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式民主的吊诡

2008-05-30 10:48李永乐
新民周刊 2008年51期
关键词:泰式泰国人曼谷

李永乐

泰国不断发展中的市民社会和自由民主,在今天却走到这样一种近乎失控的地步,不免让人摇头叹息。

小弟一家四口,上周一刚从泰国旅游回来,比预定日期延误了5天,他们先从曼谷坐大巴,千里迢迢到泰南的合艾,然后转机到马来西亚北部的槟城,再搭乘马航到士乃机场,改乘新加坡旅行社安排的大巴,折腾了好几天才回返家门。

原来他们和滞留泰国的数十万外国人,碰上反前总理他信的“黄衫军”占据曼谷国际机场,导致航班无法正常起降。之前泰国的首相府,已被这些人“占领”了几个月,弄得政府不得不转入地下,偷偷摸摸办公,这在民主国家、况且是和平时期,真是史无前例,让外人傻了眼。

从局外观望泰国,最直接的印象当然是——泰国还真够“自由民主”,瞧这一大批反对派人士,挟持了法律与秩序,把政府办公楼和机场当度假村,在那里安营扎寨、煮饭烧菜,政府束手无策,连警察也无能为力,直到宪法法院判决执政的人民力量党和其两个小联盟党“非法”,因“选举舞弊”而必须解散,这场闹剧才暂时落幕。

摇身变成“为泰党”的原执政党,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他信又在海外通过录像,向成千上万“红衫军”发表演说——可以想象,在王室、军队和代表不同阶级、团体利益的政党,各种势力多头角力、排斥与拉拢之下,大家都诉诸行动表达自由民主,泰国的政治风暴和乱局,至少在相當时间之内,很难看到有望明朗的迹象。

正当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大家都在绞尽脑汁想对策的关键时刻,泰国人还有“好兴致”在忙内斗,而且采取瘫痪国际机场、自废经济命脉的内耗动作,实在让外人感到迷惑和不解。莫非泰国人天生就爱示威游行?泰式民主实在叫人困惑。

泰国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民主制和行政上的一元制,换言之,“民主制”是整个政治制度的基础,但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反政府抗议者占据曼谷主要机场时,抗议者举着“人民民主联盟”的旗号游行,事实上他们采取了不民主的手段,推翻了一个民选的政府。

而且,示威者都有物质报酬,几乎已成众所周知的“秘密”。他们的“工资”每人每天300泰铢,外加餐食、车马费和一件干净的黄色恤衫,“花钱租群众”无疑玷污了言论与抗议自由的民主精神。

人们更看不出示威群众的政治理念、改革目标,以及钟情的领导人是谁。最重要的是,在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基础上,驾驭媒体镜头、声音响亮的城市人,相对默默无声的广大农村人,到底哪些是主流民意,哪些代表最广大群众,哪方真正给民主下了准确的诠释,这些也都值得商榷。

市民社会是泰国近30年来,在政治领域中取得的最大进步之一。1973年的学生示威推翻了当时的军政府,迎来市民社会。到上世纪80年代,非政府组织发展到农村,商业团体又发现通过公私联合委员会来影响政府的新方法,新的主张民主、保护环境、要求人权的组织不断出现,市民力量也不断壮大。

尤其是1997年的宪法对市民社会更是给予最大支持,宪法规定有5万名选民的支持,公众便可提交立法提案和弹劾中央政府官员。然而,不断发展中的市民社会和自由民主,在今天却走到这样一种近乎失控的地步。

另一方面,尽管宪法被认为是国家最高法律,对其进行修改也不是特别困难(有关修改宪法的动议需得到内阁支持,或众议院的20%,或整个国会20%的支持,接下来宪法修改案的通过只需国会的简单多数),但泰国宪法的修改次数却过于频繁。近65年来,截至1997年,泰国已出台了16部宪法,换政府换总理跟换衣服一样迅速,军人干政的阴影不散,看来体制上也有结构上的缺陷。

眼下泰式民主还是一副乱棋,外人自然关心局势的代价与影响,因为这将给区域稳定带来变数。泰国素以开放和兼容闻名,其国际化程度也很高。泰国人性情温和、民风纯朴,素有“微笑之邦”的美誉。然而当今泰国局势演变如此,不免让人摇头叹息。

猜你喜欢
泰式泰国人曼谷
泰国人对数字化生活习以为常
泰国·曼谷
曼谷Kaizen Cofee咖啡馆
曼谷JASPAL旗舰店
泰国人对“路边野餐”情有独钟
泰国人买彩票痴迷车祸数字
泰式伊森火锅
泰式装饰元素在商业餐饮空间中的应用
曼谷Modiz Condo售楼处
“泰”美味,让你的味蕾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