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龙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每首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当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
古诗词教学,难就难在怎样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以往,我总是力求让学生读诗句,译诗句———以为理解了意思,就能读出诗的韵味。结果,学生能把诗句意思倒背如流,可读起诗来仍索然无味,依旧游荡在诗外,进不去诗里。怎样才能弥合学生与诗境之间的鸿沟?2008年4月,我参加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大赛,在经历《清平乐·村居》三次试教的磨砺之后,我对古诗词教学的入境问题有了崭新的认识。
诗境并非局部意象的简单相加
第一次试教,我着力对教材进行“二度创造”,人为地把一幅完整、意境深远的“村居图”分解成“茅檐图、翁媪图、三儿图”,然后请学生从这三幅图中选其喜欢的读一读,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同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幅画。我抛出的这个问题看似关注整体,实则指向了局部;看似还学生自主权,实则是陷学生于被动。结果是学生只能在教师圈定的“贫瘠土地”上辛苦耕耘。
生:我喜欢“茅檐图”。因为这幅图很美。
师:你从哪儿感受到美?
生:我从“青青草”感受到的。
师:能用朗读把你所看到的美景表现出来吗?
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师:你重读了“青青草”,但还不够美,再把语速放慢一点读一次。
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师:好美啊!让我们都去欣赏秀丽的“茅檐图”。
生齐读。
接下来,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有的喜欢“翁媪图”,因为翁媪清闲自在,快乐幸福;有的喜欢“三儿图”,因为大儿子和二儿子懂事、能干,小儿子活泼、可爱。我则通过评读、赛读、示范读等训练,引导学生读出感情。不料,当我请学生从这首词中选一个字来概括这幅“村居图”时,问题出现了:有的学生选“好”,有的选“相”,还有的选择了词牌中的“乐”字。标示词眼的“醉”和“喜”字却无人问津。为什么学生把整首词都快读“烂”了仍然对“词眼”没有一点感觉?我很迷惑。评课时,哈尔滨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李娜老师说:“你的设计缺少对词的整体把握,学生在诵读中见到的都是局部‘意象,心中怎么能感悟到整体的‘情趣呢?”听了专家的点拨,我恍然大悟,原来“活用教材”并不意味着肢解教材!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分解后的三幅图显然使人景分离、老小分家了,而诗词的整体意境并不是局部意象的简单相加,无怪乎学生在读诗句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自然也无法入境了。
詩境不是“逼”出来的
诗不可解,诗中的画当然也不可分,因此诗最要紧的是凭直觉去“见”,而不是用语言去“解”。《清平乐·村居》的意象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一读,眼前自然会浮现一幅清新秀丽、恬静安宁的乡村图景。那么,怎样才能把多个局部“意象”连成整体,引导学生感悟到“情趣”,从而进入诗的意境呢?在第二次试教中,我运用“换位移情”的方法,试图将学生的角色由读者转变为村居中的人,设身处地地感受田园生活,体验词中的情趣。
师:如果你是这五口之家的一员,你最想像谁那样生活?
生(脱口而出):当然是小儿子了。
师:××同学已迫不及待了,说一说你为什么想像小儿子那样?
生:他整天没什么事做,自由自在的,边玩边剥莲蓬,谁不羡慕啊?
师:那请你读出他的自由自在。
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还可用什么词形容他?
生:天真活泼。
生不语。
师:难道你们都想像小儿那样生活吗?
生:我想像翁媪那样。因为这老两口也不用干活,老公公一边喝酒一边和老婆婆唠嗑,挺悠闲,也挺幸福的。
……
在这位同学的带动下,学生们打开了思路,有的说想像大儿子那样去田间锄草,让家里有粮食吃,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有的说愿意像二儿子那样编织鸡笼,到市场上去卖钱。我立即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现场采访,好让他们在口语交际中感受到大儿和二儿的好品质。
正当我为这段“从整体入手、关注学生兴趣,集综合性训练于一体”的设计暗自庆幸时,两位学生的窃窃私语泼了我一盆凉水。“其实,我根本就不想像翁媪那样,满头白发多可怕呀,只不过是公开课,老师的意思就是想让我们把一家五口都说到,那就说呗!”另一位学生附和着:“就是,我最羡慕小儿子,大儿和二儿太累了,有什么好的。”
听了学生的对话,我片刻的欣喜立即烟消云散,耳边回响起刚才课堂上向学生“求救”的声音“难道你们都想像小儿那样生活吗”?
这次试教,我不能不说,学生并没有真正进入诗境。表面上看,学生已真实地体悟到美好的乡村生活,甚至是陶醉其中,实际上他们并未真正与诗词中的“情趣”相见。因此所谓的情境也只是学生揣测老师的意思,迎合老师而说出的假话,这都是老师一厢情愿“逼”出来的虚假繁荣。
随文而醉的入境之路
两次试教都以失败告终。细细反思,我意识到诗歌作为文本形式是属于个人的,是作者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写照,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同课堂教学相矛盾的。而诗歌作为文化的载体又是属于群体的,这和课堂教学是统一的,我们可以在个体感受的基础上建立起属于群体的意象,也恰好符合古诗词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本色。
也就是说,古诗词教学要披文得意、缘意学文,固守住语文本体,首先就要保护诗词以完整的形态存在,而保护的最佳策略就是诵读本身———“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诵读,“因声解义、因声传情、因声求气”地诵读,只有“口诵心惟”,才能在读中悟情。
另外,诗需要保护,学生也同样需要保护,尤其要保护学生以自然的状态生存于课堂,试想,学生一旦丧失自我,又怎能融入课堂?走入诗境更是无从谈起。儿童有着天然的形象思维,想象是他们乐意为之的思维方式,那么何不就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品诗,从而品出意象,品出情趣,品出诗词意境呢。
于是,第三次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猜想释题。
古诗词题目即文章额头,本身就富含信息。所以读诗须先解题,这是品诗的必由之路。《清平乐·村居》中的“居”字看似平常,却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题文照应,统领全诗,隐藏意境。
生:看着第一个字,我能想到一个人住在房子里。
生:第二个好像是一个人站在屋檐下。
师:想象真丰富,大家看(指着字)人有了房子住,有了立足之地就是“居”。你瞧,汉字多有魅力!很多时候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光看字形就能明白意思了。
这个环节,看似解题,实为引领学生初入诗境。人在房中是为“居”,而这首词着力表现的正是人景相融的和谐之境。教学中,学生在欣赏厚重古朴的图画文字时心灵也浸润进传统文化的世界,不自觉地亲近了诗境。
2.想象画面,欣赏意象美。
“诗中有画”说的是要借助想象来帮助理解诗境。教学中必须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去填补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诗句的语言画面。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去复现诗句中描写的实物,如:低矮的茅屋,清澈的小溪,青青的小草;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再造出意境中含有的“虚景”,如:清脆的鸟鸣,沁人心脾的莲花香……
师: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辛弃疾的这首词就是一幅“村居图”。读着诗句,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生:读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我看到了一家人住的茅屋又低又矮,房顶上面是金黄的稻草。屋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着一丛一丛的青草。
师:你描绘了这一家人优美的生活环境。
生:读了第二句,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他们没什么事,喝着酒,悠闲地说着话,逗乐。
师:词中除了写这老两口,还写了哪些人?
生:还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在溪东的豆田里锄草,他顶着烈日干活,汗水都把衣服弄湿了;二儿子在编织鸡笼;小儿子很惹人喜爱,一边玩一边剥着莲蓬。
学生在自由的想象中,以画面的形式再现词的意象。他们的想象依托文本,而又超越文本。因为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詩词中固有的意象显得更加灵动、鲜活。学生想象的过程就是读懂诗句、以“画”解诗的过程,他们表述出来的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有色彩、有情趣、有生命的图画。换言之,这是在以“画”赏诗。
3.品味语言,感悟情趣美。
那么品诗到底品什么呢?朱光潜先生对此有论述,“类似于‘诗眼,就是文章中言语情趣的‘亮点。是语言运用中最富创造的地方,是作者巧妙地表现出他人难以言喻的特征、思想或趣味。”这便是品所谓的“佳妙”之处。
而如何引导学生去品诗呢?在这次设计中,我大胆摒弃了那些精雕细刻的花哨形式,顺应学情,去追求自然真实的教学状态。我们一边诵读一边想象,用生动的想象把静止的画面复活了。
师:怎样才能把这首词读出味,读出情,读出意境美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用心感受这是一幅怎样的“村居图”?(教师配乐范读)
生:美丽的“村居图”。
师:你刚才一定看到许多美景,就请你一边想象美景一边读这首词。(学生朗读整首词)
生:我感受到这是一幅幸福的“村居图”。
师:你就带着幸福之情读一读吧。(学生朗读整首词)
师:就这样,按照词的韵律,把自己的感受和想象都放到词中去,就能读得有滋有味。
师:有的同学说这是幸福的村居,你认为这一家五口谁最幸福?
……
师:是呀,老两口衣食无忧,老有所养,悠闲地坐在屋前,互相看着、聊着,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翁会对媪说:“老伴儿,你看咱家的小儿子多讨人喜欢,他那小腿还摇晃呢!”媪可能会说:“是啊,咱们的二儿子也不差呀,聚精会神地编鸡笼呢!”
生:媪还可能说:“老头子,你看咱们的大儿子多能干呀,就像你年轻时一样。”翁对媪说:“老伴儿,你也很能干呀,这一家人的衣服都是你织的,你做的衣服既好看又舒服。”
……
师:大家所说的、想的一切都包含在一个词中了,谁知道?
生:相媚好。
师:这“相媚好”表现了老两口……
生:(自由)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生:我认为小儿子最幸福,他无忧无虑,一边玩一边剥莲蓬。
师:从哪里看出小儿子无忧无虑?
生:卧。
师:“卧”是什么意思?你能做个动作吗?
生前倾做趴状。
师:这是俯卧,还可以怎样卧?
生自由地仰卧、侧卧。
师:透过一个“卧”字,想一想小儿剥莲蓬时还可能怎样?
生:还可能摇着小腿,嘴里哼着歌。
生:还可能在地上打个滚儿,玩累了还可能躺在地上睡一觉。
师:这样的小儿,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他?
生:自由自在、天真活泼。
生齐读。
学生的想象多么生动、鲜活呀!我情不自禁地为他们叫好。一个“相媚好”,学生品出了翁媪白头偕老、安享晚年的天伦之乐;一个“卧”字,他们品出了小儿自由自在、天真无邪的童年乐趣。这般情趣、这般幸福、这般田园之乐,人与自然和谐相融,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羡慕、向往之情溢于言表,自然地融入了诗中。
至此,可以说学生已经入情入境了,他们用想象紧贴文字,用心灵感受着诗歌意境。但在我看来这仍是不完整的,因为学生的感悟中冷落了词中的“大儿和中儿”。于是,在下一步教学中我“故缪迂回”地引导学生去体悟另一种幸福。
师:大儿顶着烈日锄地,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二儿子认真地编织鸡笼,手都磨出老茧了。多累呀,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生:老师,我不同意你的看法。虽然他们很累,但也是幸福的。大儿子不去锄地,家里就会没有粮食吃;二儿子编鸡笼也可以卖钱。他们为这个家忙碌着,有了他俩的辛勤劳动,翁媪和小儿才会那么幸福,累也是值得的。
师:也就是说他们享受着劳作之乐,尽孝之乐。
不知不觉,大家已走进村居,感受到“人在画中游”,让我们伴着淡淡的音乐,美读这首词吧。(播放音乐《青溪流水》)
……
师:看到这恬靜的乡村美景,这和睦的一家,作者会想些什么呢?
生:非常羡慕这五口之家。
师:你是怎么体会到羡慕之情的?
生:“白发谁家翁媪?”中的“谁家”表达了羡慕之情。
生:作者还可能想到中原地区的老百姓,他们到什么时候也能远离战火,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师:好一个安居乐业呀。那就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重读村居吧。
……
学生走入诗境,也就走近了人物,走近了作者。当我回过头再请他们从整首词中选一个词概括这幅“村居图”时,学生们找到“醉”,因为一家五口和作者都被安宁美好的村居生活陶醉了;他们还找到了“喜”,因为一家人远离战火,生活得其乐融融。如果说感受到一家人的幸福是入境,那么,用一个词概括村居则是回味情感的过程,是出境,一入一出之间,学生的心灵也会随文而“醉”。
古诗教学,切不可让经典文化在花哨的教学形式中褪色。三教《清平乐·村居》,我体悟到引领学生进入诗词意境并不是一味去寻求诗词的表层意义,而是带领他们在诵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然而真实地融入诗境。而想象在品出诗词情味、意境中的作用,古人早有论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金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展风云之色。”(《文心雕龙》)对此,《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如今,诵读经典诗词,想象精美图画,入情入境,滋养心灵,成了我对古诗词教学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