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话开头

2008-06-18 10:09唐惠忠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08年5期
关键词:入题云帆目光

唐惠忠

【真题回放】

(2007年全国卷甲卷)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试成“金”】

题中漫画的旨意在于家庭、学校、社会都要积极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让他们大胆地迎接人生风雨的考验。怎样写好作文开头呢?可以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快速扣题。比如:

孩子的不慎一跤,摔出了一片惊呼,那呼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同的地方却有着同一个声音:“出事了吧!”遇到这种情形,我会如那孩童一样,用疑惑的眼光望着他们:“有这么严重吗?”不,没有这么严重,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慎跌倒是正常的,正如一枚美丽的邮票,为了顺利到达目的地,它必须接受邮戳的敲打。中国少年不应成为你们手中的鸡蛋,口中的糖。你们有疑问?且看我的《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

在概述漫画内容后,连用比喻(“美丽的邮票”、“手中的鸡蛋”以及“口中的糖”)亮出观点,并自然地引出“且看我的《少年中国说》”,可谓一气呵成。还可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比如:

俺没啥文化,可俺认得字,俺平时就爱看个名人自传啥的,看的多了,总觉得那些名人也没啥了不起的。他们小时候都跟俺差不多,有的还不如俺呢,可人家后来为啥就出了名呢?俺一直闹不明白,同样是爹妈生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起笔借幽默的闲侃设下疑问——“那些名人……小时候都跟俺差不多,有的还不如俺呢,可人家后来为啥就出了名呢”,由此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人才教育问题的思索。

【佳作品鉴】

且放云帆济沧海

一考生

小船升起云帆,横济沧海的航程中难免会有风吹浪打;小树初有新芽,茁壮成长中难免会遭受雨雪风霜;小溪向前奔流,一路上不只有泉水叮咚,也有险滩漩涡。

青少年的成长亦如此。成长的过程便如登山的旅程,难免会跌跤,会有荆棘的划痕,会有一次次的摔打和磨砺。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不必太在意,以一颗平常心去看便好。

正如一艘扬帆起航的小船,自会在风雨的磨练中变得坚强。太多的关心、保护,反而会给它小小的船舱添上无谓的负荷,成为前进的压力与障碍。在父母的羽翼下寻求庇护的日子早已过去,我们已经渴望敞开胸膛,拥抱雷雨闪电,享受自然的阳光。当孩子在人生路上开始迈出自己的步子,家庭应给予理解和支持,请解除目光的锁链,让孩子乘着自己的人生之舟与风浪一搏吧!当前进的路上遭遇坎坷,当孩子受到挫折时,我们的家庭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急于代劳,不要过分关爱,更不要小题大做,只需微笑着看着孩子爬起,那叶小舟自然会顺着信任的目光扬帆前行。

希望孩子们十全十美的学校也不应过分苛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微小的失误在所难免,它其实是架起了一座通往成熟的金桥。不要将目光聚焦于孩子的小小失误,不要在孩子摔跤时投去指责的目光。用信任和宽容去对待孩子的小失误吧,这样,他们才会成为带着成熟微笑的舵手,从胜利的彼岸带回满意的答卷。

最后,我们的社会也应重新审视对青少年的态度。从早先的反对溺爱,到现在的提倡挫折教育,社会的整体教育观念已有了可喜的变化。对于孩子们的偶尔跌跤,社会不应给以过度的关注,更不能大肆炒作。初登处女航的小船,还在对这个社会知之甚少的轻微恐惧中微微颤动。太多的镁光灯突然一齐聚焦,只会让小船疑惑和恐慌,云帆在航行中倾斜一下,社会可以淡淡一笑,放下过多的牵挂,自立自强的一代自会崛起。

成龙的孩子房祖名曾写过一首叫作《请让我摔下去》的歌,道出了千万个孩子困扰的心境。在人生路上跌一跤本在所难免,可怕的是家庭、学校、社会的目光立刻蜂拥而上,织成一张密密的网,让孩子在迷惑中百般挣扎而不能自己站起,只得在无奈中成为目光的俘虏。

可是快看,那只为目光所缚的小船,正拼命地向远方鼓足云帆。就请家庭松开过度关爱的目光,请学校放下过分指责的目光,请社会转移过于关注的目光,将它们换为理解与宽容,放那一叶云帆去济沧海吧!

【名师评点】

考场作文要学会“化题为象”。所谓“化题为象”,是指善于借助“象形想象”,化抽象为具象,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表情达意。这篇满分作文的作者深谙此道,开篇就把成长中的孩子比作“一艘扬帆起航的小船”,下文的阐述紧紧扣住“一叶云帆”这个意象,强调小船“自会在风雨的磨练中变得坚强”,这就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使其更能吸引人、说服人。

此外,文章中心明确,语言表达富于意蕴。

【阅卷手记】

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开篇的方法很多,但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最好是开宗明义,先声夺人。因此,临场作文的开头语言要富有文采,内容上可明示中心。

一、由生动贴切的拟人入题,激发想象

[例1]

初春时节,绵绵的细雨纷纷扬扬地散落人间,飘零的花瓣也悄然地零落成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一切真的归于沉寂了吗?君不见细雨过后滋润万物,一片生机盎然;君不见闲花飘零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07年北京卷《雨润万物,馨香满天》)

作者先发问——“这一切真的归于沉寂了吗”,然后以两个“君不见”加以否定,明确了自己读唐诗名句的体会:“细雨”虽无声无息,但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盎然生机;“闲花”虽悄然飘零,但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文章立意明确,作者的感受与诗句自然融合。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显得简洁而分量十足。

二、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引人眼球

[例2]

一步与一生,是孤芳一枝与万紫千红;

一步与一生,是清水一滴与浩瀚江海;

一步与一生,是微尘一粒与广袤大地……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人生的轨迹,就是由一步步脚印组成,每一步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面对人生的每一步,我们都要脚踏实地地认真走好。

(2007年四川卷《一步与一生》)

以排比句开篇,吸引阅卷教师的注意,似乎已成高考作文的一种套路,被某些人加以运用和推广,某种程度上对作文教学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则可作为一个正面的例子,它让我们看到:形式与内容一定要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作者先用三个恰当的比喻,形成匀称的排比,贴切地揭示了“一步与一生”的关系;然后通过援引名言,亮出论点——“面对人生的每一步,我们都要脚踏实地地认真走好”,自然亲切而没有雕凿的痕迹。

三、由抒情议论入题,情理兼备

[例3]

山是一道坎,它高,它威严,它绵延着一股凌人之气,阻挡着人们的脚步。然而,再巍峨的山也能被征服。我不禁要问:世上还会有跨不过的坎吗?有个声音告诉我:别忘了,你心中横亘着的才是永恒的阻碍!呵,是啊,我们不就时常在心里那道坎前退缩吗?

(2007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

用“有个声音告诉我……”开头,既饱含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领我们反思:“我”曾在“心里那道坎前退缩”过吗?

四、由诗文歌谣入题,彰显情味

[例4]

“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带我去睇龙船……”磁带在转,很旧的歌了,但我仍喜欢这种古老的味道。外面下着雨,打湿了西关的石板街,落入了水珠,朦胧了荔枝湾,敲响了竹叶……而这种气息,究竟能传递多少代呢?它能生生不息吗?

(2007年广东卷《五月粽香传》)

妙用童谣入文,荡漾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令人如闻其声,如归故里。在读者浮想联翩、荡起情感的涟漪之际,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思考——“这种气息,究竟能传递多少代呢?它能生生不息吗?”扣题很准且发人深思。

五、由设想情景入题,作出铺垫

[例5]

缠绵柔软的雨丝,摩挲湖畔的小路,青石板上光着脚丫奔跑的孩子;心都被淋湿,苦苦寻着梦的地址,沉默的三生石,刻着谁的名字;在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阁楼上侧着身子听达达的马蹄声的女子;粘住过客的思念的风以及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的雨……

曾经的江南,曾经的印象。

(2007年浙江卷《消逝的江南》)

阅读以上文字,眼前仿佛掠过一个镜头:江南三月里,杏花春雨中,微风吹拂堤岸的柳丝,绵绵细雨从颤颤的紫藤花间轻轻飘下,沾湿了缓步行走的作者的衣襟,直到她的身影消逝在远方的小巷……这一幅气韵流转的画面,就定格在读者脑海。

【真题热身】

(2007年湖北卷)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凤头指津】

运用对比手法入题。比如:

也许,你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人们赞叹不已;也许,你能说一段动人的法语,让人们如痴如醉,但请不要忘记你的母语——汉语,不要忘了身上流淌着华夏民族的血液,不要断了那维系你我的一丝血脉。

(《母语,那一丝血脉》)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或说一段动人的法语,固然值得肯定,但切不可数典忘祖,丢掉自己的根本——真正“维系你我的一丝血脉”、已在我们生命中绵延千年的母语。作者情感真挚,在对比中一展良好的语言功底。

由生活现象入题。比如: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的口头禅由“天哪”变成了“我的上帝”或“My God”;与此同时,孩子口头的“妈妈”也正在向“妈咪”过渡,平添了几分忸怩作态的感觉,令人头皮发麻。

(《捍卫我们的母语》)

直接摄取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例入文,贴切合理,轻松洒脱,意在警醒世人尊重母语,也尊重自己的人格。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入题云帆目光
借力“筹备”东风,鼓起发展云帆
借力“筹备”东风,鼓起发展云帆
辽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入题”“破题”和“点题”
您的目光 我的成长
辽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入题”“破题”和“点题”
背后的目光
富士智能:科技引领智能化,云帆高挂再启航
乡土文化资源与高中历史学科整合的实施办法
1978-1990,中国大学生文学刊物索引之《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