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长青
诗人在不是诗人的时候一心想当诗人,然而一年苦写下来,除了在县报上发了几首短诗外,其他报刊再没见过诗人的大名。不过,尽管如此,诗人还是出名了。因为,在这个小县城里,你即使在国家级报刊上发了诗作,也不一定会有人知道。当有人知道诗人发了诗作后,诗人就出名了。诗人出了名以后大家就叫诗人为诗人了。大家开始叫诗人为诗人的时候,诗人总不好意思地摇头,后来听得多了,也就默认了。但诗人心里有了更大的压力,诗人一心想把诗发到更高的报刊上去,然而投了许多稿都石沉大海,诗人百思不得其解。
诗人在县里写诗有了名气后,得到了许多女孩子的青睐,可诗人一个也不放在心上。诗人的心上早有了一个女孩,她叫梅。梅是诗人大学同学,如今分在县一中教书。诗人不敢向梅求爱,生怕遭到梅的拒绝。梅的同事也劝诗人,梅是眼界很高的人,还是另择贤妻为好,免得碰钉子难堪。可诗人就是有些怪,那些送上门的女孩他一个都不爱,得不到的女孩却偏偏想要得到。
这天晚饭后,诗人又坐在写字台前写诗,可坐了半夜,一个字也没写出来。脑子里全是梅的影子在打转。诗人叹口气,还是写封信给她吧,诗人想。于是,诗人就提笔给梅写了封信。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诗人撑着伞,踏着泥泞来到邮局门口,看看四周没人,迅速将信推进信箱,然后像做了贼似的逃回家中。当诗人重新坐在写字台前时,灵感一下闪现了。于是,诗人提起笔来,一口气便写出了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自从那晚撑着伞/走过一路泥泞/将孕育了许多的希冀推进信筒/我的心便寄走了/雨停/终于飞来绿色信鸽/心便有了归宿。第二天,诗人便将这首诗寄给省城一家青年报社。10天后,这首诗在该报副刊的头条发表了。诗人欣喜若狂,激动得一夜都没睡好觉。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诗人正在办公室写材料,收发室的老黄送了一封信来。老黄的眼光怪怪的,办公室里的人眼光也怪怪的,诗人忙将信锁进抽屉。下班后,诗人才拿出信来,一看地址就知道是梅回的信,用手捏一捏,觉得挺厚,诗人的心里一阵紧张:是不是梅把信退回来了?诗人犹豫了好久才将信拆开,一看,立即高兴地跳了起来。
信中说,诗人在省报上发的诗已看到了,很高兴,希望诗人写出更好的诗作来,她在静候佳音。诗人读完信,心情激动,一首诗油然而生:那年雨季/我收到一封湿漉漉的来信/随手锁进抽屉/想锁住满屋惊诧的注意/下班的铃声/把人们赶进雨里/人们走了/我便自由地掏出那封来信/捏一捏/沉甸甸的感觉立刻在心头泛起/默默地读着信皮始终不敢打开里面的秘密/我怕打开一串拒绝/伤了年轻的心/信终于打开了/里面原是一片爱的希冀。
诗人当天下午便将诗寄去了省报。10天后,这首诗又发了,编辑还配了评论。
诗人拿着这张报纸,看着想着,终于悟出了写诗的秘诀。果然,从此后,诗人写的诗便在全国各地开花。年底,诗人终于加入省作协,成了一个真正的诗人。
“这真要感谢你才是,是你给了我灵感,使我悟出了写诗的真谛。”新婚之夜,诗人激动地对梅说,梅羞涩地笑笑,说:“那是你自己的悟性还不错!”
(选自漓江出版社《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
●一句话中出现三个“诗人”,细细琢磨,其意却各不相同。
●“一年苦写……除了……”可见方法不对,事倍功半。原因何在,不得其解。这是反衬主题。
●诗人对于自己的写作有更高的期待,这里的“不好意思”倒并非一般的谦虚吧。
●点出诗人求诗也求人,后文有所反应,对梅的真情直接影响了诗人的写作之路。
●这“做了贼似的”心理应该是很多暗恋者的写照吧,不是如此真挚的情感,也就不足以激发下文的“灵感”。
●诗人首次“侥幸”成功,此时还不足以得出结论,必有后续。
●这细节好,写出矛盾的心理。
●心上人的认可和鼓励,是诗人真情写作的结果,也是诗人继续创作的灵感源泉。
●诗人第二次真情创作取得成功。
●诗人已发现了写诗的“秘诀”,由偶然的成功悟出必然的规律。
简评
“识、比、赶、超”四字是阅读借鉴的常用方法。识辨是关键,那么如何使自己的阅读高效呢?
当掂量、观看《诗人》这块“玉石”的时候,就得分清哪是玉,哪是石。《诗人》优点主要是立意—“使我悟出了写诗的真谛。”这真谛就是写诗或作文都要写出自己有深切感受的内容,材料就在自身或身边,不要捧着金饭碗去讨饭。这一立意虽不新颖,但形象、深刻。如果无病呻吟,胡编乱造,最后注定要失败。也许“诗人在不是诗人的时候”所写的诗作就是如此。
本文在语言上就较一般了。同学们在写作时,只要在立意上能“赶”上,“超”就不难了。面对高考作文时,也别忘了多回顾自己的现实生活,我手写我心,“金饭碗”就在你的手里。
本期选评:浙江省乐清虹桥中学陈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