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宏
还记得25年前在大学里传阅这篇小说的光景:读过了“香雪”吗?
那是秋天,一本叫《青年文学》的杂志给中文系学生带来的兴奋。第二年,这篇作品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铁凝的名字开始写入新时期文学的进程。该年,作者26岁。
当时,文坛的流行色依然是政治化的人生。伤痕的控诉,改革的憧憬,信念的反思赓续着文学的意识形态生命。不过,分流已初现端倪。汪曾祺的《大淖记事》和蒙眬诗都标示着另一种审美观的开拓,《哦,香雪》也应该在这样的文学格局中解读才更凸现其史学性意义。当然,铁凝的出场要温和得多,她更多是出于感性的亲和选择了平静甚至有些僻远的生活,以及在这种生活中的质朴心灵。也许这样的出场更属于铁凝也更属于文学。后来的履历表明,铁凝是一个能坚守自己感觉的作家,这种感觉大约可称之为平静,或说不浮躁。在新时期作家中能抵抗诱惑的并不多,铁凝大概算得上一个。所以,《哦,香雪》也就大致在美学风貌上成为铁凝创作的一个坐标。
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这篇小说曾被称道的语言美尽管还在被人提及,但已经在时代的进化中大大弱化了昔日的魅力,甚至可以说显现出了刚刚上路者的稚嫩。比如说标题,为什么要“哦”呢?25年来,每当我与学生谈及这篇作品都要说,正是这“哦”,暴露了作者还不够老到,还有着书生意气。也许太苛求于人,但我是就语言境界而言——这是可以苛求的。坦率地说,就修辞造诣而言,在当下的文本中包括与作者后来的语言超越比较,这篇小说已经不再具有典范意义了。但是,那种平静的叙述语调所建立的观照心绪,依然值得我们咀嚼——这是一种富有静气的思想姿态。
还应该关注的是,这篇小说向我们呈现了人类生命最现实的存在状态——日常生活及人民性。诚然,这种具有人民性的日常生活不是童话也不是寓言,不是隔绝于时代政治和文明主题的生命存在,而是说,时代的政治与文明主题是深深地潜在于其中的。铁路伸进了香雪居住的大山沟,时髦的文具盒成为香雪的憧憬,会说北京话的乘务员成为村姑们的偶像,甚至吃三顿饭也是一种文化差异的标志等等,这就是时代感的日常生活体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体现,最具人民性的生活正是如此展开的。这篇小说没有在生活之海风波浪涌的层面流连,而是潜进了深海下的宁静世界,并且暗示了时代主题与日常生活的渗透关系,这在今天依然耐人寻味:最具有肉体感的生活不是喧嚣的仪式化的生活,而是平淡质朴的人民化的生活。
这篇小说也是关于欲望的。面对文明的进入,香雪们是怎样的姿态?她们怎样表达自己对文明的欲求?于是我们便看到,香雪们感性而细节化地迎接着山外的文明:火车到站后的雀跃,北京方言的玩味,文具盒的神往等等……这既可以理解为一种肤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知足。进而便启迪:对于香雪们,城市对乡村的征服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才意味着福祉呢?也许作者只是无意中触碰了这一追问。但是作为读者我们完全可以展开这一追问。仔细辨析不难发现,这篇小说的温馨意蕴正是建立在对香雪们这种蒙眬的满足感的描绘之上。换言之,这种满足感是以付出大于索取的形态呈现的。例如,风娇不愿用一般做买卖的方式和“北京话”交往,她不在乎“北京话”有没有相好的,就是愿意对“北京话”更好一些;香雪用一篮鸡蛋换取文具盒,抱着文具盒踏着30里山路幸福地归家……结果,这种欲望的知足就构成了对纯洁的审美体验,小说中这样写道: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显然,年轻的铁凝在进行善良的想象:只要向往光明且知足,就会构成善良纯洁的心地,就会使贪婪和邪恶止步,世界就会充满信赖与温馨。香雪的故事也就在温情的想象中完成了理想的塑造。理想主义总是令人感动的。也许正是因此,它被收入以理想主义教育为特色的中学教材,成为理想主义写作的范本。
不知道今天的铁凝怎样看待自己这部成名作。不过我注意到,大约20年后,铁凝发表了那部叫作《永远有多远》的中篇。这是一个纯洁遭遇亵渎的故事。是否意味着进入不惑之年后作者对香雪的某种反思呢?当年,年轻的作者满怀信心地进行了文明的承诺——在小说中,香雪们对文明的向往溢于言表,种种细节无不显示出文明的优越以及香雪们对文明的虔诚。这意味,对于香雪,生活是在别处的。不难想见,随着这种对文明的虔敬,告别故乡也是顺理成章之事,换言之,故乡不再被我们所坚守,或者,故乡已被文明所征服。可问题是,文明是怎样回报香雪们的呢?于是,发出永远有多远的追问也就毫不奇怪。如果我的猜测不错,那么,应该说,铁凝更成熟了。
责任编辑朱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