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内觅荷塘

2008-09-28 02:45李永波
安徽文学 2008年9期
关键词:清华园残荷亭子

李永波

观赏了金秋的香山红叶,游历过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在夕阳西下时分踏进清华大学西校门。往日对中华第一学府的崇敬之情,也在这一刻再度油然升起,慢慢地沁入五腑,以至悄然爬上心扉。

清华园内悄然安宁,清可鉴人的河渠透露着一种静谧。沿着林荫小道及依傍河渠的长椅上偶有捧书默读的学子,也是一样的寂无喧语。面对眼前如同一幅恬静风景画的清华园,我不仅有些恍惚:这里就是培养和孕育无数国家栋梁的摇篮?这里就是诞生众多国学大师的圣殿?没有人给我答案,不过那飘逸在纵目无穷的校园上空的氤氲气氛,仿佛在努力地打消我的疑虑。

怀着忐忑与渴求的心情,我边行走边四处张顾,浓密的树木似乎要把清华园掩藏到难以一览无余的深处。虽然已是草木枯黄的深秋时节,一些高大的阔叶树也时时有飘零的落叶划过,但在西侧向北通行的水泥便道上,依然能看到垂可及地的杨柳在夹道飘拂,满眼的深绿让人忘却是身在北京的秋天。行不多远,行道右旁豁然开朗,原来是弯弯的片片相连的池塘。走近池塘,虽然微风轻抚的水面有绿树亭廊倒映其中,但曾经是“莲叶无穷碧”和“莲花过人头”的荷塘里,如今处处是孤立着的残荷败叶枯梗,毫无生机。

伫立荷塘边之际不免要为残荷枯梗聊发感慨,而我却突然想起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这里该不是老先生笔下的荷塘吧?!这么想着,禁不住开始细细端详眼前的这片荷塘来。荷塘不甚规则却弯曲有度,池塘四周的岸边是高高低低的各种树木,宽阔的足有几百亩的水面圈围着中间一个内陆小岛。中心小岛与池岸间的水面时宽时窄,较窄处有几座小桥把小岛与池岸相连起来,池塘内陆岛上依稀有廊亭掩映其间。顺着池塘边的小道,我慢慢地踱着步,体味着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学者朱自清的心境,感悟着独处的妙处。于是,我似乎读懂了朱自清的感性月色,也走进了“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朱自清的荷塘世界。

在荷塘的西北角,我跨过一座拱型小石桥来到池塘内陆,环目四顾竟有几处亭台长廊映入眼帘,但不知哪里才是朱自清先生月下驻足赏荷地。寻寻觅觅中,不仅又测度起朱自清先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究竟是为了啥?朱自清赏荷的月夜正是1927年7月国共合作破裂时期,白色恐怖的血风腥雨让许多人困惑不已。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颇似与世无争的老夫子,他原本可以不问世事,如此自可以心安理得,但动荡的社会怎么让他安生地“独处”和冷静地做学问呢?不论他愿意不愿意担负国家兴亡的责任,哪怕一时趁着月夜享受荷香而逃避现实,他终究还会为自己懦弱的一面愧疚。这或许就是他矛盾心理所在,也是他“颇不宁静”心病症结。带着这样的心境,难怪先生观赏起荷塘月色来只能是朦朦胧胧,散起步来也只是不知不觉,享受起荷花来自然只有淡淡的清香!

披着落日余晖,我在荷塘中心场地逡巡了好几次,最终认定东北角的六角亭与朱自清先生有关联。那是一个由灰色顶檐与绿色彩绘挑檐相组配并由红色立柱撑起的六角亭子。那亭子各侧面上下端都镶嵌绿漆涂绘细木格框,整个亭子四周被高大的树木重重围住,若非走到近前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当我上前向亭内两位练声乐的老师求证时,其中的一位女教师和蔼地抬手指了一下里侧上方的题字:“荷塘月色亭”。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或许是我的神情引起了坐在亭子里的人的注意,女教师善解人意地拉着同事闪到一旁,让我尽情地抢拍几张暮色中的“荷塘月色亭”。接着,她又主动地接过我的相机,为我与六角亭合了几张影。多么热情而又善解人意的人啊,我的心里对清华园的园丁多了几分敬仰,以至到了今天还有些“颇不宁静”呢!

暮色深沉时,我仍迟迟不愿离去,站在荷桥上最后一次再回首,那梦萦多年的荷塘已渐渐地离我远去,而竖立在暗淡水面上的残荷枯梗也悄悄地隐退。尽管我找寻到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但又不是先生月色下欣赏到的荷塘;尽管深秋的荷塘远没有夏夜莲荷那般景色迷人,但我见到的残荷枯梗胜过月光如水的荷塘。因为,我最大的欣慰是寻觅到旧时荷塘月色的踪影,我最大的收获是拥有朱自清先生所没有的宁静。

责任编辑小林

猜你喜欢
清华园残荷亭子
大树亭子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残荷听雨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2021年河南省高考理科考得比较好的同学谈高中学习心得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留得残荷听雨声
把“亭子”随身携带
听雨的残荷(节选)
残荷新爱
从清华园走出的教育新产业——习冠创业导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