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新琴
一、导入
师:很久以前有个城市发生水灾,人们决定先救妇女和儿童,乘船逃离时可以把家里最珍贵的东西背在肩上,其中一个妇女背着他的丈夫上船时被拦住了,可她却说她背上背的就是她最珍贵的东西。这是什么?这就是爱情。
(课件演示: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的?它又是怎样成长?——莎士比亚)
师:对这个问题大家有没有问过父母?
(学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师: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孩问了父亲,她父亲写信回答了女儿,他就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课件演示简介作者)
点评:故事引入既激发学生兴趣,又渗透人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知了爱情的内涵——生死相依。与学生家常式的问答建立了真挚、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了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师:那么他写给女儿的到底是怎样一封信?听我读一遍课文,大家思考两个问题:1、这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你听了以后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思考)
生:主要写了女儿提出什么是爱情,父亲用书信形式来作答。
师:你听了以后感受到了什么
生①:爱情是无与伦比的美和力量。
生②:爱情是伟大的。
生③:爱情是只有人类才有的。
生④:父女间的沟通很重要。
生⑤:爱情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关键,是纽带。
……
点评:学生与文本初步交流,产生共鸣。此环节的设计既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又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初步感知了爱情,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
三、深入研读,分析寓言故事
师:快速读故事,然后三分钟时间讨论:上帝三次来人间从人的眼睛里看到什么?对人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热烈)
生:看到了爱情。
师:是爱情吗?再读读课文。
点评: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浮光掠影,天马行空,只抓情节而忽略了对语言文字的揣摩欣赏,对作品内容内涵的把握往往会出现偏差,不能真正欣赏到语言美,不能真正受到人文熏陶。许老师在这里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抓住语言文字含英咀华,吸取文中的人文营养。
生:是美和力量。(师板书)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美?
生: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胜过上帝所创造的一切。
师:上帝为什么不理解这种美?
生:上帝创造了一切,但没有创造爱情。
师:上帝的态度如何?
生:勃然大怒。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没有经过请示就创造了一种上帝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
师:对,是因为人有了其他生物所没有的爱情。可见上帝把人当作动物一样,他认为人和动物没有区别,所以勃然大怒。
师:第二次又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有新的东西。
师:为什么在上帝眼里是美的?
生①:他从未见过。
生②:上帝用变老来惩罚,没想到这种美没有消失,可见时间没有消磨爱情,眼里还有无与伦比的美。
师:无与伦比是什么意思?
生:什么也比不上。
师:这种无与伦比的美是什么?
生:忠诚。(师板书)
师:面对这种忠诚上帝的反应是什么?
生:怒不可遏。
师:第三次上帝看到了什么?
生:目光中有使人不可理解的美和力量。
师:上帝已见了两次,为什么第三次见到还是觉得不可理解?
生①:这是不变的爱,虽然阴阳相隔,但永远不变。
生②:为什么死了还会有爱情,他看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
生③:悲哀的爱情,矢志不渝的力量。
师:上帝不理解的美是什么?
生:心灵的追念。(师板书)
师:面对不可思议的爱情力量,上帝的反应又如何?
生齐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师:为什么这次上帝不发怒而是沉思?他在想些什么?又为什么说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小组讨论)
生①:爱情征服了上帝,终于知道了爱情的力量,使他屈服了。
生②:爱情无法毁灭,人可以拥有自己的精神,而其他生物没有,所以人主宰了世界。
生③:人类太伟大了,上帝无法主宰他们,所以只好让人成为上帝。
生④:爱情太美好了,它是人类延续的纽带。
生⑤:跨越生死的爱情太伟大了,上帝觉得自己所创造的东西都比不上爱情,所以只好让人成为上帝。
生⑥:爱情是人类创造的,它高于上帝,它也是美好的,希望美好永远存在。
……
师小结:大家讲的都很好。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只有能经得起时间磨砺的忠诚,能超越死亡的心灵的追念,才配得上称为真正的爱情。(师板书)
点评:此环节在体现工具性的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首先,从学生层面看,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品味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又以体会“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为人文教育,两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其次,从教师层面看,老师在课堂中搭建一个块状结构用一个主问题“上帝三次来人间从人的眼睛里看到什么?对人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从语言入手,深入浅出,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爱情的内涵,感悟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使语言训练在更深“理解”的层面上做到语言与思想内涵的有机结合。这个设计本身就蕴涵了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蕴涵了教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体现了教师特定的情感、思想。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同样,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
四、感悟体验
师:假如你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看了这封信后是否懂得了爱情?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感受。
生①:爱情是至高无上的,但也不是随便拥有的。
生②:男女间可传递出人间真挚的爱。
生③:爱情应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应是忠诚的,是心灵的追念。,应发挥人性的光辉,这是人和其他动物区别的标志。
……
点评:此环节关注学生对文本的把握理解,给学生抒发真情的天空,让他们畅所欲言,充分展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拓展延伸
师:诚然,歌德说:“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之一,在我们这个花季年龄,应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下面来看一下一些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
(课件演示名人的爱情观,生齐读)
师:莎士比亚说到“爱情还应是理智的”,所以早恋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个年龄段我们的身心还没有完全成熟。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最浪漫的事》,再次感受伟大而美好的爱情吧!
(课件播放音乐)
点评:以名人的爱情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结束时音乐的播放给学生以回味的余地。
板书:
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真正的爱情
总评: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对此,教育界一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百家争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标》颁布后却又出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拔河”的现象,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其实,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手心和手背的关系。要实现两方面目标的高度结合,必须在目标与内容设计上,在实施上下大功。首先要形成一个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认识,其次需要努力追寻达到两者统一的操作策略,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这一性质。阅读教学,特别是重点语段精读指导,要把语言和人文内涵结合起来研究,“应特别注意语言的咀嚼,推敲它怎样来表现丰富的内容,感受它怎样来抒发浓厚的感情”(于漪语)。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领悟和把握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开展人文教育的前提。
该课例在突出“人文性”的同时,也在关注了语文的“工具性”。教师从语言文字入手,抓住“美和力量”“忠诚”“心灵的追念”等关键词去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又如把握寓言叙事同中有异的特点,抓住修饰美和力量”的不同词语,“从未见过”“无与伦比”“不可理解”,反复揣摩、感悟、体验,同时对重点语句反复咀嚼,展开讨论,如“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爱情的内涵,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赞美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在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的同时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两者有机统一,毫无斧凿痕迹。
纵观此课例,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学习实践活动中,以渗透、涵泳、熏陶、感悟等方式,非常和谐地实现了“爱情”的价值取向目标,人文性是建立在工具性基础上的,是通过语言训练完成的,颇有浑然一体融会贯通之效。
总而言之,该课例告诉我们:“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如同钢琴的四手联弹,共谱语文教学的和谐乐章,可难就难在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真正做到两者的和谐交融,避免“实体化”的倾向?还需要大家的共同研讨。
实行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这个环节在体现“工具性”的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
温布鲁姆的话:“事实应该是清楚的,即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是密切交织在一起的。每一种情感行为都有某种类别的认知行为与之相对应;反之亦然。……我们在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之间的划分,是为了便于分析,完全是带有主观任意色彩。”换句话说,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技能”,是和在训练这些“技能”、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态度”、“人文”、“情感”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不存在单纯的“工具性”,也不存在单纯的“人文性”;任何一次“技能”的训练,任何一种“知识”的获得,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都沾染着特定价值观的色泽、黏附着特定的价值观。
语文教学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当然,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哲学课,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同样,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横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