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亿农
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这个顶点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它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之一,应用比较广泛,下面举例说明.
1. 用于求边长之和(差)
例1如图1,AD是△ABC的中线,若△ABD的周长比△ADC的周长大5,试求AB-AC的值.
<\192.168.2.123 0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08年3月分析.tif>[分析:]根据所给条件我们无法求出边AB、AC的长,由△ABD的周长比△ADC的周长大5,再根据中线的性质,可用整体思想予以解决.
解:因为△ABD的周长为AB+BD+AD,△ADC的周长为AC+DC+AD,所以(AB+BD+AD)-(AC+DC+AD)=5.从而可得AB+BD-AC-DC=5.
又因为AD是△ABC的中线,所以BD=DC.所以AB-AC=5.
2.用于求三角形的面积
例2如图2,AD是△ABC的中线, E是边AC的中点, F是线段AD的中点,G是线段AE的中点. 若△AFG的面积为2,试求△ABC的面积.
<\192.168.2.123 0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08年3月分析.tif>[分析:]由于AD是△ABC的中线,△ABD和△ADC等底同高,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
又因为E是边AC的中点,则DE是△ADC的中线,所以△ADE和△DEC的面积相等.
同样可得△AEF和△DEF的面积相等,△AFG和△FGE的面积相等.
如此便可以找出△ABC与△AFG的面积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求出△ABC的面积.
解:因为G是线段AE的中点,所以FG是△AEF的中线.故△AFG和△FGE的面积相等,S△AEF=2S△AFG= 4.
同理可得S△ADE =2S△AEF=8,S△ADC =2S△ADE=16,S△ABC=2S△ADC=32.
3.用于方案设计
例3某中学校园内有图3和图4所示的两块三角形空地.学校准备将这两块空地绿化,要求把图3所示的空地分成3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把图4所示的空地分成4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现向同学们征集设计方案,请你设计一套方案,并简要说明理由.
<\192.168.2.123 0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08年3月分析.tif>[分析:]这是一道既动手又动脑的实际操作题,方案设计方法不唯一.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进行设计.
解:如图3,分别作中线AD、BE,交于点P.连接PC,得△PAB、△PBC、△PAC.
∵△ABD、△ADC等底同高,△PBD、△PDC等底同高,
∴S△ABD=S△ADC,S△PBD=S△PDC .
∴S△PAB=S△PAC .
∵△BCE、△BEA等底同高,△PCE、△PEA等底同高,
∴S△BCE=S△BEA, S△PCE=S△PEA.
∴S△PBC=S△PAB .
故S△PAB=S△PBC=S△PAC .
如图4,作△ABC的中线AD,取边AB的中点E、边AC的中点F,连接DE、DF,将△ABC分成4个三角形.
因为AD是△ABC的中线,所以 S△ABD =S△ADC .
由于DE、DF分别是△ABD和△ADC的中线,所以 S△ADE=S△DBE,S△ADF =S△CDF .
故S△ADE=S△DBE =S△ADF=S△C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