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荣
初中语文教学,在初中各科教学中,地位重要,难度较大,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课的课堂效率,给所有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尽可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框架内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呢,下面谈几点我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节课短短几十分钟,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我认为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
例如:我在教学《归园田居》一诗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陶渊明的画像投影到大屏幕上,并配以优美的轻音乐,对作家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做一些简单的介绍,由于视觉效果强烈,一下子便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很快激发出来,使他们沉浸在一种审美享受中,学生会心的笑容就足以说明了一切。然后逐步将与诗词相关的画面投影出来,学生便在优美的音乐之中初步感受了诗歌的内容,然后逐步深入,感受诗歌的深刻内涵,使学生经历兴趣→尝试→探究→获取成就感的心理历程,与诗歌内容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诗词的深层主旨。诗歌的内容比较抽象,概括性强,然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感觉十分轻松,自然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使每位学生每节课都有所得,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初级中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而语文才能是合格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得。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那么,如何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得呢?
首先,联系学生实际,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使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把问题分解,逐一解决,分层突破,最后总结归纳,使整个问题得以完全解决,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收获。
其次,对有一定理论深度,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探讨,层层深入,直至揭示出问题的实质,使每一位学生,无论基础好坏,学生理解能力如何,都能对不同深度的问题有较深较透的理解。
第三,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学科主观题比较多,有些问题往往是“一题多解”,再加上学生的基础水平、认知能力、思想倾向、分析问题的角度等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做为教师,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拓宽思路,多角度解决问题,使不同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各有所收获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而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之中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关键。
首先,从教学的对象和教学目的看,学校的一切工作及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学生为对象,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言以蔽之,学生学习的质量如何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换言之,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来衡量,因为,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是客观存在的。
其次,教与学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没有“学生为主体”也就不存在“教师为主导”,反之亦然。因此,轻视或忽视其中体何一方面,都将会造成不良后果,而最终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的学是内因,而教师的教,无论你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它只是外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要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决于学生是不是真跟着教师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在教学活动中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就一定有可能真正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只要时刻牢记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所在,我相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人才就一定能成为现实。
ィㄗ髡叩ノ唬汉颖甭心舷厍噗缬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