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跃林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办洋务的官员主张引进西学、办工厂、设学堂、派人留学、培养技术和军事人才,思想观念从封闭转向开放,从轻视“512艺”转向讲求“工艺”,从耻言利转向谋求利等,这种思想观念的近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一、“夷夏之防”和传统技艺观的突破
传统技艺观把儒学视为“本”,把艺事看做“末”,鄙视技艺,指为“奇技淫巧”,这是通向近代化大门的两道严重思想障碍。其突破的重要特征是从不可以师夷,到必须师夷。这种转变,由时局的变化使然。 该观念的突破,是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引进的前提,有开通风气、启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二、对西学的推崇和引进
洋务派把用西学、造机器看成是自强的重要办法,对西学不仅推崇,还极力引进。对西学的引进,洋务官员通过三种渠道:1,聘洋教习教西学。2,选派留学生赴英、美、法、德等国学西学。3,翻译传播西学。
三、引进机器制造技术思想
机器制造是近代西方生产力的重要标志。近代中国机器制造技术的引进是由洋务官员开端的。洋务官员对机器制造技术有如下几点主要认识:1,认识到“机器制作”是西洋“长技”,要学过来。2,认识到西洋机器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工作效率比手工高。3,认为“制造本原”是“抉其秘”、“学其学”。4,认为对制造技术要精益求精。
以上认识,体现洋务官员对机器制造技术的重视和引进这种技术的热切心情。虽不免肤浅,但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仍具有启蒙意义和开导作用。
四、其他几种观念的近代化
除上述外,洋务官员在人才观念、经济观念和军事观念等方面均有近代化的表现。在军事观念上,首先是武器装备观念更新;其次,采用西法操练军队;又次,通过新式学堂培养新一代将才;再次,海防观念的近代化:建设近代海军、修筑新式炮台。
五、作用、地位和局限
洋务官员思想近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突破传统的“夷夏之防”和技艺观,接纳西学,引进机器制造技术,改变原有陈旧观念。这种“创始之举”、“古来未有之事”,在“故习之难除”的当时,对开启风气、启蒙思想、传播近代科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其一;近代机器制造技术的引进是由洋务官员开端的,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某些基础,使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此其二;专门人才被重视,使他们的专长得以发挥,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此其三;由于西学的引进及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改变了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造就了一批专门人才,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为国防、经济的近代化做出了一定贡献,此其四。
总之,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是适应时局变化需要、基本符合时代要求的。当然,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也有局限。如,思想中缺乏政治近代化;技艺观及人才观、经济观都有局限;没有实行兵制改革。尽管如此,洋务官员的思想近代化仍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可忽视的思想变化。由于他们的官员地位,他们的思想不仅仅停留在舆论上,更重要的是奏请朝廷准许、付之实行。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和推进,有洋务官员的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