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玲
这个春天,北京没有惯常的沙尘天气,艳阳高照的蓝天,让北京居民尽享明媚春光;这个春天,北京的绿意来得特别早、特别浓,40%以上的绿化市区,早早就褪去了北方冬日的萧瑟和单调。
奥运的脚步一天天临近,北京也一天天在变。在北京已经居住10多年的韩国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郑寅五先生,明显感受到北京的变化。他说,从居住小区到奥运场馆,从街头胡同到公园道路,北京变得更绿、更美、更清洁了,北京做好准备迎宾“过年”了。
北京市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也验证了北京居民的绿色感受:目前北京全市林木覆盖率接近50%,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五河十路”两侧形成2.3万公顷的绿化带,市区建成1.2万公顷的绿化隔离带,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全市国土面积的8%——北京申奥时向国际奥委会承诺的7项绿化指标已全部兑现!
10年前,北京的蓝天天数一年只有100天,如此空气质量着实让人担忧,也让人怀疑北京能否保障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据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介绍,申奥成功之后,北京市加大了空气治理力度,从煤烟型污染到机动车污染,从工业污染到扬尘污染,从生态保护到污染处罚,从源头到末端,多管齐下,通过13个阶段,完成200多项治理任务。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车辆对城市空气污染的“贡献”最大。北京市公交环保工程共投资100多亿元,报废了9662辆老旧公交车,新型环保公交车辆已占公交车总规模的92.5%,北京成为世界上拥有新型环保公交车最多的城市。
功夫不负有心人,北京的努力得到了“绿色回报”——在经济社会、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空气质量连续9年得到改善,蓝天天数逐渐增多,去年增加至246天。10年来,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60.8%、39.4%、10.8%和17.8%,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三项污染物的排放量已经达标,可吸入颗粒物大大减少。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执行会长陈剑分析道,北京提出“绿色奥运”的理念,是2008年奥运会的最大亮点,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以前都曾提到过,只有“绿色奥运”是中国的创新,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是中国对奥运的贡献。“绿色奥运”向世界表明,中国将转变发展方式,向低耗、绿色的目标进发。这符合人类文明的共同认识,也将提升中国的形象。
在奥运场馆的建设和使用中,处处可见绿色可持续的环保印迹,时时能发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
奥运村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奥运历史上最大的太阳能利用项目。一个5000千瓦的太阳能电站,将为奥运村的路灯、草坪灯、景观及会场提供照明;6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将为奥运期间入住的1.6万余人提供热水。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湖泊、河流交错。这些河湖的补充水源,都是经过处理后的中水(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可以用来灌溉、冲洗厕所等,也叫再生水);依靠生态手段,形成在公园内循环流动的活水;同时依靠人工湿地和水生植物等对水体进行净化。这样,既有清水河湖,又不与民争水。
此外,奥运场馆建设和使用中也亮出一张张“绿色名片”:奥运村将全部使用太阳能热水;“水立方”的“泡泡装”不但美观,而且节能,白天最高可以节约照明能耗50%;“水立方”采用全自控技术,可节水一半多;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棒球场的空调白天用太阳能,夜间用天然气……
绿色消费习惯可以体现在市民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少开车或开小排量汽车,以公共交通或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为首选;大力推广太阳能和节水节电设施;倡导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不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等。这些国际上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正慢慢走入百姓的生活。“5R原则”即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这不再是五个单纯的英语单词,正成为13亿中国人的生活理念。这就是“绿色奥运”带给中国人最长久的财富。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路子与你聊】
你受“绿色奥运”启发做了哪些事情?写下来参加我们的征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