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假“主体”现象

2008-04-14 09:43焦守荣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8年12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预设新课程

焦守荣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都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多了,学习的主体性也日益凸显出来.但是笔者认为,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主体性有着片面和错误的认识,我们必须警惕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假“主体”现象.

一、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失衡

一切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主.部分教师为了显示对新课改的忠诚,在极力地扮演着“卫士”的角色,一节课变成了学生的“群言堂”,甚至成了“乱言堂”.教师成了毫无目标的组织者和可有可无的旁观者.

一切以教师主导作用为主.一些教师为了把自己的意图及时而准确地反映给学生,则详细讲解探究的步骤和方法,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最终会“探究”出什么结果来?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会出现哪些问题?他面面俱到,惟恐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问题,一切为学生包办,学生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都成为走走过场而已,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点没有被发挥出来.因此,笔者认为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寻求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平衡,要确实创设好一个适合学生自主创新和探索新知的课堂环境,要给学生一个真正的而不是毫无目标地自由讨论、合作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来.

二、 教师预设教学情境,唱课堂“单簧剧”

一般地,一节课教师在课前准备得愈扎实,这节课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因此广大教师在课前备教材、备学生,预设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忠实地维护着预设的方案.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决不能过分拘泥于固定不变的程序,更不能按照预设的程序,应当随着课堂的不断深入而灵活多变,当课堂上生成的新情境和教师预设的结果不一致时,如果教师还是按照自己所预设好的方案进行教学的话,就必定会扼杀学生的个性思考和创造智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并不是排斥教师的课前准备,相反,在新课程理念下,为突出学生的个体思维,就更加要求教师要有应对课堂上出现种种意外的心理准备和能力,要“预设”各种结果,要把有形、静态的预设融入

到无形、动态的教学过程当中去,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当中做到游刃有余.

三、 重能力培养,轻知识传授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仅仅成了学生平等地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传授知识的角色被淡化,教师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使得一些教师不知不觉地产生轻视传授知识的念头,一味地追求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课程改革不论怎样改都不能以轻视知识为代价,不能把以前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全盘否定,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发展、去完善,这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果没有了对课本知识的传授,那么学生能力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素养的提高、价值观的培养统统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在已有知识的基础的上不断积累,循序渐进,在学习上才会有新的突破,探究和创新才会成为一个可能.能力的提高是在知识获得的基础上才有的,没有了知识的获得,那么能力的提高必将成为“空中楼阁”.

“无知者无能”,没有数学知识的人是不可能有数学能力的,一个人不能“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主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数学知识,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就是这个道理,有人提出的变过去“以数学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为“以数学能力为中心的教学”和“以素质为中心的教学”,这种把知识和能力对立起来的观点如果形成一个气

候,必将会对整个数学教育造成一定的危害,会失去我国数学基础教育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

四、 多媒体教学唱独角,传统教学走幕后

有不少教师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无节制地运用“多媒体”,有的甚至在上课的时候黑板上不见一个字,也不见拿一支粉笔,还说是为了能够跟上时代,这样看起来确实很时髦,但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不要过于时髦的好.

有些教师在制作数学课件的过程中,精心设计了精美的画面,动静有致的切入法,再加上配有一段迷人的音乐,让人叹服于教师对课件制作的创意,但学生在跟着教师在课前制作好的屏幕“忙跑”了一节课以后,他到底学到了什么?学生有多少时间去阅读、思考、反馈?学生象征性地思考和表演性地回答都被事先所设计好的屏幕所代替,学生的主体最终从哪里去体现?我们常说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可是一部分教师为了更多地去利用这个现代化教学工具,为了提高课堂容量,无限制地运用了多媒体,笔者并不是排斥运用多媒体去教学,师生能形成真正的互动的话,也能够成为一节好课.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合理的运用,成为师生互动的有益桥梁,会对教学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笔者总感觉如果无限制地用下去的话总有些喧宾夺主之意.教学活动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如果教师在这短短的45分钟的时间内,手拿一支粉笔,和学生面对面,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的情感体验更为深刻.

五、重“问题提出”,轻“双基”训练

数学是一门最基础的自然科学,有许多知识不是通过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就能获得的,有些概念必须通过教师的讲解才能让学生清楚,我们不能一味地排斥教师的讲解,不能谈“讲”色变,还应当通过适当的训练才能使“双基”落到实处,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数学教学最主要的还是要把学生的基础打好,使学生主动思维而掌握严肃、本质的数学.因此,还是应当以“双基”为载体,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争论、质疑、讨论,敢于提出问题并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是所有知识的获得都要依靠“问题解决”方显学生的主体性.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预设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