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三境界

2008-05-27 08:23王惠琴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4期
关键词:境界语文教学

王惠琴

【摘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这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境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语文教学的第二境界;语文与人文的统一,这是语文教学的第三境界,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语文教师更应关注人的和谐发展,关注未来人才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语文;教学;境界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20年,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分析林林总总的语文教学现象,深感语文教学存在三种境界:

一、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这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境界,也是低层次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即把知识看得重,对学生的能力和整体素质考虑得少;把分数看得重,对实际才干重视得少;对学生眼前关注得多,对将来的发展及未来人才的素质要求考虑得少。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情况是,教师过分注重语文的工具性,片面夸大训练功能,在个别词句上下功夫,将文章肢解成一个个零部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讲并不是不要训练,必要的训练是不可少的,但不是机械地训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常用也是长效训练方法,因为句篇构成了一定的语言环境,这一语言环境就营造了某种氛围,蕴含了某种思想,表达了某种情感。如果不从篇着眼,不从文章本身着手,一篇好端端的文章也就被搞得支离破碎,七零八落了。如此下去,蕴含在文章中的闪光思想不见了,启迪人的智慧不见了,感染人、凝聚人的情感不见了,语文课单调、枯燥也就可想而知了。我曾承担过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任务,通读了新编小学语文一至十二册教材,我深感教材选文真是太美了。初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力度也非常大,越来越注重其文学性、人文性、审美性。只有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全面把握,才能满腔热情地将灵动的、丰富的母语教得丰富多彩。树木要培植,但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森林,通过佳作美文的阅读,体悟其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

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语文教学的第二境界,较第一境界实现了质的飞跃,但还不是最高境界。语文教学有时很尴尬,学生中有一种普遍认识:老师教的不考,考的都是老师没教的。教考分离现象确实存在,但是倘若语文教学一旦考的内容都是教的内容,语文教学就会陷入一种死板僵化的境地,也就真正失去了语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分析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语文教育的考查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表达及鉴赏能力,联想、想象及创新能力等。语文教育应该在熏陶中渗透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分析高一年级期末语文试卷中关于《红房子》(选自《语文读本》第一册)一文的阅读理解题,乍一看难度很大,学生也感觉无从下手。分析讲解时引导学生感知,《红房子》一文与《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手法上有相似之处,通过对“我的空中楼阁”含义的回顾及“我与地坛”关系的回顾,学生顿悟了。于是,16题中对“家乡”一词含义的理解,17题中对作者矛盾心理的分析便迎刃而解了。18题是要求分析“我又一次奏起往昔经常弹奏的旋律”所表达的意思及这样写的好处。针对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感知“红房子”“旋律”“家乡”之间的关系,明明是看到红房子勾起了对家的回忆思念,作者却偏说“我又一次奏起往昔经常弹奏的旋律”,修辞上用了什么手法?学生顿悟,原来作者巧妙地用了通感修辞,而通感修辞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有着精妙的体现,有着独特的表达效果。

“数学教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这种说法是很形象的。语文学科犹如万花筒,包罗万象,但知识的内在联系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引导学生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要善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归纳总结中形成知识链,夯实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例如,景物描写在一般记叙性文章、散文、小说中往往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研读《祝福》《药》《荷花淀》《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课文,引导学生作出如下总结:①景物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作用。②景物描写有暗示社会环境,揭示主题的作用。③景物描写有概括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一方面是说教师要教给学生规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善学、乐学;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于漪老师认为:“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生命,对一个孩子来说,他不可能有很多的直接经验,大量的是间接的经验,而阅读就是积累,是储藏,是汲取前人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精华,然后化为自己的营养。”大量阅读是培养和积淀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正所谓“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

三、语文与人文的统一

这是语文教学的第三境界,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表现出自然环境之美、人文景观之美、社会生活之美、人物形象之美。语文学科就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地体验教材中孕育着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心灵共振,从而提高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应该是能力型的人文学科,能力与人文是密切结合、辨证统一的。至于人文,也就是对人的教化,包括真的探索、美的追求、善的向往,以达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为人性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开拓无限可能性。如果说能力性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是桨,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是舵。只有桨、舵配合默契,才能使这艘搁浅太久的巨轮驶向辽阔的海洋。语文教材越改越好,好在其人文性越来越强,好在其审美价值越来越高。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爱语文,爱真善美。要实现“以真理育人,以真诚育人,以真人育人”,使学生理解并坚信教师所讲的东西。只有教师自己真“信”了,真“化”了,才能让学生“信”和“化”。屈原、李白、杜甫、陆游、辛弃疾、鲁迅等等,当我们怀着景仰之情,引领学生走向这些文化巨人,解读他们心声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变得庄重了,肃穆了。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正是“感动”这种情感互动交流,引领学生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悲作者之所悲,喜作者之所喜。换句话说,也就是达到师生同爱共恨,同悲共喜的效果。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学习趣味的选择”。教师所培养的是有人格、有自尊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他们不但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而且需要高度的人格自觉。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言语实践亲历和语感亲历的积淀,让学生在独立自由的写作中表达个性化的思考、感悟,在广泛的阅读中体会语言的奥妙。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语文教师更应关注人的和谐发展,关注建设者的素质要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我们培养“四有”新人,培养“五爱”公民,教在今天,想到明天,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育永远紧随时代的步伐。

猜你喜欢
境界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最高境界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