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国华
为把握命题人在病句中对词语考查的角度,笔者对近十年(1997年——2007年)高考病句题中的词语错误类型作了一次全面梳理,并作了相应归类,以供参考。
一、两面词
1、两面对一面造成前后呼应不一致
例1: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2006四川)
解析:两面对一面,“关键在于”改为“关键在于能否”。
2、两面对一面的误判
例2: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2007江苏)
解析:正确选项,会误以为是两面对一面,其实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幅度无论“大”还是“小”,都有“减缓”作用。
二、否定词
1、否定词误用
例3: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2006湖北)
解析:“否则”一词误用,应删去。
2、多重否定不当
例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2005天津)
解析:否定不当,有些词不是否定词,却有否定的意思,比如“缺乏、切忌、不免、避免、防止、禁止”等,应删去“不足、不当”。
例5: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呢?(1998全国)
解析:否定不当,反问句本身也表示一层否定的意思,应把“不”改为“很”。
3、否定词位置不当
例6: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2004湖南)
解析:“把字句”“被动句”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把(被)”,应将“没有”提到“把”之前。
三、并列词
1、搭配不当
例7: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2007辽宁)
解析:搭配不当,“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不能挖土。
2、逻辑顺序不当
例8: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安徽)
解析:“发展和重视”应为“重视和发展”,并列词组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如从先到后、从现象到本质、从外到里、从轻到重等等。
3、包含误用为并列
例9: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2007湖北)
解析:“水产品”包含“鱼、虾、甲鱼”,不能并列。
4、分类不当
例10: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2006江西)
解析:“球衣、球鞋”不属于“乒乓器材”,分类不当。
四、介词
1、滥用
例11: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2007安徽)
解析:“由于”一词的滥用导致主语残缺。
2、残缺
例12: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2007四川)
解析:“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前缺介词“对”。
3、误用
例13: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2006广东)
解析:“对……上”不能搭配,应将“对”改为“在”。
五、关联词
1、搭配不当
例14: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2006湖南)
解析:有些关联词要配套使用 ,“不只是”应改为“不是”,与“而是”搭配。
2、逻辑顺序不当
例15: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2005北京)
解析:递进不当,应改为“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
3、位置不当
例16: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2004北京)
解析:关联词的位置与主语有关。本句的主语一是“产品质量”,二是“成本”,所以应将“不是”提到“质量”前。
六、数词
1、倍数误用
例17: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2007江西)
解析:“低一倍多”误用倍数,下降、降低、减少不能用倍数,可用分数表示。
2、约数与确数混用
例18: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2006湖北)
解析:“平均数”应是一个确数,而“300公里左右”是约数,自相矛盾。
3、歧义
例19: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2007广东)
解析:“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指“近十天来的报纸”,还是指“看报纸的时间为十天”。
七、代词
1、歧义
例20: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2006湖北)
解析:第一个“她”指代不明,可以指“三妹”也可以指“葛姐”。
八、量词
1、搭配不当
例21: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2007北京)
解析:搭配不当,“一台……剧本”应改为“一部……剧本”。
2、修饰不当
例22: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2006北京)
解析:修饰不当,“一排排、一行行”不能修饰“桃林”这个集合名词。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