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静 余道春
一、 财税差别增加财务管理难度
新会计准则和新所得税法的实施,有利于外贸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竞争和国际投标等业务的开展,但同时两者在损益确认上存在差别。这一差别加大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和税收筹划的难度。
新会计准则将权责发生制提到了会计基础的高度,对损益确认条件有所调整,往往要提前确认收入、租金、利息等;而所得税法遵循的是纳税必要资金原则,强调在交易能够提供现金的时候确认纳税收入。例如,新会计准则将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实现销售收入的确认由原来的分期确认变为发货后一次确认,外贸企业大多主要从事销售环节的业务,分期收款是一种普遍的销售模式。这一变化将使外贸企业销售收入确认时点提前,而税法则规定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要在实际收到货款时确认纳税。这一变化增加了外贸企业安排合同执行时点的难度,使其既要考虑当期损益规模又要考虑纳税负担:当期损益规模会影响信用评估机构对外贸企业资信的评定从而影响对外筹资和竞标;而纳税则与每期企业的实际现金流相关,在没有收益的年份有可能因要支付大额税款而产生筹资需求。再比如,广告费,会计准则要求全部列入损益,而税法中按比例扣除,超比例部分可在以后年度扣除,这就造成了两个标准下的时间性差异。同一事项两种经济后果,其影响在时间上还有延续性。对于经济事项繁多,贸易方式灵活的外贸企业而言,就需要财务人员在进行税务筹划或考虑损益预算时缜密思考,全面衡量,避免顾此失彼。
针对这一变化,笔者认为,首先,财务人员要熟悉新税法和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了解哪些是永久性差异、哪些是时间性差异;其次,要养成事先评估经济事项对损益和税负两方面影响的习惯,从两个角度全面思考,以保证分析的深度和决策建议的可靠;最后,《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将财税的时间性差异进行了会计核算上的规定,给时间性差异提供了确认的平台,因此,要全面了解企业发生的时间性差异项目,认真核算递延税款。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要认真分析以前年度递延税款在当期的变化,避免遗漏时间性税收差异对当期税负的影响。
二、 利润空间不断降低,成本费用管理压力增大
汇率、利率和退税率的调整导致外贸企业收入缩水,成本费用提高,利润空间不断降低。由于我国外贸企业出口的产品在国外市场上基本是低端产品,通过提高销售价格转嫁成本的可能性比较小;靠调整进出口结构和产品结构规避风险在短期内无法到位;而国内物价的上涨使通过压低国内进价将汇率风险转嫁给供应商的可能性也很小;甚至因为利率的提高、国内原材料涨价,外贸企业的进货价格在不断升高。如此种种,外贸企业内部的成本费用管理压力大大增加。压缩费用已经成了外贸企业在短期内抵抗利润下降的有效途径。
外贸企业成本是商品进价,管理空间小,管理的主要对象是费用,而费用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营结构的分布状况,所以理性对待费用管理首先就要结合企业战略规划,与经营结构的变化衔接。从长远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待核心业务财务人员应从规范管理的角度引导业务人员规避政策风险,如引入汇率利率变动强化合同效益测算;通过以合同为单位的核算,加强合同执行风险责任管理等,目的是促使业务人员努力拓展核心业务在新环境中的利润空间;非核心业务需要收缩或调整,对此相应占用的财务资源应有所减少。可见,新形势下的费用管理并不是一味的“紧缩”,而是要进行结构调整:核心业务需要资源维护,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资源支持,而非战略业务则要资源紧缩。了解这些,费用管理的方向自然也就明确了。
笔者认为,费用管理应在保证费用使用效率的前提下,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及时调整,而不能盲目削减,以免伤及企业发展的动力,得不偿失。
三、 贸易结算方式创新和融资压力增大
汇率上升、退税率下降使外贸企业的出口环境恶化,如果风险不能通过其他方式转嫁出去,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会下降。此时,外贸企业要继续保有核心业务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就需要一方面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在贸易结算方式和规避汇率风险上下功夫;非核心业务因国家政策不再鼓励出口,必定随着价格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的丧失而逐步收缩,外贸企业就要进行业务调整转型,筹集资金培养新的业务增长点。但人民币升值恶化了外币资产比重较大的外贸企业的财务结构,同时外汇收入结汇后缩水,这样,资金缺口扩大而信用状况下降的趋势。所以,如何避免出口贸易结算的汇率损失,加速资金周转,拓展融资信用空间必然成为新形势下摆在外贸企业面前的财务难题。
笔者认为,应对以上问题应从以下3方面着手:重视对金融工具的使用;加强对流动资产的管理,提高周转率减少资金占用,优化资产结构;进行资源评估,调整资金使用结构,开拓渠道融资。
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沟通,利用现有金融产品规避汇率风险:一方面应对将来收入的外汇进行完全避险,如进行中远期结售汇、掉期业务或贸易融资实现提前收汇等方式,将汇率风险转嫁给银行;另一方面对已有的外汇根据需求进行兑换或增值投资。这需要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探索,银行有很多产品可用作金融工具,并不熟悉企业的贸易模式和流程,如果两者可以互相融合,加强合作,将金融工具与业务充分结合,也可以帮助外贸企业找出更多新的避险手段。
此外,外贸企业还应着重进行资本结构的优化,调整外币资产负债结构,减少外币资产比重,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以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流动资产比重大是外贸企业的一个特点,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一直是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借鉴国际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将应收款项的管理前移到业务营销环节,通过流程、监督等渠道,加强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的合作非常必要。
四、 财务人员学习压力增大
新形势下,财务人员不但要学习新制度法规,还要更多地了解外贸业务、市场情况和战略管理等内容。今后,财务人员的工作会不断前移,往往要在经济业务还在酝酿时期,就能够结合市场、产业、企业战略、政策环境、资源状况等各方面情况给出合理建议,规避财务风险。因此,加强外贸企业财务人员队伍建设非常必要,要从财会、金融、贸易、管理等各方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外贸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财务人员也要充当知识的传播者,将相关财务知识传输给业务人员,以提高业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警觉性,促进财务与业务的合作。
责编: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