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寒
离开江苏副省长位置任昆明市委书记的仇和,强调要在全市来一次思想的大解放。
去年12月28日,岁末年初的冬季,仇和在春城履新。
不到两年时间,他经历了从宿迁市委书记到江苏省副省长,又到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的转变。仇和由副职重回“一把手”的位置。
在各大论坛上,仇和升迁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更有网友称,“软绵绵的昆明来了个硬邦邦的领导”。
与2006年1月20日仇和升任江苏省副省长时,媒体对于干部任用体制突破意义的讨论不同,这次更多的,是网友对仇和的期待。
一位接近仇和的人士称,仇和当副手会是一个很好的副手,但他的定位应该更多的是帅才。担任昆明市委书记会给他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仇和在东部沿海所积累的经验,将给位于西南的昆明带去新的发展思路。对昆明,对仇和,这都是一个机遇。
到昆明留下“三快”印象
仇和在即将离开南京之际,到宿迁市人民政府驻南京办事处告别。
除了重提他曾说过的“永远是宿迁的市民、宿迁的子民、宿迁的臣民”之外,他着重提到了宿迁精神。
“有一个好的班子,好的思路和好的精神,没有什么改变不了的面貌,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逾越不了的障碍,这个非常重要。”几个双重否定句式的排比,对宿迁精神的再次认定,透露出仇和对未来工作的一种期待。
在告别会上,仇和提到,中组部在调任前曾征求他的意见,说江苏是东部沿海,工作生活环境优越,昆明地处西南,条件艰苦。他当时表态,自己出身农民,在农村长大,锻炼出了什么样的苦都能吃,什么样的挑战都想尝试的毅力和精神。
去年12月24日,仇和到达昆明,开始前期的调研走访。他留给昆明当地媒体一位记者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快”。
语速快,说话带着苏北口音,啪啪蹦出来。
走路快,步伐大,身边的人要小跑才能跟得上。
工作节奏快,到一个部门走访,大致了解情况后,立刻转到下一个地方。他曾表态,“要拼了命地干”。
履新讲话发“八无”感言
改革者,是许多人给仇和的一个标签。而仇和在大会上的第一次发言,也显示出其个人特色。
最先被仇和强调的是,在全市上下来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形成一个新的冲击波,扫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障碍,清除一切影响发展的制度瓶颈”。
他提到,对于一切有利于昆明发展的新生事物,都要积极鼓励。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在宿迁,仇和一定要把“敢闯敢试”列入宿迁精神。也让人记起,他在宿迁竖起的那块大牌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发展才是硬道理”。
仇和作为东部沿海省份的干部到西部,最被关注的是,对当地经济发展思路的制定。
仇和在讲话中,首先明确对昆明进行了定位。在他看来,昆明不仅是云南的,也是全国的,更是世界的昆明。昆明新一轮大发展,要依靠昆明的区位优势。
在整个讲话里,仇和的铁腕作风也不时显露。他强调抓落实,要求最严厉的问责制度,大力推进一线工作法。
同时,他用“八无”感言的方式,来表达反腐的决心和力度,“我到昆明工作,人地两疏,和大家无亲无故;从未共事过,与大家无恨无怨;只身一人,无牵无挂;所以,工作一定能无恃无畏。”
仇和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是他对新闻报道的态度。
他主动向媒体要负面报道,并希望借助媒体来塑造昆明最佳投资环境的形象。
江苏媒体一位接近仇和的人士称,仇和善于和媒体打交道。在宿迁时虽然有很多质疑,但他和媒体维持了一个良好的关系。到了副省长的位置上,仇和又很成功地躲避了媒体。此次履新,仇和和媒体处于一种互动关系中。
从太湖蓝藻到滇池治理
的确,在江苏省任副省长的一年多时间里,仇和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记者在街头询问南京市民对仇副省长的印象,被询问的市民中,有的并不知道仇和是副省长,市民了解更多的是在宿迁时的市委书记仇和。
曾经被媒体热切关注的仇和,这一年多,只是在出席会议时才会被报道,平时媒体上几乎没有他的声音。仇和在宿迁时的一些媒体的老朋友,他也尽量回避。
在被一家媒体堵到,被问是否刻意保持低调时,仇和解释了原因。他说,自己角色不同,以前是一方主官,施政难免有个人风格,到省政府,是副省长,不是主要决策者,而主要是执行者,职责是把省委和省政府的精神落到实处。
在仇和看来,角色的转变,决定了他应该多做少说,与媒体保持距离。
说到仇和到昆明执政风格的问题,一位接近仇和的人士认为,仇和善于根据环境来调整自己,他的铁腕施政风格不会改变,但是他会按照昆明的情况来改变自己的策略。
新年第一天,仇和到昆明环保局检查指导工作,提出“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指导思想。
而这样的指导思想,似乎印证了江苏省环保厅宣教中心副主任高杰对仇和的看法。在他看来,仇和在环境保护上能够做到超前、创新,他用很多措施把责任落实到人。
去年夏天太湖蓝藻危机爆发后,江苏省实行“河长制”——从省委书记到县委书记,每个人包一条河的污染治理,将治污责任明确到具体地方官员。
仇和也多次提到,在环境治理方面,“让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在环保领域握手”。
参与太湖水污染治理以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这些都为仇和到云南要做的环境保护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昆明,最重要的环境治理工作是滇池治理。滇池是云南第一大湖泊,也是昆明的“母亲湖”,滇池治理对于昆明的意义重大,对云南整个形象也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仇和将会如何加强滇池的治理,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昆明作为春城,能在发展中保持自己生态城市的特色,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
从发展苏北到拉动西南
仇和在昆明市干部大会上公开亮相后,当地媒体收到多封市民来信。
在信里,有市民提到,仇和是个实干改革家,希望能加快昆明缓慢的节奏。也有市民用拉家常的语气告诉仇和,来了就好,要把昆明当成家,把改革者的睿智用在昆明。
在江苏省党校区域经济学教授储东涛看来,仇和到昆明任职,是延续了他在宿迁的探索。也就是,如何在欠发达地区冲破重重阻碍,寻找一条出路。
仇和在宿迁时,多次请储东涛为上千名干部讲课,也多次和他长聊。仇和在宿迁的探索,用储东涛的话说,“很成功”。
储东涛常年对苏北发展的情况进行跟踪研究,近一两年,苏北五市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与其他四市比起来,宿迁最大的优势是在思想和观念的更新上。
仇和曾说,他每天坚持看45页书,从不中断。储东涛一直记着这句话,在他看来,这也是仇和到昆明的优势之一,善于更新观念,有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理论沉淀。
另外,仇和的工作作风是敢拼敢闯,到相对落后的地区能展开手脚,“他是适合被放到西部的干部”。
仇和最近这一年多在江苏省负责的工作之一,是协调江苏相对落后的苏北的发展。这也被认为仇和适合到西部开展工作的原因之一。
储东涛认为,苏北和昆明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地理位置重要和相对落后,这两点是相似的。积累到的苏北发展经验,仇和也许会应用到昆明去。比如,“更高水平地引进来,更大步伐地走出去”。甚至可以建立江苏沿海和昆明经济的一些联系,来实践这个引进来和走出去。
对于仇和在苏北协调发展所起的作用,多位人士表示,他更多的是代表省政府去推进和执行。
而较能显露仇和个人色彩的,是他去年在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上所做的发言。发言的主题是“创新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机制”,这是他对宿迁经验的一个总结和思考。他在昆明干部大会上的讲话里,也多次涉及同样的问题。比如,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发挥区位优势,进行区位提升。
“从现在开始,我愿做一名合格的纤夫,与昆明各族人民一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拉动昆明市这艘‘巨轮快速平稳前行。”
仇和在履新讲话的最后,道出了自己的愿望。
人物简介
仇和
1957年1月生,江苏滨海人,大学学历。历任宿迁市委书记、江苏省副省长等职,2007年12月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仇和在主政宿迁期间,推行多项改革措施,被许多媒体称为“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
背景
仇和在宿迁推行的部分改革举措:
●1996年12月起,仇和以宿迁市委常委、副市长之衔兼任沭阳县委书记,开始推行铁腕反腐
●1998年宿迁沭阳县,给教师下达“招商引资”任务,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
●1999年宿迁沭阳县让有小偷小摸等行为的人,在电视上念检讨书,取名“沉重的忏悔”
●2001年起宿迁市强力推进医改,将所有医疗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革
(摘自《新京报》2008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