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霞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树立自信心。
一、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
爱因斯坦就这样说过: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都不激动,他作为大科学家听这类话听腻了,但如果谁赞扬他小提琴拉得棒,他一定会兴高采烈。因此,赞扬不要老是停留在学生习以为常的优点上,而是要去挖掘学生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优点,表现出教师的独特眼光,让学生得到一些新的肯定,效果反而更好。有个学生带我去家访走到哪里她都有认识的人,并且主动跟人打招呼,于是我不是表扬她带我家访之事,而是赞扬她人缘好,很懂礼貌,她兴奋不已。
二、微笑是一种不着痕迹的赞扬
学生在课堂上或因自卑、或因害怕、或因懒惰、或因等待、或因从众心理等诸多因素,在课堂中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更谈不上快乐中求知。因此,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灿烂的笑容,可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且常成为学生笔下描绘的素材,给学生心里留下持久的影响。当你想激发学生的斗志,当你想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妨轻轻一展笑容,就胜过千言万语。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三、让学生把课堂当成表演的舞台
着眼于现在的师生关系,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争论此消彼长。有人说,一个教师,即使良心未泯,以最谨慎的态度、最良苦的用心来使用惩罚,充其量它也只能是一种管理学生的技术,却谈不上教育学生的艺术。学生成长在以管代教的环境里逆来顺受,一旦离开那个环境,不是恣意妄为、就是无所适从。新课程的实施,师生合作、师生交往架起了学习的桥梁,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了首选的通道,必然的选择。我认为相对惩罚教育,赏识教育更是一剂长治久效的良药。赏识教育的灵魂就是沟通。“三人行,必有我师”,适当地打破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界限,能够促使师生之间很好地沟通。
有个叫李欢的学生,其他学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唯有语文落后。通过交谈,该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由于种种原因,对语文课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给她讲大道理,而是通过她的一段作文入手,表现出我对她的作文的极度认可,并请她给我讲授她的独特的写作风格。这样从感情上我们拉近了距离。对她说:“你是老师心目中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老师相信你的语文课也是最优秀的,请你相信你自己!”该同学有一种成就感,久而久之,逐渐培养了她对语文课的兴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后,该同学中考时语文考取了好成绩。
四、赏识,震动学生的心灵
古人云: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痛苦,而忽略了学习的快乐。古话意在劝导学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但也容易使学生的情感闸门关闭,让学生找不到学习轻松有趣的感觉。
我们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当喜欢哪一位老师时,哪一门功课就学得比较快和好。这实际上是情感在起作用,学习时调动了大脑的兴奋神经,大脑产生了愉悦的情绪,处在兴奋状态,这时,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
由于老师的赏识,师生之间仿佛架起了一座桥梁,把师生的情感联结在一起。老师不是在传授知识,而是把知识轻松地“流动”给学生,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吸收。
“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学生”。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让我们用赏识来唤醒学生自我价值,开启学生奋斗之心,滋润学生的灵魂吧!
ィㄗ髡叩ノ唬汉颖毙刑葡刂耙到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