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百事公司愿成为一个“杠杆”,与政府、公益组织、教育专家、媒体等共同探讨扶助农民工子弟教育的新模式,集合更多的爱心企业及社会力量,共同为孩子们托起一个希望的明天。
位于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的一条僻静马路上,有一扇斑驳褪色的小蓝门似乎永远紧闭着,这个平日里安静而不起眼的小院,今天却一反往常地敞开大门,洋溢着欢乐的喧闹气氛。这里,就是建立不到三年的蒲公英中学——北京唯一一所专为农民工子女开办的公益中学。这里的全校师生欣喜地迎来了百事公司的捐助代表们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的领导。
2008年4月30日,百事公司的捐助代表们带着他们的“百事明天” 农民工子弟助学计划来到蒲公英中学,这里成为他们捐赠的第一站。学校的操场上到处可见一张张纯朴的脸上绽放着喜悦的笑容,当百事国际集团中国区(饮料)总裁陆文凯先生向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代表百事公司全体员工爱心的100万元支票时,标志着“百事明天”计划从这一刻开始正式启动。学生们自发主动用真情献上诗朗诵,表达着他们对捐助代表们最真挚的谢意。捐助仪式上,当捐助代表们与学生代表们一起放飞代表“放飞梦想、祝福中国”的白鸽时,全场沸腾了。
百事国际集团中国区(饮料)总裁陆文凯先生在捐助仪式上介绍说:“此次在北京投入的10万元善款,将主要用于完善北京蒲公英中学当前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图书馆的改造,体育器材的添置等。此外,‘百事明天计划还设立了‘百事博爱图书馆、‘百事博爱奖学金,以表彰和鼓励更多农民工子弟在艰苦环境中培养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品格。”
他还说,“百事公司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我们在中国发展的27年来,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植根中国、和谐共赢,不仅与中国社会共同成长,更要与中国社会共同分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是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也是百事公司一直以来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百事明天计划资助在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女,改善他们的教育环境和条件,让这些孩子受到平等的、全面的、正规的教育,与其他孩子一样共同成长进步。同时百事公司愿成为一个‘杠杆,与政府、公益组织、教育专家、媒体等共同探讨扶助农民工子弟教育的新模式,集合更多的爱心企业及社会力量,共同为孩子们托起一个希望的明天。”
“我们是蒲公英,我们需要阳光”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近2000万流动儿童,仅北京地区就有40多万进入学龄期的农民工子弟,但是其中仅约25万人被公办学校接受。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认真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强调“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的发展”,他提出的“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正是“百事明天”计划的努力目标。
蒲公英中学是北京市第一所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创办的中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所民办非盈利性的、公益性的平民学校,致力于解决农民工子女上中学难、上好中学更难的问题。
蒲公英中学的创始人郑洪校长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这位从美国归国的博士,回国时只是抱着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希望做点不浪费时间而有意义的事情,她向记者介绍说:“这个学校在2005年成立的时候,确实就是第一所纯粹的公益非盈利性打工子弟中学。当时成立的时候是因为当时北京已经有300多万流动人口,全国有1.3亿的流动人口。根据全国妇联的详细且权威的调查,多于19%比例的是学龄儿童,同时在1.3亿人口中,流动人口有60%以上是农民工,所谓农民工就是流动人口,是那些生活在城市边缘,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赚取较低收入的人群。这部分人群占流动人口的60%,如果其中19%是学龄儿童的话,这部分人群孩子就占到1000万多。由于我们国家的户籍政策和其他社会原因,因此使得他们的教育,成为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当时我们就想做不了太大的事情,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开始做一些事情。”
当百事公司前期考察的人员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也被郑洪女士和其他教师的奉献精神和执著与爱心而深深感动。
据介绍,蒲公英中学自2005年4月开始筹备以来,得益于来自政府和社会各方的资助,学生数量也从最初的100来人扩展至600多人,教职员工48位。随着师生的急剧增加,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各方所需开支也日渐庞大,学校的校舍、教材、宿舍、图书馆、食堂等等多个项目都亟待完善和建设。尽管学校的学费在全北京市已属最低水平,却仍有15%到20%的学生家庭无法负担这笔开支。蒲公英中学与其他各种形式的打工子弟学校一样,就现状来说,普遍存在四低现象,即“低投入”、“低收费”、“低薪酬”、“低教学质量”,导致了教学环境差、师资匮乏、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受教育水平低等问题。
正如郑校长所说,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是来自各方爱心人士的捐助,这其中也包括社会志愿者们的支持。
黄家福,是我们随机采访到的一位学生,今年就读初二年级,家里条件非常艰苦,父亲已经去世,只有母亲在做着一份保洁的工作维持全家的生活。目前黄家福的所有学费都是通过爱心捐助者给予资助,他充满朝气、满怀理想地告诉我们:“我想考上高中,所以来到蒲公英中学。将来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上大学……我很喜欢学英语,觉得学会一门外语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将来我还想当经理……等我挣到钱以后,我也会捐助打工子弟学校的。”
“感谢你们的爱心,哺育我们的爱心”
蒲公英中学最初的图书馆,是利用废旧的仓库改造而成的。仓库四周只是用薄薄的铁皮圈围起来,四处漏风。图书馆里没有足够的电路电灯,也没有安装暖气设备,每到冬天学生们只能在这样阴冷、灯光昏暗的屋子里看书。虽然不断地接受到捐助者捐来的书籍,可是因为资金缺乏,学校买不起更多的书架来摆放所有书籍,更重要的原因,是图书馆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
所以,百事公司这次把捐助的重点主要投入到建设学校新的图书馆上。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关键的问题,一座丰富而引人入胜的图书馆,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对于培养孩子们的终身学习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早期来自社会各界及如今来自百事公司和北京百事捐赠给孩子们的书,如今都能摆放到窗明几净的新图书馆供学生们阅读。百事公司着眼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优秀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势必会对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关注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的后代接受良好的教育,这种社会意义无限深远。
郑洪女士作为蒲公英中学的创始人,她深有感触地表达了她的感想:给孩子们创造受教育的机会是办学的初衷,这背后离不开来自社会各界的厚爱和支持。百事公司的捐赠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比如新的图书馆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太重要了;而“百事博爱奖学金”的设立,更是鼓励了这些学生们成长为身心健康并且能够创造未来、回馈社会的一代新公民。“感谢你们的爱心,哺育我们的爱心”这句话,我们留在了每一块纪念捐赠的牌匾上,同时也这样教育着孩子们。
百事爱心为明天插上希望的翅膀
今年是“百事明天”计划启动的第一年,整个项目投入总额达100万元,将会覆盖上海、深圳、广州、重庆等8个农民工较集中的城市,将有8所农民工子弟学校从中受益。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集团事务部副总裁邰祥梅女士还表示,协同中国红十字会在全国各地的办事机构以及百事各地灌装厂的力量,将此次北京站的助学模式作为一个样板,在其余7个城市继续推广,为改善当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环境提供最切实的帮助。该项目将成为百事公司又一长期推行的公益项目。
爱心的背后,总是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样座落在大兴区的北京百事灌装厂,在这次爱心活动的背后也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蒲公英中学对流动农民工子女接受平等教育所做的种种努力,很快传遍了整个灌装厂,员工们纷纷响应,主动自发以个人资助的形式表达对农民工子女的爱心。一颗颗真心,在百事员工中传递。北京百事员工特地为该学校额外提供了体育器材、阅报栏、图书及饮料等总计约8万余元的现金及物资,使百事中国公司及员工在该校捐款物总额达到18万余元。正是以这样的杠杆作用,百事公司号召起所有的力量,来扩大他们的爱心和奉献。
北京百事总经理江关安激动地说,“在这次捐助活动前,我们也曾拜访过蒲公英中学,郑校长带领我们的同事参观了学校,当我们看到可爱的同学们用渴求知识的眼神在这里认真地学习时,更加坚定了我们帮助这些孩子的决心。今天我也想告诉蒲公英中学的同学们,百事可乐的口号就是‘突破渴望 ,百事可乐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希望你们也能用这种‘百事态度来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不为眼前的困难所屈服,做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以此来回报我们的社会。明天掌握在你们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