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卫
今天,心灵如同身体会患病的观念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了。有病就得求医,求医就得服药,因此心理疾病也需要药物治疗。但是,对于心理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也存在相当多的争论,而目前医学界得出的结论是,应当慎用药物。
抗抑郁药只对重症者有效
在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药物中,抗抑郁药的争论一直比较大。一些研究证明,青少年服用抗抑郁药可能会引起自杀。现在,英国赫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又证明,抗抑郁药其实只对重症抑郁患者有效,而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抗抑郁类药物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没有多少作用。这个结果再次提醒公众,对服用抗抑郁药要慎重。
赫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做了大约50次临床实验,其中涉及上千名抑郁症患者,所研究的药物包括氟西汀,即百忧解(Prozac)、文拉法辛(venlafax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等。研究人员将受验对象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服用抗抑郁类药物,另外一组服用安慰剂。结果是,服抗抑郁药组和服安慰剂组两者的精神状态并没有太多差别,只有少数患有重度抑郁症的患者在服用了抗抑郁类药物后精神状态才有显著好转。
根据这个结果,研究人员提出,人们根本就没有必要服用上述抗抑郁药物,这些药物许多还有潜在风险,比如自杀。当然,广受争议的药物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除了有可能引起自杀(尤其是青少年)外,还会导致服用者产生紧张、失眠、恶心、头痛及呕吐等副作用。
比如,从1990年以来,英国已经发生了50例患者因服用帕罗西汀而自杀的事件,其中既有成年人也有儿童。而目前在英国抗抑郁类药物的应用十分广泛,仅在2006年全国就开出3100万份使用该类药物的处方,为此英国国家保健服务系统(NHS)花费了大约3亿英镑的资金。
2005年,澳大利亚药物不良反应公报第4期报告称,澳大利亚药物不良反应咨询委员会(ADRAC)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成人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证据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发现,多数成年病人用ssRI治疗抑郁症有益或无害。不过,公报承认,个别病例报告支持使用ssRI与新发生的自杀有关。
鉴于有证据表明,SSRI可增加儿童与青少年的自杀(包括自杀意念、自杀行为和自残)危险,ADRAC在2004年就儿童与青少年的SSRI应用问题发表了一项公告,要求SSRI不对18岁以下的抑郁症病人使用,其他抗抑郁药也不应使用于这一人群。
未成年人精神病和用药
显然,精神疾病药物对于儿童和青少年使用危险更大,这就提出需要更谨慎对待未成年人精神病。现在,对于0至14岁的儿童和少年会不会患精神疾病,专业界几乎不会存在争议。在儿童精神病中,发病最早的疾病是“儿童孤独症”,最常见的是“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躁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
不过,国内外对儿童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数量和药物治疗现在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在儿童精神病患者数量上,有越来越扩大的趋势。这是由于该病本身在现代社会急剧发展的客观反映呢,还是因为诊断标准不一而导致评估和诊断数量的不确切呢?
比如,发表在2007年1月份的美国《普通精神病学文献》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对社区医院儿童精神病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的儿童的比率从1990年的2.9%猛升到2000年的15.1%。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于200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则评估,小学阶段的儿童只有7%,或大约有160万6至11岁的儿童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万德比尔特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在200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在1995年至2002年期间,对儿童开出的抗精神病药的数量每年跃升了5倍,现在大约有250万儿童被诊断为精神病。一些儿童精神病学家认为,多年来双相情感障碍在儿童中也许还少诊断了,部分原因是一些关键的症状也是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包括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和饶舌等标准不一。
在中国,儿童精神病的发病率从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数字,上海的一项调查说,上海儿童有精神卫生问题的占6.0%-12.79%。2002年一些研究人员对北京中关村地区部分重点小学儿童行为的研究发现,有精神行为问题的儿童的患病率为18.2%,并且以焦虑、抑郁等为主。另一组统计说,中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迄今,人类对许多精神病至今无法认识其根源,对儿童精神病原因的认识也非常模糊,长期以来只停留在现象描述和对症治疗阶段。因此,在治疗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如何对患儿用药。比如,在药物发挥作用的同时,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有副作用。国内一项研究表明,用利培酮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经过治疗行为问卷评分后认为,利培酮对儿童多动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较好,总有效率达73.3%,但也存在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的嗜睡、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反应。
选择非药物方法
不仅仅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有副作用,其他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也可能有严重副作用。2006年美国一名4岁女孩就是死于药物治疗。
4岁的丽贝卡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躁狂症(周期性情绪过度高昂或低落),简单地说就是躁狂抑郁状态(双相情感障碍)。对她治病的医生为她开了过量的药物,在较长时间服用后,丽贝卡于2006年12月13日死亡。
根据尸检报告,丽贝卡死于联合服用可乐定(clonidine)、二丙戊酸钠长效缓控释片剂(Depakote)、止咳剂和一种抗组胺药。可乐定是一种中枢性的降血压药物,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但副作用会头晕,心跳变慢及血压降低,用于治疗丽贝卡的缺陷多动障碍。二丙戊酸钠是抗癫痫药和情绪稳定剂,用于治疗丽贝卡的双相情感障碍。最为震惊的是,丽贝卡血液中仅可乐定的剂量就已经是致命的。
而且,可乐定和二丙戊酸钠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只用于成人的药物,但也有医生违法开药给儿童使用,而且是经常性的。美国的这起儿童精神病患者过量服药死亡当然不仅仅是医学的问题,而是社会、法律、儿童抚育、家长责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那么,该如何对待心理疾病,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心理疾病?
上面赫尔大学的研究指出,其实那些服用了抗抑郁类药物后精神状态出现明显好转的患者是受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他们的症状有所减轻并不是由于药物起到了作用,而是因为他们确信通过治疗会使病情恢复。
这也提出了现在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重要观念,是依赖药物,还是依靠其他综合手段。赫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成年人、已经有认知能力的未成年人、以及没有认知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通过其他一些途径,如进行心理咨询、体育锻炼以及阅读书籍等来治疗心理疾病,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而不应当自行其是地用药服药。
最有说服力的是一位叫凯特·查理兹的病人治疗的故事。她从青春期就患上了抑郁症,7年前她开始服用抗抑郁类药物,但是效果一直有限,直到她开始用跑步的方式来排除烦恼时才发现,原来这种锻炼能更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精神状态,于是她开始停止服用药物。
意识到这一点其实是她自己的自救。当初医生建议她服用当时最著名的抗抑郁药氟西汀,她服用后尽管症状有所缓解,但是也产生了不少副作用。比如,她常常感到孤独、麻木,还伴有疼痛、关节痛、失眠以及紧张等不良反应。而工作以后她还在服用这种药物,后来她开始进行马拉松训练,才发现锻炼的效果胜于药物。
所以,对于今天形形色色的心理疾病,锻炼和转移注意力的治疗可能更有效。成年人要理解这一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更要理解这一点。
责任编辑: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