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的营养价值人人都知道,可一些错误的吃法,不仅会让营养成分大量流失,而且会让你吃出很多健康问题来。
1.黄瓜西红柿同吃
黄瓜中含有可分解维生素C的酶,而西红柿中又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如果二者在一起食用,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就会被破坏,而且含维生素越多,破坏的程度就会越严重。所以这两种蔬菜不宜同吃,即使是分别炒,最好也不要同时吃。另外,青椒等蔬菜里也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尽量不要把它们与黄瓜放在一起吃。
2.菜花、竹笋、菠菜吃之前未焯
需要焯一下再吃的蔬菜分以下几类:一类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菜花等,这些富含营养的蔬菜焯过后口感更好,其中丰富的纤维素也更容易被消化;第二类是含草酸较多的蔬菜,如菠菜、竹笋、茭白等,草酸在肠道内会与钙结合成难吸收的草酸钙,干扰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一定要先用开水焯一下,除去其中大部分草酸;第三类是芥菜类蔬菜,如大头菜等,它们含有一种叫硫代葡萄糖甙的物质,焯水后能产生挥发性芥子油,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3.经常在餐前吃西红柿
西红柿应在餐后吃,这样可使胃酸和食物先混合而大大降低酸度,避免胃内压力升高引起胃扩张,避免产生腹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4.酒后吃韭菜
韭菜最好现做现吃,不能久放。如果存放过久,其中大量的硝酸盐会转变成亚硝酸盐,引起毒性反应。另外,酒后也不要吃韭菜,因为韭菜属于温热性蔬菜,吃过量会头晕目眩,酒后尤其严重。
5.食用青色西红柿
青色西红柿尚未成熟,其中含有一种叫龙葵素的毒性物质,食后口腔有苦涩感,而且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流涎等症状。
6.咳嗽时吃芋头
芋头的粘液会刺激咽喉黏膜,使咳嗽加剧及生痰更多,所以咳嗽有痰者不宜吃。芋头独特的黏液含有效的药用成分,故烹煮前不要故意洗掉黏液,但黏液会使手掌红肿发痒,过敏体质者需谨慎。
7.蔬菜储藏过久
有些蔬菜如菠菜、莴苣、萝卜等含有硝酸盐等物质,储藏过久,会发生腐烂变质,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即使表面上看起来不坏,嗅之无味,也能使人发生轻微的食物中毒,尤其是体弱和敏感者。另外,久存的南瓜瓜瓤含有较高的糖量,会通过无氧酵解产生酒精,从而产生毒性。
8.菠菜与高钙食物同食
菠菜含有较多的草酸,与高钙食物同食后,会形成草酸钙,引发结石,所以食用菠菜要避免同一餐中或短时间内食用豆腐、优酪乳等含钙较高的食物,尤其是已患有结石的人,更要注意避免。
9.吃带斑点的红薯
表皮呈褐色或黑色斑点的红薯是受到黑斑病菌的污染。黑斑病菌排出的毒素使红薯变硬发苦,对人体的肝脏有剧毒影响。这种毒素用水煮、蒸和火烤,其生物活性均不能被破坏。所以,有黑斑点的红薯不论生吃熟吃,均能引起中毒。
10.胡萝卜汁与酒同饮
如果将含有胡萝卜素的胡萝卜汁与酒精一同摄入体内,可在肝脏中产生毒素,引起肝病。因此,建议不要同时饮用胡萝卜汁和酒。
11.香菇洗得太干净或用水浸泡
香菇中含有麦角甾醇,在接受阳光照射后会转变为维生素D。如果在吃前过度清洗或用水浸泡,就会损失很多营养成分,煮时也不能用铁锅或铜锅,以免造成营养损失。
12.扁豆未煮熟食用
未煮熟的扁豆,含有凝集素和溶血素两种毒素,食用后会发生头痛、头晕、恶心、腹泻等症状。其他豆类食物也需要煮熟食用。
13.炒豆芽菜欠火候
豆芽质嫩鲜美,营养丰富,但吃时一定要炒熟。否则,豆芽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有害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
14.蔬菜买回家马上洗干净
保持蔬菜的新鲜干净是好事,但研究显示,如果把蔬菜在放进冰箱前就洗好的话,残留的水分会滋生细菌。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需要做这道菜时再清洗它。
15.绿叶菜长时间焖煮
绿叶蔬菜在烹调时不宜长时间地焖煮,否则,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将会转变成亚硝酸盐,容易产生毒性。同时,由于绿页菜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1怕热、怕煮,所以最好大火快炒绿叶蔬菜,这样不仅色美味好,而且菜里的营养损失也少。烧菜时加少许醋,也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
16.蔬菜多泡多洗
认为蔬菜有农药,就多泡多洗,甚至泡两三个小时,这样不好。因为泡的时间太久,农药反而会渗透到蔬菜里面去。正确的做法是多次冲洗,或者用60度左右的水把蔬菜焯一下;也可用盐水浸泡,可以去农药,也能杀菌。
助理编辑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