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迅
这些年,香港人在舒适的环境中被“宠”坏了,逆境反倒能培育健康的心灵和体魄。
下午5时,步入香港港铁线黄大仙站。站内站外以半身高的玻璃栏隔开。站内员工将近千份《招职》放入报纸柜里,供站内乘客任意取阅。这是免费派发的求职广告刊物。四五十个老人一溜排开,站在玻璃栏的站外,呼唤着站内走过的地铁乘客,代他们取一份《招职》。“小姐,帮忙取一份,唔该(多谢)。”“先生,多拿一份,好心啦。”当乘客拿了几份走向那些六七十岁的长者,十多只干瘪的老人手臂争先伸来,后排的踮起脚跟,闹哄哄抢夺一份《招职》。
他们当然不是要阅读《招职》,而是將厚厚的一本《招职》当废纸卖了换钱。老人苦候1小时,拿到20份《招职》,作废纸可卖得3港元。据地铁站员工说,一次这些长者为抢夺一份《招职》,你推我撞,一位老人还摔倒骨折。这是“魅力之城”的都市悲情一角。说来不信,在金融海啸“重感冒”中,最快“打喷嚏”的,竟然是废物回收业。在10月初短短10天,废铁回收价从每公斤2.2港元狂跌到0.2港元,废纸回收价相对“温和”,由每公斤1.5港元跌至0.5港元。
当下的香港,每天都能看到、听到金融海啸冲击下的负面新闻。10月27日恒指挫1603点,跌幅12.7%,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最大跌市,一天被冲走1万亿港元,一片惶恐,人心虚怯;服饰、电器等行业的公司结业潮一浪接一浪,进军香港才两年的美国著名冬甩专门店,财困清盘,宣布结束7间分店;红磡金囍阁酒家常务董事总经理、被誉为业界奇葩的“餐饮大阿哥”梁万刚跳楼毙命,他在业界打滚了30年,金融海啸袭来,身处餐饮业困境,又在股票投资上损失1000万港元,一朝梦碎,欲哭无泪,终于从8楼一跃而下;深水埗露宿者救济会,两个月来收到求助个案激增一倍,供露宿者入住的床位已被占满,第一波是打工失业的露宿者,如今业主和老板沦落街头的第二波已经涌来;每日黄昏,50多岁的黎先生,带着几件衣服,来到露宿者救济会位于十字路口的5层高大厦,金融海啸淹没了他在内地的成衣批发生意,10年前亚洲金融风暴时曾入住这里,如今他旧地重临……
这场金融危机,西方报纸都是用“globecrisis”(全球危机)称之,香港的中文传媒,想象力非凡,几乎不约而同用了“金融海啸”形容它。
11年前,香港人遇到的是金融风暴,这一次香港人都称金融海啸,海啸比风暴升了一级,相当贴切。风暴不及海啸,次贷才是风暴,由它卷起,再延伸的灾难,金融大海啸才是高潮,由美国到欧洲,杀到亚洲,无坚不摧。
人是脆弱的。看着身家大缩水,有人郁郁寡欢,有人抱头痛哭。金融海啸不仅吞噬财产,更消磨生命,焦虑症多了。
9月,香港公立医院精神科的求诊数字较去年同期上升13%,多了6467人。全港七大医院联网,紧急设分流诊所应变。记得11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而后的非典疫潮,香港人蓦然回首,都说没有了身外之物,重新思索生命的意义,多与家人相聚,少追逐金钱。然而,半年一过,什么真境界假境界自以为有境界的境界,又都抛却脑后,就像每次追悼会离开追悼现场时,一再吟哦“人生如朝露”,感叹说什么都是身外物,还是身体最重要,翌日一觉醒来却又一切照旧。
10月25日,香港举行了一场慈善跑楼梯大赛。开跑发令枪声一响,70岁的倪云青飞快冲出,几分钟便跑到15楼,中途后劲不继,但最终仍以30分钟跑完全程,抵达湾仔中环广场75层。倪云青是上海人,已退休6年,每天坚持最少跑步1小时。赛后,他勉励正受金融海啸冲击的香港人:“我知道,很多人正为金融海啸愁云惨雾。其实金钱是次要的,因为可以再赚回来,健康才是人生中的第一位。”
这些年,香港人在舒适的环境中被“宠”坏了,逆境反倒能培育健康的心灵和体魄。逆境也是一种积蓄,一种给人的生命意志补充养分的积蓄。一无所有使人一无所惧。无常才是人生常态,若有亏蚀,后悔与否都无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就何必多想呢。不如想想如何使自己活得更健康更快乐,保持心境平和,静看风云变幻。其实,人类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超越死亡的东西潜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