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族放 牛书成
(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现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起步较早,但难以指导中国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科学发展观借鉴了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同时也实现了对西方理论的突破和超越。
关键词: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借鉴与超越
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发展的迫切需要,寻找能够指导社会实践发展的科学理论,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深深融入全球化浪潮的大环境下显得尤其重要。西方社会发展理论起步较早且较为完善,有其自身发展的进步性,但并不适合中国,由此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深入理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对于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深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1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不适合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无论是刚刚取得民族独立的贫穷国家,还是饱受战争重创的西方工业国家,都面临着恢复战后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发展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不同学科领域的许多学者纷纷聚焦社会发展问题,提出不同的发展理念。
早期提出的以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和劳动力无限供给理论”为代表的经济增长理论,将社会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认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主要尺度是国民生产总值(GNP),GNP的增加就意味着社会进步。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并未带来大多数人生存状况的改善,反而导致贫富差距、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学者们将经济增长与社会不平等现象、大多数人的贫穷联系起来,提出新的发展模式,其典型代表是瑞典哈马舍尔德基金会的“满足基本需求战略”和阿根廷巴里洛克基金会的“巴里洛克模式”。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指出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发展应该为社会提供基本需求,同时避免贫富差距,这克服了以往理论的部分片面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法国著名学者佩鲁出版《新发展观》一书,明确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强调社会发展是全体人民参与并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新发展观在社会发展问题上找回了失落的人,但所探讨的人相当抽象,离开了经济这一现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西方社会发展理论虽然不断改进,但始终带有片面性、机械性的倾向,这是其难以正确指导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实践的首要原因。
其次,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所提出的问题与发展中国家面对的现实,往往不相适合甚至相距甚远,西方发展理论不足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之初面对的实际状况并不一致,与他们在当前遇到的具体问题更难符合,因此我们真正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指望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中寻找出路和答案。比如,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三农”问题、区域差距问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人口和资源环境压力问题等,或者是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没有遇到过的,或者是虽然遇到但性质、规模和程度都是与中国的情况无法比拟的。这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举足轻重的,处理不当,都会严重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只有立足中国发展实践的理论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西方发展理论是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的。
最后,总体上讲,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意识形态出发制定的,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此,西方学者并不否认,正如某些西方学者所说,西方发展学是战后西方当局为着避免第三世界“陷人共产主义”,从而失去投资机会,失去市场和原料来源地的国际政治背景下产生和兴旺起来的,因此发展经济学的家谱读起来就是“出自政治权术的殖民经济学”。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不适合中国,难以指导中国的发展实践,中国需要自己寻找出路,建立自己的发展理论。
2科学发展观: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发展问题也是一样。关于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强调讲具体条件,从实际出发。马克思明确指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中国的发展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最有发言权,自己的问题也只有靠自己来解决。这就客观上提出了一种要求,建立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积极回应。科学发展观,立足现实,总结过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新的发展实践的新特点、新矛盾提出来的,具体地回答了中国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是中国自己的指导社会发展实践的理论。
我们知道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社会发展理论自觉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提出自己的发展理论离不开对西方国家的学习和借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是我们党对待西方文明成果一贯的科学态度。这种科学态度体现在如何对待现代西方发展理论问题上,就是要借鉴其中的合理内容,为我所用。科学发展观借鉴了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优秀成果。
3科学发展观对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借鉴
二战后兴起的以GDP 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性,但并不忽略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正如胡锦涛指出:“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的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发展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重要举措。由此胡锦涛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斯等人提出了增长极限论。认为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角度看待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和谐发展为中心,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增长极限论的思想在科学发展观得到了体现。胡锦涛指出:“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1983年联合国推出了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出版的《新发展观》一书,提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十分重视人的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胡锦涛指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992 年,联合国大会把可持续发展正式确立为各国应遵循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胡锦涛指出: 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科学发展观,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吸收世界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将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结合中国的实际融入科学发展观之中。
4科学发展观对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超越
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涵盖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自然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多重关系,构成了一个新兴的综合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是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中出现过,但都是在某个领域、一定层次上分别使用过。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观提出,概括为科学发展观,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它作为一个国家整个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一大理论创新。
同时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政策,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落到实处,使其能真正意义上指导中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合理的发展理念,但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只有深入体察民情、社情、国情,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融入党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实现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不断促进理论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卫建林.关于发展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哲学研究,1998,(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李族放(1978-),女,汉族,河南唐河人,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