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文选
摘要高寒二阴区是小麦条锈病常发区和重发区,也是小麦条锈病越夏菌源地之一。经过多年调查初步明确了高寒二阴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同时总结了发病原因。
关键词高寒二阴区;小麦条锈病;发生与防治
中图分类号S 435.121.42
高寒二阴区是指海拔1 800~2 600 m,年均温度6℃以下,年降雨量550 mm以上的地区;在甘肃省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南部的甘南、临夏、定西、陇南、天水、兰州、平凉7个州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总土地面积1 067 km2,有耕地24万hm2;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高山峡谷、丘陵盆地和河坝洼地并存。在下部海拔1 800~2 000 m处分布着有限的河谷川地,中部海拔2 000~2 450 m大多是浅山区,上部海拔2 450 m以上为高海拔山地。区域内年降雨量>550 mm,年均气温<6℃,无霜期110~135 d,≥0℃的积温2 000~3 000℃,≥10℃的有效积温1 300~2 200℃,年湿润度>l,属一年一熟农作物种植区;相应的下部为冬春小麦混播区,中部为春小麦种植区,上部为农牧交错地带。历年早春发病的冬小麦为夏秋高山晚熟春小麦发病提供了大量初侵染源,加之该区内低海拔区小麦与中高海拔区小麦播期相差15~25 d,收获期相差20~45 d,小麦周年生长,为小麦条锈病辗转侵染和周年发病提供了大量的寄主作物,造成小麦条锈病常年发生,在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暴发流行,造成严重危害。如1996、2002、2005年气候适宜,感病品种大量存在,另外宣传动员和防治工作滞后,造成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病田率高达80%以上,病叶率25%-35%-65%,严重度达15%-45%-85%,导致小麦结实粒数减少,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5~8 g,一般666.7 m2减产40~100 kg,减产率15%~36%,严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1高寒二阴区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与流行特点
1.1发生规律
在高寒二阴区小麦条锈病病菌不能越冬,但能正常越夏。初见病叶是在5月上旬海拔约1 900 m的河谷川道区返青后的冬小麦田,相隔7~12 d出现发病中心株,5月中旬在海拔约2 000 m拔节后的冬小麦田内普遍发病,病叶率达5%-15%,严重度达2.5%-8%-25%;5月中旬后在拔节孕穗冬小麦上大面积发生,在海拔2 100 m以下分蘖末期的春小麦田内初见锈病病叶,相隔10 d左右出现发病中心株,5月下旬后病菌向海拔2 200 m以上的春小麦田传播,6月上旬至7月下旬条锈病在海拔2 300 m以上拔节孕穗的晚熟春小麦上流行,此时一般在低海拔1 800~2 000 m冬春小麦混播区病叶率达35%-45%,严重度达15%-30%-55%,在海拔2 000~2 300 m的中部区病叶率达25%-35%,严重度12%-25%-45%,在海拔2 300 m以上海拔区病叶率15%-25%,严重度8%-15%-35%,小麦条锈病一直危害到7月中下旬春小麦扬花灌浆后,8~9月转入到次生小麦、禾本科杂草和自生麦苗危害,10月传到二阴区低海拔冬小麦田危害,11月中下旬传到二阴区以外的温暖湿润区越冬。
1.2流行特点
高寒二阴区小麦条锈病初侵染源主要来自海拔1 800 m以下温暖湿润区的冬小麦田夏孢子,5月上中旬返青至分蘖末期冬小麦底部叶片首先受夏孢子侵染出现病斑,田间湿度小时病斑上为土黄色锈状物,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为鲜黄色锈状物。进入5月中旬随降雨增多,气温回升到10℃以上,病斑在叶面不断扩大或在叶面小病斑两边又产生成行、成虚线排列的新的鲜黄色夏孢子堆,同时田间迅速出现发病中心株;5月中下旬冬小麦抽穗,春小麦拔节至孕穗的10~15 d是病菌加快侵染危害期,冬小麦田病菌和春小麦田中心病株上的病菌在风力作用下向周围大田迅速扩散,6月初小麦倒3叶和倒2叶大量发病,7 d后全田普遍发病,6月下旬至7月份气温在15~20℃、湿度85%~95%或遇2~3 d连阴雨,夏孢子在冬小麦和晚熟春小麦上大量繁殖,夏孢子在倒2叶、倒3叶和旗叶叶面不断堆积扩展,一般造成减产15%~25%,发病重者被害叶片翻卷,大量水分散失,小麦提前15~20 d青枯死亡,减产40%以上。种植过密、生长过旺小麦发病重,反之轻;另外,5月中旬至6月中旬多降雨,多露和多连阴雨天的气候有利病害的暴发和流行。
2高寒二阴区小麦条锈病发生与流行原因
2.1适宜的温度和春夏多雨。为条锈病暴发流行创造了条件
小麦条锈病是低温性病害,喜凉怕热,气温2℃以上越冬潜育的菌丝复苏,气温在7~10℃时,有水膜或100%的湿度时易发生,气温在9~13℃时最易侵染,气温在16℃左右时最易流行。高寒二阴区气候冷凉湿润,4月下旬气温在8℃左右,5月上中旬气温在1l℃左右,6月初气温回升到14℃左右,7~8月气温在16~20℃,9月份气温在12℃左右,10月份气温在6.4℃左右,11月份气温在~0.1℃左右。4月份相对湿度58%,5月份相对湿度64%,6月份相对湿度68%。近年5月降雨>50 mm,6月降雨>100 mm,从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雨日在10~13 d,阴天在10 d左右,常出现一日降雨一日阴,然后晴2~3日接着又降雨的天气,适宜的温度加多雨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的侵染和传播,另外,7、8、9月份又进入雨季,影响大田防治工作,导致病害易暴发流行。
2.2冬小麦面积扩大,并不断向高海拔地段扩展,为条锈病发生流行提供了大量初侵染源
高寒二阴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冬小麦种植仅限于海拔1 900 m左右的河谷川道区,小麦周年生长的区域有限。近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种植冬小麦单产较春小麦666.7 m2多产50~100kg,同时,种植冬小麦后提前安排了土地,有利于青壮年外出打工。因此,近年冬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由占小麦面积5%左右增加到现在33%~60%,种植海拔由1 900 m左右,扩展到海拔2 300 m。小麦周年生长时间长,大面积种植的冬小麦就成为高寒二阴区小麦条锈病大量的菌源地,为中、高海拔小麦田锈病的提早发生和流行提供了大量菌源。
2.3缺乏抗锈品种。条锈病又出现新的生理小种
高寒二阴区近年主抓高效优势作物马铃薯、中药材和油菜、蚕豆生产,忽视了小麦生产,小麦品种引进和更新慢,现在种的小麦品种80%为群众相互串换且多年种植的品种,经过长期的种植,品种抗病性丧失,加之小麦条锈病已出现条中31、32号新的生理小种,小麦一旦感病就发病快损失严重。如2002年、2005年分蘖的春小麦在5月中下旬感病后,在7~10 d内暴发流行,瘠薄地和长势弱的小麦很快变黄而绝收。
2.4栽培密度过大,氮肥投入过多,田间通风透光不良
高寒二阴区由于湿度大易形成草害,农民有密植抑制草害的耕作习惯,大多冬小麦666.7m2保苗在60~70万株,春小麦666.7m2保苗在45~52万株,种植密度大,同时种植小麦前茬为较肥沃的中药材、马铃薯、蚕豆等茬口,但施肥习惯上却施用氮肥多,磷钾肥少,666.7 m2施纯氮3.5 kg,P2O51.2kg,造成氮肥过量小麦茎叶徒长,田间遮蔽通风透光不良,同时造成田间温湿度增大,有利于条锈病流行和严重发生。
2.5预测预报和宣传推广功能弱,防控工作滞后
高寒二阴区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病虫害测报设备陈旧,通讯工具缺乏,直接影响到病虫测报的及时、准确性和防控信息的及时传播;同时由于当前乡镇技术宣传和推广力量不够,加之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掌握的植保技术少,农药知识更缺乏,当锈病病叶率达10%以上、田间见到大量病叶后,才盲目选用农药防治,贻误防治关键期,造成病害流行;另外还存在着优质农药械价位较高,部分农户和困难户购买不起,影响防治工作全面展开,造成病害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