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华
摘要:由于光照、温湿度、土壤理化结构及栽培措施等不良因子的影响,大棚蔬菜生理性病害时常发生,据峰城区菜区调查,一般年份病田卑为50%,重刚70%以上;病株率为10%~30%,高者可达50%以上,果莱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进行了观察研究及分析,探讨制定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大棚蔬菜生理性病害综合防治
1、生理性病害主要症状
1.1草莓青硬果受害后草莓果形不一,僵硬不膨大,初期果皮呈青绿色,逐步变为黑褐色,并拌有密集型黑色霉斑点,果实坚硬,形成木质化,个别果实勉强膨大后,形成裂果,病株叶片卷缩、上举,严重感病株,不再出现心得花絮和花蕾。
1.2番茄畸形果感病后叶色变浅,呈卷曲状,果实畸形。多数果实椭圆,且多纵沟,多果集中长在一起。横剖果实,心室数异常多,排列不整齐。畸形果从花穗形成期,就表现为萼花、花辦数量较多,子房形状不整齐等症状。另外,番茄裂果、空洞果等均系生理性病害所致。
1.3辣椒病果初期感病的花蕾,花辦由白变褐,形成果实后,出现黑色稍凹陷的斑点,呈腐烂状。此外生理性病害还会造成辣椒的日灼病,畸形果等。
1.4茄子僵粟、畸形果茄子果实形状不一,僵硬不长,出现扁茄、毛茄、双子茄、乌皮茄、萼裂茄、花色茄等等。果实不膨大,顶部凹陷,或形成坚硬小果,基本无种子,胚珠极小。
2、综合防治
2.1合理的温湿度管理通常大棚蔬菜一天的温度变化较大,中午光照条件下,若通风不良,易发生高湿生理性病害,夜间保温措施不佳,又有发生低温生理性病害的危险。同时,棚内的相对湿度随着温度升高而提高。早晚温度变化剧烈时,空气湿度呈过饱和状态,加上土壤排水不良、CO2,浓度高,达到作物忍耐的极限时,一旦持续时间较长,各种生理性病害都可引发。据观察分析,当棚内温度在35℃以上,连续3d,每天持续2h,易发生高温生理性病害,这种温度对茎叶生长没有影响,但对生殖生长,特别是雌雄减数分裂、蕾期和开花期造成危害,雌雄分化不正常,不能受精或受精不良,导致落蕾,落果,或形成坚硬小果,湿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越严重。若达到45℃以上时,短时间内花蕾发生日烧现象,叶片焦枯。当棚内温度降到5℃时,蔬菜受冻害,若温度在5—10℃时,虽植株不致死亡,但发育延迟,出现小老苗空心果及发育不全的畸形果等,因此,合理的控制棚内温度至关重要,一般应掌握在最高温度为32℃,最低温度保持在15℃以上,相对湿度60%—70%。在实际生产中,中午温度高时应及时通风换气,保持勤换气,特别棚体结构要适合通风换气的需要,不仅要建棚墙通风口,还要建立棚顶通口,即开天窗。以便短时间内,快速换气通风,降温和减少CO2的浓度。低温时,应加厚棚体保温层,备用设置地热线等。同时,还应科学用水,防止湿度过高,通常采用地膜覆盖下的滴灌,效果较好。
2.2合理的光照管理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菜农要求光照强度较高,但并非越高越好,通常在冬季大棚果菜遇到弱光,雾光的情况较多,特别是连续性雨雾天气,不仅使蔬菜生长减缓,光和产量低,而且伴随引发多种生理性病害。如番茄空洞果、黄瓜化果,弯果等。解决弱光照的办法,有条件的可装聚光灯,或棚内高低杆间作,适当稀植等,都可有效地解决弱光的影响,同时日初时应立即打开覆盖物,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光照过强时,一般采用黑色寒冷纱,竹帘及遮阳网来遮光,以减少光强度,防止发生叶烧及生理性病害。
2.3合理的肥、水及土壤管理棚内土壤与一般露地土壤不同。由于棚内生产的常年化、固定化,致使土壤无雨淋溶,养分流失少,加之施肥多,形成过量的盐分积累。易发生营养元素拮抗现象,致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形成缺素症。因此,要深翻土壤,重施农家肥,不施或少施无机氮肥,避免过量的氮肥而产生盐渍危害。同时要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补施微量元素,在夏季大棚地闲置期,进行大水漫灌,以降低盐分浓度,在果菜生长期,要根据天气情况,果菜生长发育状态、棚内温度进行合理的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