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思洁
二十年前,我还是个师范生,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就听说了作家崔波的名字。当时我所在的亳州是阜阳所辖的一个县,很小,很古朴。我在涡河北岸的师范读书,一天到晚脑子里满是文学梦。二年级深秋的一个下午,我在县一中门口买杂志,突然听几个女同学议论,说著名作家崔波来了,要在一中大礼堂做文学报告,美女们眉飞色舞,匆匆朝校园里跑。我很激动,连忙跑回师范学校向其他同学通风报信。黄昏,我们到了一中礼堂,但晚了,礼堂已被文学青年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只好爬上桌子、踮起脚看,终于第一次看到了崔波先生,还有著名诗人万文艺先生,他们精彩非常的演讲,我至今难忘。
当时崔波先生刚进入而立之年,已经写出了大量的小说,在安徽有了不小的影响,加上他风流潇洒,又是《清颍》杂志的主编,迷倒了不少文学青年。但是他一心扑到文学事业上,居然没有察觉。这些事直到后来我也到阜阳工作,文友们一起喝酒才被道了出来,崔波甚感遗憾。还开玩笑说,这些年多少美眉上门求教,都被你们这帮臭文人给拦截了,没有“交”到作协。
阜阳偏僻,经济文化较落后,但作家们十分活跃,一半是为事业,一半为自娱自乐。崔波担任作协主席,被我们这帮臭文人称为“老羊头”,一起喝酒、侃大山、论文学,好像都没有个正经。但是好多文学上的事情,就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完成了。阜阳作协的团结进取精神是在全省出了名的,从徐瑛主席到崔波主席,不遗余力带领作协及理事会的一班人,为了文学事业想办法、做工作,有时为了开展好一个活动,不惜浪费宝贵创作时间去“求”人帮忙。这些年文学不景气,但在阜阳好像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大家一门心思写东西,酒没有少喝,文章没有少发,书没有少出,奖没有少获,活动没有少开展,热热闹闹,浩浩荡荡,一支“颍军”逐渐形成。
崔波先生毕业于安大中文系,也算是多才多艺。他在文工团吹过圆号,拉过二胡,高兴的时候还演过匪兵甲或匪兵乙。为了文学创作下派当过村书记,跟解放初期就当过村长的老头子打过通腿。后来做过文学编辑,期刊主编,文学创作上更是“杂家”。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至今已有四百万字各类文学和影视作品出版和发表,中短篇小说多次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清明》、《安徽文学》等杂志发表,长篇小说《化蝶》(作家出版社出版)“浮雕式”地再现了特殊时代的青年悲苦的历程,并表现了在新的时代,过去的那些知青对生活的应变,以及忠贞不渝的爱情,影响深远。说他是杂家,则是表现在他的广播剧创作影响很大,《大岭村的故事》获第七届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何家庆》获2002年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广播剧评选二等奖,其他作品三次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等。2005年是崔波先生的大丰收年,长篇小说《无极老子》在搜狐读书网站上连载并出版,全国四十多家网上书店同时热卖,掀起了一股“老子热”。
崔波先生精力充沛,刚刚出版了《无极老子》,又奔向了《逍遥庄子》,还在应邀为四川电视台创作32集电视连续剧,开辟了新的创作天地。我们不解,经常问他为什么创造力这样充沛,他不语,哈哈一笑:“喝酒、喝酒!”其实大家都明白,在他身后站着一位了不起的支持者——他的妻子,一位电视台记者、书法家。
你说崔波先生能不逍遥吗?
责任编辑苗秀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