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2007年1月在一本有相当影响的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妈妈》的文章。文中讲述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沾憨带哑的女人,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靠要饭、捡垃圾,把一个捡来的身世不明的孩子培育成才的感人故事。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钢院附中)校长王达读完以后感触颇深。思索之余,他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们学校近年来还没有培养出文中那样优秀的人才,问题在哪里?有的人会说主要是学生天生的条件不行。不可否认,先天条件是人成才的基础之一,然而每一个人都有获取理想人生的可能,而成长与否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后天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感染与熏陶。具体到学校的工作而言,就体现在:我们所有学生的先天条件是否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我们的学生是否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们是否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我们是否像文中的‘妈妈那样支持了每个学生成才的志趣?我们对学生是否怀有文中‘妈妈那样朴素、深沉的爱?
“有同志告诉我这样一句话:‘日照大地都有停歇的时刻,黄河、长江之水亦曾改道,唯有母亲对子女的爱与付出,永远永远,不曾停息或更改。我想,如果我们的老师对自己的学生都能像母亲对子女那样爱与付出,像母亲对子女那样关注与耐心,我们就能使所有的孩子都像文中主人公那样执著、努力和奋斗不息,都能够成才。我相信这位‘妈妈和孩子能做到的,我们这些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们和有良好生活环境的孩子们,也肯定有能力做得更好!
“人的一生短暂而艰辛,能为祖国的下一代的成长贡献出自己生命的光和热,该是何等的幸福?努力吧,人民教师!”
王达作为一校之长虽然每天的工作都很繁忙,但他还是一直保持着自己阅读并坚持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这些随笔的意义,也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文字记录,而是饱含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行为的反思与实践。
在不久后的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王达把《妈妈》这篇文章连同自己写的读书笔记一同复印下来,发到了每个人手中。
这件事在全校教职员工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师德”、“师爱”、“教育方法”的讨论热潮,从而也促使每个人去反思“什么是今天的教育”、“什么是今天的好老师”。
其实,这样的情景在钢院附中并不少见。王达校长喜欢阅读书报杂志,喜欢浏览、搜集大量鲜活的信息,喜欢在全体教师会上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思考,更喜欢让每位教职员工都去思考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听从领导“发号施令”。学校还专门制定了读书制度,鼓励教师以饱满的激情畅游书海,感受语言文字和思想的无穷魅力……日久天长,形成了附中崇尚理论和交流讨论的良好氛围。
或许,这种远离浮躁的思考与伴之而来的老师们教育智慧的不断提升,正是钢院附中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吧!
俗话说:“大凡龙腾虎跃之地,必是龙争虎斗之所。”钢院附中所在的海淀区可谓北京人文气息最为浓厚、教育改革实验先行的首善之区。这里高校林立,名校汇聚,各校之间你追我赶,竞相争先。如何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如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创办出学校特色……基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钢院附中制定了将学校建设成“四园”的办学思路,即“探索成才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美丽如画的花园”,以此来打造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师生共同学习和发展的最佳空间。
探索成才的学园
新学期就要开始了。新一届高一学生即将跨入钢院附中的校门。
学校在《致新生家长的—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8月23日~29日是我校的‘选课指导教育周,在这段时间,高一年级学生即将面临他们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选课。这次选课,学校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个性化成长的空间和自主选择的平台,是孩子们自己规划生涯的开始,也是孩子们真正承担选择责任的开始……袖手旁观或越俎代庖都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我们需要做的是协助孩子作出决定,因为作出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应该是孩子自己,他应该学会经营自己的人生,这也是学校自主教育与责任教育的一部分。”
较之往届,这届的新高一有些“特殊”!
因为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自200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起,北京市普通高中全部进入新课程。
新课程走進学校,走进师生的生活,也以全新的理念、创新的思想,挑战着学校、教师和学生。“走班制、学分制、弹性选课制、模块教学……”,这一切,都意味着原有的高中教学要实现变革。
这是场硬战,钢院附中严阵以待,作好了各项准备。
就说选课吧,在“选课指导教育周”,学校制作了丰富实用的《选课指导手册》发放给每个孩子,同时发到他们手里的还有《钢院附中高中三年新课程开设方案》、《钢院附中高一年级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校历》、《高一学生选课指导要求》等。学校通过教导处、年级组、各学科教研组等部门用多种形式指导孩子选课。希望通过这次课改,能够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观察、主动探索、主动体验、主动学习的能力。
其实,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校,钢院附中一直有着良好的积淀和坚持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近年来,本着“注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并重,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学校鼓励教师在课程建设中大胆创新,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通过校本课程和各种活动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性探究的学习能力。学校先后开发的校本课程涉及理化生、史地政、科技、艺术、心理科学等领域,还编写出版了《化学与环保》、《生物与环境》、《军事特长班实验教材》、《生物与生活》、《政治与人口》、《高效阅读》、《文明礼仪》、《我校地热设备的取暖和制冷原理》等12本校本教材,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和课外研究性学习小组。
同时作为北京市EPD(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二级能源组织单位、全国EPD项目实验学校,钢院附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申报了“利用EPD社团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研究”的课题,以“化学与环保,EPD行动社、EPD文学社、地理EPD活动”等9个社团为载体,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施展个性才华的大舞台。
当然,光有课程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核心要素———教学过程。
王达知道:有了好的课程,不等于就有了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把课程的意图、书本的知识有效地转变成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于是,学校狠抓课堂45分钟,向课堂要效益,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四个目标:一是要求教师精心处理教材,课堂设计要具特色;二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课堂要活泼有序;三是落实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发展能力点,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四是设计完美提问,产生良好的师生互动。
“只有真正走进学生思维的教学,才能在师生中产生‘共振,才能取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
渐渐地,老师们改变了过去“一言堂”的陈旧教学方式,开始依据学生兴趣设置情境,开展教学,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陶艾老师在她的政治课教学中,贴近生活实际,将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入课堂,通过对香港、澳门回归,三农问题,中国申奥成功,“神舟”五号的发射,台湾问题等问题的讨论,帮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社会,了解民生,关注改革,唤起他们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把自己的命运与整个国家联系起来。
崔丽老师教学“化学反应能量”一节时,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课下分别从煤、液化气、天燃气价格和家庭开支及是否使用方便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进而介绍石化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环保,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讲“旅游活动中的可持续发展”一课时,张晖老师讲到了旅游与环境的关系,结合“十一黄金周”各景点游人爆满的现象,引导学生形成旅游规模应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才能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點,启迪学生文明浏览、保护旅游环境的意识。他还抓住北京即将迎来2008奥运会这一契机,号召学生为保护北京旅游环境献计献策,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如今,启发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钢院附中的课堂,使课堂不再单纯是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天地。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尤其会关注孩子的情感状态,处处引导孩子关注历史———关注知识的生成发展史以及知识的人文、历史、社会价值;关注生活———关注知识与民生的联系以及知识的应用价值;关注前沿———关注各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和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主流的思潮和价值观。关注学科内容隐含与引申出的人文、社会、审美、道德价值以及对个体情感发展、态度观念和人格发展的价值。
可以说,钢院附中创造性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指导,坚持按教育的规律办学:让学生人格全面发展,而不是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按同一模式发展;让学生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局限于学生当前的发展。
创建生动活泼的乐园
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人看见一只幼蝶在茧中挣扎了很久,觉得它太累了,出于好心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把茧剪掉了一些,让这只幼蝶轻易地爬了出来。然而不大一会儿,这只幼蝶竟然死掉了。“替蝶破茧”却害死了这只本可翩翩起舞的蝴蝶。
由此,联想到在教育中很多教师经常犯的“爱心”错误,他们忽视了学生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挫折恰是在完善、锻炼自己。如果用“剪刀”剪去学生遇到的束缚和磨难,帮助学生从“无知”的“茧”里爬出来,那么教师在剪断束缚的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创造的灵性,窒息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精神。
王达校长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自主发展,不是指令,不是替代,不是呵护,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正如他所说的:“我坚信,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
正是怀有这样的乐观态度,“钢附人”始终将教育的视角投向广阔的社会天地,在充满丰富可能性的现实生活中探寻教育的真谛,力图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真实的教育情境:
顶着立春以来最严重的沙尘天气,孩子们坚持完成海淀区中学生文明形象统一行动日的活动内容。
“绿色奥运志愿服务工程”启动仪式上,钢院附中的志愿者们作出了郑重承诺,履行了分组志愿活动,不怕脏、不怕累,以饱满的热情去展示当代中学生的文明形象。
针对一次性筷子的危害,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性木筷回收再利用”的研究。这些平日里往返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孩子们,走出校门到各个餐厅游说拒绝一次性木筷,并收集废弃的一次性木筷。在生物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学生掌握了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知识和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明白了回收再利用、可持续发展和林木资源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学会了与社会打交道,与人交往,与同伴团结协作。
学校以EPD教育为龙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食品包装现状调查”、“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废旧电池的回收”等等,也都同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正是有了这点滴的积累,在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学生们自发地作了“地球,美丽的家园”的动员讲话,倡议同学们爱护环境,保护家园……
钢院附中经常会以各种方式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去接触社会,融入生活,开拓视野。学生们在种种社会实践中也感受到了社会的责任。
菁菁校园,到处激情飞扬。年轻的学子用上下求索的脚步喧腾沉寂的校园,用舒展的手臂撩拨生活的琴弦———学校以“勤学好问,多思创新”为学风,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着探索与实践的快乐。
“指数增长与新中国人口政策相关研究”、“奥运会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揭开埃及神秘面纱”、“汽车安全与制动”、“桥梁结构对桥梁承重的影响初探”、“北京乡土地理的特色探究”……这并不是高校相关专业的科研课题,而是供钢院附中学生选择的研究性课题目录,学生可从课题目录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同时也可以自定课题。这些年来,在课程体系方面,除了基础性课程外,学校还积极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在社团及兴趣小组方面,钢院附中也极力主张让学生们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无线电测向、计算机、航模、无线电业余电台、生物科技、环保科技、摄影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学生成长的真实平台。
自2003年开始,学校还在学生中推行学生代表大会制,由学生民主选举学生代表,组成学生代表大会,通过民主投票,自行管理各班级和年级中的日常事务……就这样,教育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营造充满亲情的家园
学校临近放假了。
钢院附中初二(1)班的学生正在完成一项特殊的任务:为班主任樊老师“批改作业”。这是被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樊娘”、“老樊”的樊老师每学期末必做的一件事情———让学生改评语。
每次在填写学生的《成长手册》之前,细心的樊老师总会把评语都打印出来,让每个同学批改,审查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是否符合事实。同意的画钩,不同意就写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修改。
对此,樊老师解释道:“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言行中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其实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学生从老师这儿感受到的是热情的鼓励、中肯的提醒、有效的点拨,他们因此喜欢老师,乐于向老师倾诉生活或学习上的喜与忧,乐于与老师共同努力,争取成功。融洽的师生关系,会孕育出巨大的教育亲合力。”
“亲其师而信其道”,和樊老师一样,钢院附中的老师们都在努力地让自己成为学生们精神世界里的“父母”、“兄长”、“朋友”,在老师们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充分尊重中,让人们感受到了附中师与生之间以心换心的和谐交融。而这些,则是钢院附中为师生营造亲情家园的一种具体体现。
在工作中,王达校长始终认为,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教职员工和每一个学生都是家庭成员,学校的兴衰关系到每个钢院附中人的兴衰。
这是不久前发生在钢院附中的一个真實的故事。
学校一位52岁的退休教师因严重的心脏病住进了医院。专家诊断后提出,若不及时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生命最多维持一个月!
老师的病情牵动了校长也牵动了全校师生的心。
时间就是生命,在王达校长的倡导下,学校全体师生用行动挽救这位老师的生命。尽管已时值深秋,气温骤降,但爱心的暖流却在钢院附中涌动着。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师生纷纷走到捐款箱前,伸出援助之手……很快,近十万元的捐款就送到了病人家属手中。
这体现的是怎样浓厚的一种亲情啊!
正因为这种亲情,钢院附中老师之间建立起了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拆除了学科教师之间人为的樊篱,给学校教研和教师成长“扩张”了更大的疆域。初三年级组就是一个例证。
初三年级师资队伍的组成是老中青相结合,这就为各学科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创造了条件,彼此间取长补短、耐心辅导、虚心学习蔚然成风。如:语文学科译古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英语学科的词汇量每日一测;数学学科一题多练方法的掌握;物理、化学学科如何表述实验过程,无一不来自于教研组集体备课……老师们说:“我们为有这样一个温暖的集体而感动着,工作的动力油然而生!”
杜威在《民主主义教育》一书中曾强调:教育必须利用环境的作用,离开环境也就没有了教育。所谓环境,不仅仅指个人周围的环境,更主要的是指能促进或阻碍人的某种活动的情境。
在钢院附中,这种情境即为他们创设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他们以和治教,在和谐、和睦、合作、合力中促进师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在“和而不同”中激发师生个性品质的弘扬,在“人和”氛围中营造出集体、个人共同发展的美丽图景!
建设美丽如画的花园
树木扶疏,长廊相连。质朴淡雅而又不乏现代风韵的校园中,一组以浅灰、墨绿为主色调的建筑依次而立,楼宇尽显清新隽秀之美———步入钢院附中新校区的大门,幽雅宜人的校园环境即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人们常说,校园环境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缩影,它既是满足学生“可居”需要的物质产品,又是满足人们“可赏”需要的精神产品,它积淀着人的审美感觉,物化着人的精神体验,承载着重要的育人功能。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告诉人们:“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钢院附中在发展过程中亦始终把建设一个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校园环境氛围放在重要位置。
在新校区筹建之初,钢院附中党总支即专门成立了一支以党总支书记和校长为组长、部分党员为小组成员的校园环境建设领导办公室。校园环境建设领导办公室向专家请教,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多次讨论、研究,从本校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了“合理布局,营造学府氛围;完善功能,优化育人环境;安全适用,丰富文化内涵;适度超前,体现时代精神”的设计理念,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进行全面规划,注意科学性,注重发挥科学育人的整合功能,力求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安排合理,力求让每一面墙都说话,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例如,实验楼庭院为一下沉广场,通过坡地将教学楼与图书馆有机地连接,形成错落有致的休闲空间,这是学生读书与休息的理想场所;靠近操场的庭院为一开放式庭院,半圆形的报告厅与具有冲击力的标志塔形成一个具有象征性的空间,强调活力与动力……校园环境之美,将唤起师生的爱美之情,激发师生创造美丽校园的欲望。
“在教育改革和创新中摒弃浮躁与务虚,建设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来夯实学校的根基;不争大,唯求精,以特色为突破口谋求学校的长远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办好学校,打造老百姓满意的精品教育,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真正地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随着对钢院附中采访的深入,这种感受愈加深刻。这也是与王达校长和钢院附中老师们对话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今,钢院附中的新校区已经投入使用,至此,学校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紧迫的使命感,深远的洞见,如号角铮铮,催促着“钢附人”坚定而果敢的步伐,以与时俱进的气概在学校新发展篇章的扉页上泼墨运笔,以“和谐、发展”为主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书写钢院附中新的光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