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国基础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其重要标志是基础教育正在由“基本普及”进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新阶段。
过去的2007年,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本届政府提出的许多重大工作任务、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年”,基础教育各项事业在新的形势下全面、快速发展,成绩显著,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基础教育在国家和教育事业中的战略性地位进一步确立,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成为共识;建立在公共财政支撑基础上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基本确立并不断完善,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更加明确;本届政府实施的西部地区“两基”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教育普及率有了新的提高;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告一段落,学校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和边疆地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基础教育整体教育质量正在发生深刻而积极的变化。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最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研究部署2008年工作时,必须更加关注基础教育的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和规范发展,努力推进基础教育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2008年,在基础教育的发展内涵上,要从以量的发展为主要任务,逐步过渡到以质的提高为中心上来。在发展重点上,要从硬件建设为主,转向软件建设为主,特别是制度建设为主上来。在工作重心上,要从以关心和争取外部政策与投入,逐步过渡到关注教育教学和内部管理上来。在发展的机制上,要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较大程度上依托收费和群众捐资,逐步过渡到主要依靠公共财政来支撑。在发展的形态上,要从传统的精英教育逐步转到大众化教育上来,转到面向人人的平民教育上来。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要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和考试制度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要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法》,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继续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要在政府主导和公共财政优先保障下,更加体现基础教育的全民性和公益性。经过200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不懈努力,要使目前带有很大突击性的、不稳固的基础教育体系,巩固发展成为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教育体系,也就是要使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制度环境,具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和发展支撑,具有基本的办学条件,具有相对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合格的教师队伍,具有基本的教育质量。简而言之,就是要从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合格学校,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完整的教育。
我们已經初步实现了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的目标,但是,我国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