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拓展”的系统机制与教学建议

2008-04-09 01:10张悦群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2期
关键词:课外拓展客体课外

张悦群

新课程标准要求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这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次大解放、大促进。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化,作为“例子”的教材不再是“圣经”,课外拓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语文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崭新面貌,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然而,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拓展难度过大、拓展范围过广、拓展频率过快,拓展的方向偏离课内文本、拓展的内容失去语文本味、拓展过程缺少教师的指导、拓展的内容或形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等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不能完全责怪一线教师;理论界对课外拓展的研究不够深刻、不够全面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往往从某个角度、某个侧面进行“单项研究”,而缺乏整体研究与系统研究。从课堂教学的生成、传播系统来看,课外拓展是一个由主导(教师)研读客体(教材),引导主体(学生)参与,通过载体(媒介)反映来发挥其作用的完整的、动态的、网状的、复杂的系统。主导(谁来设计拓展)、主体(谁来完成拓展)、客体(拓展什么)和载体(怎样拓展)这四个要素相互制约,彼此影响,共同形成了课外拓展的系统机制,共同发挥着课外拓展的教学效能。它们是课外拓展赖以发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仅缺一不可,而且各自都应遵循必要的规范与要求,否则就会将课外拓展引向歧途。

一、教师——课外拓展的主导

(一)教师是教材的“解读首席”。固然,解读教材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任务,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师生共同解读教材的活动中,教师是解读教材的“权威”与“首席”。一名教师要上好语文课,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要组织好课外拓展;首先应对教材作出准确地解读与深刻的剖析,否则,既不能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也不能有效设计与策划课外拓展。一位教师执教《白鹭》,在解读“有人说它在瞭望,难道它真的是在瞭望吗?”这一重点句子时,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设计了如下的一组拓展题:1.假如你是一位少年白鹭,你会瞭望到什么?2.假如你是一位妙龄姑娘,你会瞭望到什么?3.假如你是一位先生,你会瞭望到什么?4.假如你是一位妈妈,你会瞭望到什么?其实,文本中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说白鹭在瞭望什么,只是描绘一幅恬静的白鹭图,表现一份悠闲自得的情趣。四道拓展题,已经偏移或歪曲了文本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所以说,如果教师不能准确而深刻地解读教材,一切拓展都是空中楼阁,一切活动也是无用之举!

(二)教师是课外拓展的“总设计师”。课堂教学中的课外拓展,是一出“重头戏”,代表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教学能力。尽管课外拓展可以让学生参与备课,师生共同策划与设计;但是“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毛泽东语),教师应该是课外拓展的总设计师与总策划者。诸如为什么要拓展?拓展什么?怎么拓展?从哪里拓展到哪里?乃至怎样安排学生与安排哪些学生参加设计与策划?最终都是由教师“拍板”方可确定的。优秀的教师总是综合学生、教材、方式方法等因素,使课外拓展在编者的“编路”、作者的“思路”、课标的“导路”、教师的“教”路与学生的“学路”的方面求得最大可能的和谐与统一。

(三)教师是拓展主体的“全程指导”。虽然与一般教学活动一样,拓展的主导是教师,拓展的主体是学生;但是,课外拓展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重要。一要指导学生研读教材,二要指导学生参与设计拓展方案,三要指导学生操作实施拓展行为,四要指导学生作出反馈与评价。可是,一位教师执教《孔雀东南飞》,在课堂上设计一道课外拓展题“焦母为什么要折磨刘兰芝,要赶刘兰芝走?”让学生讨论。讨论了半天,结论五花八门。其中最出格的有“兰芝太完美了,以致焦母疑心兰芝会给焦家带来祸害”,“焦母自私、胆怯,想打发她走”。——也许,学生有这样奇异的联想还是可以理解的,不可理解的是教师的反应:“有道理。”“自圆其说就行。”“能够大胆联想想象,确实难能可贵。”“思考了,就有收获。希望大家勤学苦思。”这样的课外拓展,已经没有了是非观念;这样的语文教师,已经丧失了主导的职责。这种教师“不作为”的现象,在目前的一些课堂教学中并不在少数。

(四)教师是拓展主体的“检验对象”。课外拓展设计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教师,拓展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学生。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馈与评价,以学生的“喜闻乐见”与教学的实际效果作为课外拓展的主要标准。从这个角度看,教师作为拓展的主导,必须承受主体的反馈与检验,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承担起拓展主导这一责任。

那么,组织高质量的课外拓展活动需要主导具备什么条件呢?

第一,作为主导的教师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素养。否则,难以设计出既适合教材、又适合课程标准、更适合学生的课外拓展活动。第二,主导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一个语文专业知识贫乏的教师,是不能准确而深刻地解读教材的,也不能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课外拓展;如同执教《白鹭》的教师那样,可能会是一名“误人子弟”的先生。第三,主导要有创造思维能力。创新的、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极具学习价值的课外拓展,需要具有创造性强的教师来策划与设计。

二、教材——课外拓展的客体

课外拓展,是教师对教材的“缩微变式”;教材是课外拓展的反映对象,即客体。如果离开这样的客体,一切拓展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水”。具体来说,作为客体的教材在课外拓展的过程中主要发挥着如下几点作用。

(一)规定拓展的指向。课外拓展的目标是什么?其中的难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用多少时间拓展?用什么方法与传媒拓展?不是随意确定的,应该受到学生认知与教材内容的约束。尤其是教材的限制,因为作者的倾向、编者的意向与课标的导向都不同程度地寄寓在教材之中。一个市级中学语文课堂比赛,初中组比赛的课文是鲁迅的《藤野先生》与朱自清的《春》,高中组比赛的课文是房龙的《<宽容>序言》与《听听那冷雨》。对课文本身的教学,初中组六名选手平均只用了30分钟,高中组五名选手平均只用了25分钟,其余时间几乎都是课外拓展。有一名高中教师几乎整堂课都让几个学生表演幼稚可笑的小品。试想《藤野先生》内涵非常深刻,《春》美点随处可见,《<宽容>序言》晦涩难懂,《听听那冷雨》优美蕴藉。怎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匆匆结束对文本的解读呢?学生还来不及进行细细的咀嚼品味其中的重难点,其拓展延伸又有什么意义呢?尽管课外拓展不属于“教教材”的范畴,而属于“用教材教”的范畴,但其依据却是教材;所以,教材规定着课外拓展的目标、重难点、时间与方式方法。

(二)影响主体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认为,一篇文章一旦离开读者的手,便是毫无意义的纸和墨放在那里;只有阅读才能从中产生意义,使之重新成为一篇有意义的文章。教材也是如此,其意义与价值不在教材之中,也不在学生的大脑之中,而在学生与编者(或作者)的交流之中。在这个交流之中,教材通过解读与拓展给学生以滋养与启迪,学生通过解读与拓展给教材以回报与反哺。这个回报与反哺,就是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与尊崇,进一步丰富与升华。因此,教材在课外拓展过程中,必须通过主体解读这一道关键的环节,必须通过学生的认识、整合、编码与心灵化,才能成为拓展活动的“生产资料”。同时,教材又反作用于主体。它往往通过潜移默化的浸染或急剧动荡的震撼,改变着主体的心灵状态,孕育和培养着主体的思想、情感、人格、胸怀、理想、信念、追求和知识,从而以更深的层次影响着主体的拓展认知与拓展水平。如上文说到的《藤野先生》《春》《<宽容>序言》《听听那冷雨》等四篇课文的教学,不花必要的时间与精力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与深刻剖析,就忙着向课外拓展,其结果必然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

(三)提供拓展的切入口。无论拓展什么内容,无论怎样拓展,总有一个切入口。作为客体的教材,则可以提供如下一系列切入口:1.从文章重点段落入手拓展;2.从文中的插图入手拓展;3.从课后设计的训练习题入手拓展;4.从关键词语入手拓展;5.从文本空白处入手拓展,一些平实简短的表达背后往往蕴藏着大量的空白,填补这些空白,能使学生情感得到有效提升;6.从文中的标题入手拓展;7.从文章时代背景入手拓展……这些切入口的选择与确定,需要适应教学的重难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

那么,面对教材,教师主要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要树立课外拓展须“以教材为本”的思想,既然“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就应该把这个例子教好学好。要充分尊重文本,都是要用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不能剥夺学生阅读课文的权力。学生只有解读文本,研讨文本,走进文本,才能走出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活动。那些淡化文本、游离文本之外的拓展延伸,只是空中楼阁。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好课外拓展的切入口;只有选好切入口,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

不仅要尊重教材,还要尊重语文的本味。有一组课外拓展训练题:1.《鸿门宴》,“分析刘邦走向成功、项羽走向失败的诸多原因。”2.《长江三峡》,“查阅相关地图,看要去三峡浏览怎么走?到那里先游哪个峡?”。3.《陈情表》,“认真思考一下,忠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有什么启发?” 4.《以虫治虫》,“试举出我们地区几个利用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的例子,说说其治虫意义。”这类拓展已经改变了语文的本味,把语文课变成了历史课、地理课、伦理课、自然科学课、政治哲学课,或者别的什么课。所以,要杜绝这类把语文课异化成历史课、地理课、生物课、美术课或其他什么课的不良现象。

三、传媒——课外拓展的载体

主导的创意、主体的参与、客体的内容,都要通过一定的传媒来传达。传媒,即载体,这里是指课外拓展的内容与方法。这种传媒比较复杂,从活动形式说,有讨论、辨论、口述、演讲、讲故事,访问、报告会、虚拟会议、社会调查等;从学习领域上说,有知识点到知识点的拓展、课文到文章的拓展、语文学科到其他学科的拓展、学习到生活的拓展;从文本角度说,有体裁、作者、背景、内容、主题、手法、语言等方面的拓展;从思维形式上说,有归纳、演绎、类比的拓展……

上述载体主要有以下四大作用:

(一)承载客体重难点。作为客体的教材,其重难点常常是课外拓展的教学目标,课外拓展目标的选择和制定,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由师生共同商量决定。不管由什么人选择与制定,都应该是对教材重难点的体现。拓展载体秉承着拓展主导的教学意图,承载着拓展客体的重难点,期待着拓展主体进行拓展操作和拓展实施。一个老师执教《小石潭记》布置了以下四个拓展题:1.请你根据小石潭的风景图片,设计一句旅游景点的广告语;2.借鉴本文的写法,写写家乡的小河,300字左右;3.把你曾学过的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中名句摘录下来,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4.阅读文言文《龙湫》,与《小石潭记》比较异同。试想,这么多的拓展内容,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怎么能完成呢?再说,初中文言文《小石潭记》的重难点应该是文本的翻译与理解,怎么能是写作文、编写广告词与名言名句积累呢?第4题似乎可算一个合适的课外拓展,因为“阅读”之中总有翻译与理解吧。但也不太妥当,风格、笔法与《小石潭记》可比之处并不多。若选柳宗元的其他写景文章倒好一些,如《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傲世情怀。

(二)刺激主体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语)以及对所学情境的兴趣。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最动荡最复杂的时期,而且很多学生不愿与老师沟通,不少学生不太愿意学习语文。无论是课内的课外拓展,还是课后的课外拓展,如果载体形式别致,内容紧扣重难点;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来说,其引发兴趣、巩固知识、开发智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最近听一位教师执教《斑纹》一课,下课前布置课外拓展活动:“这里有一个表格供大家填写,即《动物斑纹分类解说一览表》,请有兴趣研究的同学到我这里领取。”不难想像,学生一堂课下来已经比较疲倦,趣味性也在骤减。从现场学生向老师领取表格倦怠的神态中,可以看出这样的拓展很可能是落空的。即使有几位学生肯花课余时间钻研,那也只是几个特长生。而我们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普及,其次才是提高,这种不顾学生兴趣的拓展只是虚晃一枪,毫无意义。

(三)符合主体认知。课外拓展载体的选用与设计,应该考虑符合主体的认知;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尽人意。比如,拓展程度失当,序列不清。如一位七年级教师在执教《打开一扇门》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文学的印象,拓展阅读一篇法国文学理论家贝贝特的理论文章。加大了难度,颠倒了序列,把高中学生学习的东西提前到刚刚小学毕业的初中生面前。再如,拓展数量失控,内容不精。南京某中学《我的母亲》的“讲学稿”设计了两课时,每一课时都“拓展”一条中考选择题与一篇中考阅读题。第一课时是《每月第一个礼拜五》,第二课时是《读书人是幸福人》。其实,它们与课文《我的母亲》没有一点关系。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自己静静地读读文章,读后谈谈各自的感受,然后再因势利导加以点拨深化?为什么总是非要为答题而去阅读呢?这样,学生主动性和个性发展到哪里去了呢?

(四)开发教学资源。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程应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对于语文课程资源,《课程标准》有较为详细的列举:“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不同的拓展载体,可以不同程度地利用与开发上述教学资源。

但是,有一种过分倚重多媒体手段的不良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不少老师把多媒体教学当作一种“时尚”、一种“装饰”、一种身份的“标签”来追求,甚至把阅读教学成功完全寄托于电教手段上出新,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多媒体、录音机、投影仪等“轻重武器”一齐上的阵势已屡见不鲜。其实,不明白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过分倚重多媒体教学,加上课件的设计又还没有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课堂上的尴尬在所难免。即使是教师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多媒体教学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快速地闪动“画面”影响了学生的深入的思考;过多放映影视片断,限制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阅读与品味;而过多的音乐,也干扰了学生阅读,同时也使学生阅读日趋浮躁。

那么,对于课外拓展的载体,作为主导的教师主要应该做到什么呢?

在设计或指导学生设计拓展载体时,要尽可能形式多样,根据学生的兴趣广泛开发教学资源;同时要注意适度使用多媒体,避免以画面、音响的欣赏代替语言文字的咀嚼。教师设计课外拓展时,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正确设置目标及其重点难点,有效控制课外拓展的难度。尤其要控制课外拓展的容量与频率,不能犯上述《小石潭记》的错误。既不能一篇课文搞多项拓展,也不能课课都搞拓展。“课课都拓展”即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都来一个“衔接”和“延伸”;乃至课外拓展都成了很多课堂教学大赛首要的“保留节目”。如此众多的课外拓展,挤去了阅读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以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只是走马观花,这种舍本求末、舍内求外的做法乃至形成的潮流是非常可怕的。

四、学生——课外拓展的主体

课外拓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拓展主体,不仅拓展计划需要主体参与设计,而且作为拓展客体的教材也需要主体来解读,更重要的是整个拓展活动都需要主体参与和实施。拓展主体既是课外拓展的接受者,更是课外拓展的操作者、实施者。作为拓展主体的学生,在拓展活动中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期望拓展主导的指导。课外拓展是新课改中出现的新话题,是学生学习的新难题,也是教师教学指导的新问题。对于课外拓展,主体无论参与设计,还是实践操作;无论独立探究,还是合作讨论,都期望教师给予正确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否则难以完成拓展任务。

(二)遵循拓展载体的规范。固然,拓展载体是拓展主体的操作对象,但是,拓展载体也不是一个随意接受主体摆布的对象:一方面,无论是造句、写作文、朗读,还是讨论、辨论、口述、讲故事,或者是访问、报告会、社会调查,都涵蕴着自身的规律、规则与特点,对主体的拓展认知作了内在的规定,如果漠视或脱离这些规范,拓展活动就难以产生较好的结果。另一方面,主体通过课外拓展的操作与实践,能更加完美娴熟地实施拓展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课外拓展如果搞得好,能有助于主体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自身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完善。

(三)决定拓展效能的发挥。课外拓展的好坏、优劣用什么检验?不能只看它是否科学,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成为主体接受之后的效能发展。拓展效能的发挥,取决于拓展实施的质量;拓展实施的质量,取决于拓展主体的拓展素养与拓展技能。具有良好效能的课外拓展,能有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完善。

对于课外拓展的主体,教师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在拓展活动中,教师应该相机指导,纠误纠偏,调整升华;不能以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让学生进行类似上文《孔雀东南飞》教学的“放羊式”拓展,把课外拓展引向反面。要保证指导的正确性,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课外拓展,认真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同时,也要研究学生,研究他们的兴趣态度、心理认知结构、思维加工方式与学习习惯,选择适应学生拓展的载体,循序渐进地提高其课外拓展的素养与技能。另外,教师还需要跟踪了解学生课外拓展之后的语文智能状态,关注其可持续发展,为后续课外拓展提供经验。

综上所述,教师是课外拓展的主导,教材是课外拓展的客体,方式是课外拓展的载体,学生是课外拓展的主体。主导研究客体,通过载体表现客体,又通过载体让主体参与操作。载体为主体的手段,又为表现客体的形式。主体通过被主导“内化”的载体接受客体,并“内化”为自己的“图式”,又反馈于主导。主导由此调整,改变载体。四者相互制约,彼此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过程,共同完成课外拓展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可替代的任务。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

猜你喜欢
课外拓展客体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谈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外拓展
让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富含”通俗文化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