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勇
【摘要】文言文考查部分对考生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要求在逐步降低,与此同时,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则越来越高。今年及今后的翻译题考查试题难度也应趋向于稳中有升,要突破这些障碍,就要明确一个概念,注意两种情况,把握三个标准。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一个概念;两种情况;三个标准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和考点设置的发展变化来看,文言文考查部分对考生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要求在逐步降低,与此同时,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则越来越高。翻译题命题思路和题型的变化,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因此,笔者认为今年及今后的翻译题考查应当仍是采取主观题的形式,试题难度也应趋向于稳中有升。考好翻译题的关键是要抓准翻译题中的得分点。有专家撰文将得分点概括为三类:一是关键实词,二是词类活用,三是特殊句式。但怎样突破这些障碍呢?笔者认为,要明确一个概念,注意两种情况,把握三个标准。
一、明确一个概念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根据近几年考题的趋势我们不难发现,文言文翻译的考试重点应当放在直译这一环节。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与原文一致。例如“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此句要落实“固”“止”“公”“视”“孰与”等词语的意思,然后直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厉害?”至于意译,一般来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来意思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比如“下车”“视事”“乞骸骨”这些词不好照字面直译为“下车子”“看事情”“乞求骨骼”之类,因为表达不出原意,甚至无法理解,所以只能按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找一个相应说法来译。
二、注意两种情况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结构和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区别,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文言文中常见的省略句
文言文省略的现象比现代汉语多,省略的目的是使语言更简洁凝练,所以,省略句的翻译要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有的省略成分不必补出来。如《左传》中的“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越于车下”“毙于车中”的主语都承前省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补出来。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省略句:
①主语省略
主语的省略比较复杂,特别是遇到主语不断变化的句子,就更应该慎重。例如:
A: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冯谖客孟尝君》)句中“曰”的主语是“冯谖所托的人”,若理解为“冯谖”就错了。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永州的野外,生产一种奇异的蛇,这种蛇的身子是黑色的底子上带有白色的花纹,它一碰到草木,草木就被毒死。第一、三句承第一句的宾语省略了主语“蛇”,第四句承第三句的宾语,省略了主语“草木”。
②谓语省略
谓语是句子的关键成分,翻译时不能省略。例如: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一次击鼓,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完全耗尽了。“鼓”是名词作动词,击鼓。
B:今肃可以迎曹耳,如将军不可()也。(《赤壁之战》)——现在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像将军你却不可以投降曹操呀。
③宾语省略
为了使语句的意思更明确,省略的宾语在翻译时一般译出。例如:
A: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鸿门宴》)——樊哙侧转他手里拿的盾牌,用它来撞卫士,卫士被撞倒在地。
B:曹操方连船舰,首尾相连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曹军把船舰并连在一起,船头和船尾相连接,可用火烧,使他们逃跑。
④兼语省略
召孟明、西乞、白乞,使()出师于东门之外。(《崤之战》)——秦穆公召见孟明、西乞、白乞,叫他们从东门外出兵。
⑤介词省略
省略介词的句子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补出来。例如: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省略了介词“于”)
B: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一匹死马尚用五百金买它,何况活马呢?(省略了介词“以”)
2.文言文中的变式句
所谓变式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文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翻译时要辨明是哪种情况,再准确的翻译。常见的变式句有以下几种:
①主谓倒置。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你不聪明,太过分了。
②宾语前置。
例如:
A:大王来何操?——大王拿什么来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提前)
B: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将何以报子。——我将要重用有修养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我将拿什么来报答你。(有“之”标志的宾语前置)
③定语后置。
例如: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带领能挑担子的三个人。(“荷担者”作子孙的定语)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大臣和百姓,受上等的奖赏。(“能面刺寡人之过”作“群臣吏民”的定语)
④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做状语,古代汉语里则置后做补语。例如:
A: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在我前面出生的,他们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所以)我跟从他们并以他们为老师。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从蓝草中取出,但比蓝草更青。
⑤有些特殊的句子,译时需要扩充或凝缩。例如:
A: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这类句子言简意丰,如不多用些笔墨,难于把意思表达清楚。可扩充文字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B: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类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可浓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三、把握三个标准。
严格以“信、达、雅”三点作为恒定的标准,在文言文翻译中不妨借用过来。
1.信
“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
A:夫食为民天,民非食而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为”“不生”“不粒”这些词不仅要字字准确落实,而且还要注意“粒”应该作动词解,为吃饭、吃粮食之意。)
B: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在几个郡待过,遇见会引发贪欲的事,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心性,妻子儿女挨饥受冻,如同极贫穷的人。(其中“妻子”是古今异义词,联系语境应译为“妻子和儿女”)
2.达
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没有语病。上面所讲的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和变式句更应符合这一标准。
A:累有相示,别领收贮,然未一披。——(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我)没有读过(这些文章)。
B: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3.雅
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美。
文言文的翻译,除了上述所讲的内容之外,在翻译时还特别注意那些实词的活用、一词多义以及词的比喻义、引申义、借代义等。遇到这些情况,要紧密结合语境,深入揣摩前后关系而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的翻译,行之有效的突破这道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