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曦林
自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我们的目光就一直无法从那一片土地离开。特大震情揪紧着亿万心肠,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我们心系灾区,天天盯着电视荧屏,热线联系前线记者,一夜夜辗转难眠,一次次热泪滚落。我们泪眼模糊,数以万计生命顷刻沉埋;我们心灵震撼,亿万人民奋起救灾,众志成城;我们感慨自豪,此次地震信息前所未有之透明,政府和民众齐心协力,使人间大爱、人性光辉得以及时传播。
7.8级地震,曾是民族共同的悲壮记忆——当年唐山的毁灭之灾、无尽之恸——很难因时间推移而磨灭。今日汶川里氏8级地震的破坏性更大、灾情更加惨烈。一瞬间,山摇地动,飞沙走石,楼倾屋覆,数万生灵被掩埋在厚重瓦砾和无边黑暗之中;一时间,家园变色,创痍满目,垣残壁断,草木同悲。
但是此次强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迅速作出救灾批示和决策,中央和地方政府果断行动、积极应对,民众在电视上看到了胡锦涛总书记飞赴现场察看灾情、部署救灾,慰问群众;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出现在四川现场,席不暇暖,足迹遍布重点灾区;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间组织马上实施援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关地震的各种信息也滚动发布,全面而顺畅,尤其来自传统的主流媒体与新兴的网络、手机媒体密切合作,直面灾害真相,及时追踪灾情,以致“小道消息”几无立锥之地。
此次灾害真相得以及时、准确、全面的披露,可谓近几十年之少有。这,恰巧发生在今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之后,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落实信息之公开透明,实践证明,这样的公开,非但没有导致民众恐慌、救援混乱,没有危及公共利益,相反,正因地震信息、灾情报道及时且丰富,不实传言的生存空间受到很大制约,“负面”新闻也有了正面效应,各方援救目标清晰、行动高效,社会人心格外稳定,爱心弥漫。
这次灾区生命大拯救,场面壮丽,人性如炬,因为传播流畅而为亿万民众及时了解和感受。人们看到,共和国总理在灾区现场饱含深情、坚定有力地说:救人是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人民军队果断组织了中国建军史上单日最大规模的空投机降;各地医护人员、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被运往灾区;在“72小时黄金搜救时段”度过后,无数“迷彩服”、“白大褂”依旧在废墟上发出阵阵搜寻声,为与死神赛跑而争分夺秒。因了“阳光下每个生命都值得珍视”、“生命无价,决不放弃”的信念、意志和坚持,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出现了:震后116小时,被埋废墟下5天的德国游客伯格达被解救了;震后127小时,一位61岁女性幸存者被俄罗斯救援人员救出;震后179小时,映秀镇幸存者马元江经救援人员艰苦努力,也逃离了死神……
也因为灾情透明和信息公开,爱国热情、信心力量在巨大震痛中迅速凝聚着。各方自发的民间救助活动呈星火燎原之势,普通百姓、演艺明星、海外同胞、企事业单位纷纷行动了:“影坛大哥”成龙带着10万支水及百万元食品到灾情严重的德阳作探访;毛阿敏、倪萍等公众人物慷慨捐赠。江苏有位企业家,地震当天就带一支民间救援队伍和60台工程机械,从江苏日夜兼程,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四川灾区;无数“的哥”、“的姐”以及不肯留姓名的“自驾一族”自觉地在车身贴上“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醒目标志,日日奔波在通往灾区的道路上,为受灾群众送去自购的矿泉水、饼干、方便面;唐山的地震老兵、抗震志愿者也关山迢迢,千里驰骋,一个名叫宋志永的唐山农民在飞往成都的航班受阻无法运营的情况下,花了4600元打车从郑州直接赶到重灾的北川县,积极加入运送伤员的行列;有个靠乞讨为生的老妇也慷慨捐出了仅有的105元钱……无数感人的场面让人们再一次认识到:自然灾难犹如镍币,并不只有可怕的一面。我们绝不能以陈旧观念、消极态度、闭锁行为对待眼下以及以后可能发生的突发灾难,要看到其还有积极的一面,即灾情真相往往如同集结号,总能凝聚民众,激发斗志、形成力量。
毋庸讳言,年初的百年不遇冰雪灾害、3月发生在拉萨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4月奥运火炬国外传递受到百般阻挠,前不久胶济铁路相撞……,一系列天灾人祸无不在考验着中国,而“5•12”大地震则将严峻考验推向了一个峰巅。也毋庸讳言,中国在顽强奋争、走向强国的路途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这次抗震救灾,万众一心、从容应对,向世界充分显示了一个具有能力、充满自信的责任政府,一个坚强有力、坚定开放的现代中国。当然,救灾远未结束,如何坚持信息公开透明,科学分配、合理使用财政部下拨的救灾资金以及八方善款,尤其有效防止其不被贪污、截留、挪用;如何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如何继续筹措和调运物资,妥善安置灾民;如何举全国之力,部署灾区重建,等等,任务依旧繁重而艰巨。
抗震救灾仍在紧张地继续中,抗震救灾仍处于关键时刻。这些天,亿万人患难与共,同悲同爱同担当,并将继续向世界展示我们国家的进取、社会的进步。大灾的悲痛深重,但其带来的文明推进,注定了将印刻在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灵魂中,印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印刻在人类文明的纪念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