑炮他冲锋在前,在山西驻防时于寒冬中跳入结冰的池塘救起两个落水儿童……15年来,周世友在部队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15次获得嘉奖。因为政治表现好,军事素质过硬,被推荐入石家庄步兵学校学习。当19岁的周世友走进中国共产党的队伍时,这给了他一腔热血并让他一往无前。他的精神折射出党旗和军徽的光芒!他所做的一切都贯注着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都贯注着党对人民极其深沉的爱。

所有认识周世友的人,都记得他如火的激情和响亮的快人快语,从上级到下级都称颂他的充满激情的实干精神和由此而产生的领导艺术。周世友的领导艺术也许并不高超,但非常实用。无论面临怎样纷繁复杂的局面,无论工作中遇到怎样的困难,无论在干部中间还是在满脸灰尘的植树工人和农民中间,他常常会爆发出富有活力的快人快语,那话语高亢,极富亲和力、感染力和穿透力。就像一团火,能把周围的人点燃。

周世友说过,在部队我的职责是站好岗,放好哨,带好兵。回到地方,工作性质发生根本变化,职责又要求我栽好树,护好林,让家乡的山山水水披上绿装。

1984年,周世友转业到地方林业部门工作。他的履历很简单。没有跨越式的大踏步前进,只有一个个普通而结实的足印。可是这些岗位,这些足印,证明了他是富有激情而又奋发有为,肯于思考又长于行动的奋进者,证明了熔铸在崇高信仰中的激情能在平凡的工作中激发胆识、增长才干,缔造优秀。在新的岗位上,周世友20多年来种树、爱树、护树,足迹踏遍了六安市江淮分水岭的山山水水,汗水浇灌出了一片片生命之绿。

1998年,312国道六安至叶集段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这也是六安第一条高等级公路。为搞好公路绿化,当时的六安地区成立了“六叶路绿化长廊办公室”,决定派周世友到河南调运100万棵河南桧。接受任务后,周世友带上技术员孙业栓直奔河南潢川。潢川的很多树苗贩子请他们住宾馆,被拒绝了,周世友一行直接住到苗木户的家里,这一住就是46天。按常规调苗的都是调运人大约看一下田块里的树苗就走了,但周世友不是这样,他带着技术员花了3天时间走访了数十个村民组,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一个苗圃一个苗圃地跑,一棵苗一棵苗地选,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立收购点。每天早晨一放亮,他们就上工,两个人一个量尺寸,一个过数,一直干到天黑,一日三餐都是在寒风中吃的。白天收苗,晚上还要过数装车,一干就是半夜。为了赶工期,那年的元旦和春节他们都是在潢川过的。

在购苗的40多个日日夜夜里,周世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但值得欣慰的是百万棵苗木,只缺少48棵,误差率仅为百万分之四十八。这就是他的极点,他的效率,他的勤政,他的慎独与慎微。

人们常说,绿化工作三分栽种七分养护。1999年春夏之交,一场70年未遇的大旱袭击了六安大地,为保证六叶路刚栽下的河南桧等行道树的成活率,老周四处求助,租来3辆洒水车给树苗洒水。几十公里路段,跑一个来回浇上一遍,就要40车水、两天时间……大旱的日子过去了,老周瘦掉了20斤肉,脱掉了几层皮,晒成一个“黑人”。人变瘦了,皮晒脱了,但树苗成活率却高达94.5%。周世友负责的几十公里路段被评为“国家级绿化示范段”。奖励给他的5万元也被他全部用于该段的苗木养护上。

治理分水岭,关键是治水。而治水的要害是栽树,因为树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在江淮分水岭,由于持久的干旱,更由于没有地下水资源的涵养,在这里活树相当艰难。金安区荒滩荒坡面积大,是退耕还林的重点地区。

从2002年开始,周世友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之机,在双河镇椿树村抓退耕还林的试点。他早就看中了椿树村中一处面积约230多亩的小石岗,这次下决心在退耕还林中来改造它。这个小石岗贫瘠的泥石层下埋着坚硬的马矸石,乱草杂树丛生。他和村两委决定,就在这里打一场退耕还林的硬仗。群众一开始不相信,石头里还能长出树?周世友没有更多的说教,有的是直觉和智慧,对职业的深爱和对生态的理解。在老周的宣传鼓动下,在他的“包苗、包栽、包活、包销、包赚”的鼓动下,有12户村民种了油桃和李子,当年就有了效益。事实再次教育了椿树村的村民,看来的确如老周所说,得“与时俱进”,靠科学来致富。村里迅速组织了23个村民组的数百名群众,任务落实到人,包打穴,包栽树,包成活率,开始了极其超前的退耕还林会战。会战中,老周除了联系购买钢钎和炸药外,还和大家一样领了自己的任务,利用钢钎和炸药,打出一个个树穴,两只手的虎口被震裂了,手上磨出了层层血泡。在他的感染和号召下,工程进展迅速,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绿化了小石岗,总共绿化荒山2100亩,成为全市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村,享受国家补助最多的一个村。椿树村连绵荒芜的小山丘上,栽上了近10万株水蜜桃、红星李和意杨,把荒山秃岭变成了花果山,成了全村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双河镇退耕还林也达到9162亩,在全区名列第一。2002年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现场会在金安区召开,与会者参观了周世友负责的椿树村的绿化点。贫穷落后的椿树村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终于开始收获属于自己的荣誉了。

今年4月底,我们来到椿树村寻访周世友扶贫创业足迹,看到初春时节的江淮分水岭敞开了美丽的画卷,慷慨地把美丽赐给自己辛勤的儿女。在县乡村公路和大中小型河渠两岸营造的护路护岸林带,恰似绿色长廊,蔚为壮观。椿树村连绵的山头绿荫荫一片。油绿的意杨树叶在春风中絮絮低语,仿佛在说“欢迎”、“欢迎”;黑郁郁的松树林在春风中形成阵阵松涛,让人们领略自然生态的神奇;山洼中处处大塘春水满池,芳草萋萋,鱼翔水底;生态田布满山坡,油桃、红星李漫山遍野,株株李树犹如堆雪砌玉,而片片桃林,蓓蕾初绽,好似天空飘下朵朵绯红的轻云;背后是满山遍野的黄灿灿的油菜花,形成一幅红黄绿三色的水彩画面。一位来这里承包经济林的村民说,过去这里是荒草岗、残次林,每亩平均效益30元,现在平均每亩收益3000元。不信,有首“顺口溜”为证:“老周同志到椿树,庄前屋后都栽树,先挖塘后修路,群众三年能致富。”

周世友以高昂的激情、高度的智慧和高超的领导艺术——不要小瞧一个村的领导艺术,和那些怀珠抱玉、各有所长的乡、村干部们一道,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化困难为希望,化重负为伟业,化荒山秃岭为人间美景!

为了帮助椿树村从沉重的债务中走出来,周世友帮助村两委连续采取4项措施:一是清账退赔,停息还贷,压低偿债基数。二是实行零招待制度,即无招待烟、无工作餐、无公租车,堵死支出漏洞。三是把窑厂改为股份制企业,搞活经营,一举扭亏增盈,拓展了集体财源。四是利用荒山荒坡发展经济林果,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子的造血功能。这四招非常奏效。到2003年12月10日,村里基本还清了近百万元的负债;2004年,村里有了几千元的盈余,开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退耕还林带动了椿树村产业结构调整。周世友和村两委班子决定因地制宜,积极调优、调特、调强农业结构,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以及带领全体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007年周世友看到当前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立即找到六安市养猪协会的会长和副会长,联系开办养猪场的事宜。经过与椿树村群众的反复商量和多方协调,最终由养猪协会联系5个养猪大户,每户投资20万元,村里按每亩200元的价格,出租20亩土地,兴建一座规模达3000头的现代化养猪场,并以此为龙头,为周边群众提供猪苗、饲料、销售、防疫等服务。今年2月,700平方米的养猪场已建成,通过对外招标承包,第一批109头猪种苗已经在3月份进场,可带动周边群众养猪5000头,大大提高群众的收益。

建设养猪场的同时,周世友还和安徽银源家禽公司联系,协议投资2000万元,在椿树村背后的荒山上开工建造一座规模为20万套的养鸡场,如今,这项造福村民的工程已经破土动工,一期工程于今年6月竣工。在3年后整个工程完工后,种鸡场可以带动椿树村乃至周边2000到3000户农民发展生态养殖,增加收入。当然,资本和资产对接的复杂程序,乡村工业化的艰难,还在考验着不太熟悉融资和现代工业工作的周世友同志。

早在2001年驻村期间,周世友了解到,群众最恨的事情就是偷鸡摸狗,盗窃成风,这个地处两县交界的村80%的农户都被偷盗过。他下决心搞好社会治安,牵头组织由村干、党员、村民组长组成的村联防队,不间断巡逻,多年来这个村没发生一起盗窃事情,群众拍手称好。近年来椿树村有不少劳力外出打工,家里留守的老人、儿童的生活时刻牵挂着周世友的心。这实际上也是现代中国农村最大的一种困惑。经与村里的干部党员们商量,由周世友牵头组织了以党员、村干部为主体的助耕队,每到农忙季节,助耕队都要帮助无劳力户开展帮耕帮种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以来,助耕队已为群众抢收抢种近300亩。有些农户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后,家中老的老小的小,稍微有点什么事,就会遇到很大麻烦。于是周世友又组织村干部、党员开展为群众服务活动。群众家里没粮、没水、没液化气了,只要给干部、党员说一声,立刻就会有人送上门来。如果没钱只要记个账,等将来在外务工的子女回来时认账就行了。这几年,谁也说不清全村党员们在周世友的带领下为群众做了多少好事,惟一知道的是,无论哪家在外打工的孩子回来后,都立即到村部归还留守老人和孩子们的欠款,没有一户对此产生过疑问。外出打工者喜欢用自己的眼睛看生活。他们外出打工赚钱在家乡青山绿水间盖起一座座小楼,他们以现代生活的眼光和需求,满意村支部的带有“为人民服务”性质的社会化服务。

使椿树村的老百姓受益无穷的,是在周世友的帮助下,村两委一班人形成了廉洁奉公、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作风。7年来,在老周的帮助和指导下,村两委增强了凝聚力,还清了债务,新建了党员活动室、文化图书室、合作医疗室,建成了五保新村、残疾人之家、计生养老公寓,办起了大型养猪场、养鸡场。2008年特大雪灾,椿树村倒塌房屋37间,老周和党员们逐户察看灾情,提前转移危房群众50多人,无一人伤亡,为党支部树立了威信。新的椿树村风清气正、民心畅顺、一派和谐景象。正是在加强村支部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上,显示了周世友的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

椿树村党支部,在我们国家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这样一个小小村落里,以党组织的一个最基本的细胞,重新恢复了党的威信,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在2008年春天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双双高票当选,两委班子领导成员也无一人落选。

是的,生活前进了,江淮分水岭上的椿树村干部群众和国家一道共同享受春风的吹拂。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的周世友,从椿树村人民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中,已经预见到椿树村的美好未来。

看看昔日的“白毛女”杨明遥吧。她的儿子通过到外面打工,学会了技术,不久前回乡创办了一个服装加工厂。

再看看尹德珍吧,她又嫁一位新夫,夫妻俩勤劳操持,怀揣着甜蜜的梦想,把房子翻修一新。曾经卧床不起的儿子现在已成为一位健壮的小伙子,正外出在江苏常熟打工赚钱。

2007年严冬过去了,春风在人们的期待中染绿了椿树村的枝头。7年来,椿树村路变宽了,山变绿了,民变富了。2007年人均年收入由2001年不足千元增加到4000多元,80%的农户住上了楼房,第一个康居小区185套住宅已竣工,20多户村民春节前搬进了160平方米的新房,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小农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社会经济素质正在悄悄地向小康方向变化。周世友和村党支部的多年努力以具体的物质成果展示出来了。

激情原来是可以如此创造历史的。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一个村,成了一个用激情敢于创造又善于创造的开拓者。毫无疑问,周世友,你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那里找到突出重围的路标和建设美好未来的强烈自信,勤奋加上激情和勇气,你的生命便如同一团烈火在这个江淮分水岭的小山村灿然怒放了!

所有这一切,证实了周世友是一个富有激情而又奋发有为、肯于思考又长于行动的奋进者,证明熔铸在崇高的信仰中的激情能激发胆识、锻造力量、增长才干、缔造优秀,同时也证明了党一直关注着激励着风华正茂,能干实干肯干的周世友。请看看这一系列荣誉吧:2002年,被中共安徽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基层干部;2003年,获得了安徽省绿化奖章;2004年,又获得了安徽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的称号;2005年4月30日和2007年8月1日,先后两次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军转干部进京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和全军英模代表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6年被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授予全省第五届精神文明十佳个人;2008年3月又被授予全国模范公务员。周世友用共产党员的激情诠释了个体生命不平凡的价值。

回放老周7年走过的足迹,我们明白了,六安一个县级文艺工作团体创作演出的黄梅戏《香椿树》之所以催人泪下,让人震撼,那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党需要像周世友这样具有奉献精神的共产党员,我们的人民需要周世友这样具有火一般热情的公仆。面对着这一切,周世友的信念很纯朴!他说:“以前我不知道‘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和谐社会这些词,我干事就认一个理,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我就干。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我一想,这20多年来,我搞绿化,帮助椿树村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不正是在‘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吗!这一生,我将坚定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2002年“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之后,周世友的事迹开始在市级和省级党报党刊上宣传。周世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在涉及到的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人们对典型的认识,需要由浅入深的过程,需要社会提供的契机。

2005年,全国范围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了,中共六安市委和全国各级党组织一样,在寻找优秀的典型来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周世友是选中的典型之一。市委坚持带头示范,市级4套班子集中学习培训班的第一堂党课就请来了周世友。周世友站在全体市领导面前,报告了自己多年来扶贫济困的主要事迹。他朴实的话语和崇高的精神打动了每一个在场的人,领导们都激动了,不少人流泪了,连在一旁服务的皖西宾馆服务员也流泪了。这掌声和泪水是由衷的赞许,是感情的激荡,心声的共鸣,更是深情的呼唤……

2005年6月,周世友被中共安徽省委抽调参加省优秀共产党员报告团,在全省17个市作巡回报告。带队的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丽说,每一场报告,赢得掌声最多的是周世友。周世友每讲出一个情节,全场均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组建省报告团时,要在全省13个候选代表中选择6个人,由省委常委一边听,一边确定人选。在省委常委会议室,坐着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安徽省省长、省委副书记、各位常委……报告前,会议的组织者要求每人只讲5分钟,都必须按稿讲,不能脱稿。上午临到周世友时,已是11时55分了。周世友问主持会议的省委书记还讲不讲,省委书记说你继续讲。周世友把领导的要求记在心里,可是一到他讲时,他却控制不住了,他突然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他要冲破书面语的束缚,把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传达给在场的领导和同志们。周世友成功了,5分钟,一分没超,而且讲得真实、动人、精彩。听着周世友真挚质朴的发言,仿佛字里行间跳动着不熄的火焰,仿佛触摸到一位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省委常委们被感动得流泪,脸上都挂着闪闪的泪水。他们在为周世友不寻常的奉献流泪。当时周世友就被省委常委们定为报告团成员之一。

2005年春节前,周世友自编自写了一副春联,请人书写后贴在自家大门上。上联:放牛出身不忘本,下联:今生今世感党恩,横批是:党在我心中。

在这次报告中,周世友也恰到好处地把这副对联用上了。

周世友报告结束后,原任省委书记郭金龙走过来,先是双手紧握周世友的手,接着拥抱着他说,老周啊,你为我们办了很多好事,沟通了党群关系,谢谢你。来,咱们照张相,作个纪念。对啦,你家门上那副对联不错,体现了一个保持先进性共产党员的心声,给我写一副吧。时任省长、现任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也走过来,他说,老周,把你那副对联也写给我……省里的其他领导也走上来,有的合影,有的要书写对联……

2008年6月,安徽省文明办组织安徽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巡讲团,赴全省文明城市、县区和大型企业作了18场报告,周世友是其中6个人之一,他的报告同样是掌声雷动。黄山市和巢湖市有两个县还专门组织村干部,加场听取了“编外村官”周世友的创业业绩。

当年,红军革命故事曾为六安创造了血染的辉煌,而今,周世友的事迹又让六安名声大震。他的先进事迹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传播走进了千家万户,也引起中央领导的关注。2008年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100期《一个被大别山人民传唱的共产党员》一文上作了重要批示:“周世友同志的事迹十分感人,他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是军转干部的优秀代表,是践行‘三个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建议中央重点媒体可深入采访,隆重推出这一典型。”5月12日,中宣部已将周世友列入今年全国重大宣传典型,组织中央18家媒体进行了采访,准备适时在全国集中宣传。中国共产党先进性人物长廊中,又出现了周世友的名字。

是啊,我们党在呼唤千千万万个周世友。

我们的科学发展、我们的和谐社会也在呼唤千千万万个周世友……

责任编辑鲁书妮

猜你喜欢
椿树
一芽新绿
生长椿树和楸树的故乡
村口的老椿树
万物有灵
万物有灵
挺立的椿树
一棵椿树
椿树东风满院花
陆俨少山水画谱(六)
大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