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岩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静脉输液是抢救危重病人及一般病人快速有效的给药途径,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护理操作技术。
基层护理工作在专业性、统一性上不如医院那么强,但是一般基础护理技术工作还是力所能及的要做好些。据报告,临床上有些护理人员不在意输液拔针时及拔针后的护理收尾工作,草率了事,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与麻烦,影响了医患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杜绝这类问题的发生,现将几个有关拔针要点分述如下。
1拔针最佳时间
当输液管壶腹中的残液面下降,滴液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卧床病人可取平卧位,坐着的病人可不改变姿势。此时抬高液体瓶,使输液管中的液体全部进入病人体内再拔针。这样既可以保证给药剂量的准确又可避免对贵重药品冲管的麻烦。需要注意的是加压输液时不宜此时拔针,以免造成空气进入静脉形成空气栓塞。
2拔针过程
拔针前先彻底清理固定胶布,现在固定胶布一般有三条,揭胶布时宜从左侧向右侧方向揭起,以防止揭胶布时造成针头移动刺激血管壁引起疼痛。拔针时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针柄,防止针头转动并同皮肤保持10°左右的角度。同时左手食指或拇指轻按针头上方棉球,随后快速拔出针头并将棉球压紧,用胶布固定好(中间那条胶布不要揭掉,用来固定棉球)。另外要注意针头未拔出前切勿紧压针头,以防针尖刺激血管壁引起疼痛。
3拔针后有关问题
针尖刺入皮肤及血管壁会造成组织损伤,当针拔出后如果得不到正确、有效的按压就会造成皮下或深部组织隐性出血,形成血肿。若出现血肿不可以揉压或热敷,否则会加重血肿。但是可以通过冷敷促使局部血管组织收缩减少出血。24 h后通过热敷约1周时间经过组织吸收,血肿会慢慢消退,每次热敷约10 min即可。
经过穿刺的血管壁及皮下组织毛细血管非常脆弱,如果遇到外界强烈揉按会使血管破损加重,出血量增加。因此穿刺点易压不易揉,按压时间不能少于5 min。
婴幼儿常选用头皮静脉穿刺,患者年龄较小,对医护人员感到恐惧,拔针时易动不配合,所以我们应选择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按压。拔针时用无菌棉球按在针眼上方,然后用止血贴的中心部位按压在无菌棉球上,两端粘贴在病人皮肤上,用食指和中指按压片刻即可。
一般老年人血管弹性比较差,多种慢性病会影响凝血时间,有些老年人自己按压用力不够或者按压时间过短,不足5 min,造成针眼出血。因此我们护理时对老年人要帮助他先用无菌棉球按压片刻至不流血,然后根据力学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用2条胶布交叉固定在棉球上,在交叉点上再加一条胶布,能出现多个三角形,可防止胶布松脱,达到理想效果[1]。
老幼以外的患者输液完毕先拧紧调节器,再按压穿刺上方迅速拔出针头,嘱咐病人按压穿刺点,5 min后无出血即可松手。
做基层护理工作责任心要强,要多观察多叮嘱病人,防止穿刺点出血。发扬南丁格尔精神,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莹,王霞.静脉输液拔针在不同年龄的按压方法.中国疗养医学,2006,15(5):362
(收稿日期:2008-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