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霞
【摘要】本文就我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历史、起因、思考等问题进行初步梳理,借以说明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必然性、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伴随着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的脚步,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党和政府——在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执政理念下一以贯之的民生追求。
【关键词】博物馆 免费开放 价值 意义
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在一周年之机,全国文物博物馆界应重新就中央有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展开 “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的讨论,从理论上确立这项工作的实 际可行性。作为博物馆专业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学习,界清相关理论,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一、中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回顾
博物馆免费开放或降低门票价格,是国际博物馆界的大势所趋。实际上,在一些发达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是一种常态。博物馆免费开放在中国则是从2004年开始试验的。
2003年12月31日,浙江省政府有关部宣布,从2004年1月1日开始,浙江省级博物馆实行全年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浙江省博物馆成为全国首次免费开放省级博物馆,同时实行免费开放的中国丝绸博物馆。省级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其积极的示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006年11月,湖北省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二批宣布免费开放的省级博物馆。湖北博物馆在免费后,遭遇了“万人挤瘫”的考验,免费开放仅仅两个月,观众达到30万人次,比以往一年接待的人数还多。
再到如今,将在全国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短短5年时间,人们期待多年的“博物馆走向大众”的脚步,行进之快,出人意料。
伴随着这样的脚步,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党和政府——在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执政理念下一以贯之的民生追求。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是政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务实举措。而发挥公益性文化机构的辐射功
能,必将造就公众亲近历史文化的良好契机。
二、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作用和意义
最重要的,公益性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是保障社会公众文化基本权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是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1、在一个国家的文明体系中,博物馆文化是其十分重要的一环。
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政府除了重视对学生的教育投入,还应该对全民教育予以投入,用无处不在的教育去造就更多的现代化公民。
在一个国家的文明体系中,博物馆文化是其十分重要的一环。一个日益重视公众文化权益的社会,其文化设施理应尽可能消除各种门槛,下沉到普通民众阶层。免费开放博物馆,让尘封千年的历史被更多公众的目光激活,文化的因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穿越岁月,流淌于我们时代的血脉之中,成为激发中华民族创造活力的动力。
长期以来,提到博物馆,人们总不免会想起两组数字:一组是中国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2400个,近年来更新增1000多个,但大多数博物馆门可罗雀。一组是人口只有3亿的美国博物馆,每年观众总人次超过8亿;而人口达13亿的中国大陆,每年观众量只有1.6亿人次。
2、免费开放博物馆,彰显了对广大民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关怀和保障。
免费开放所有公益性博物馆,彰显了对广大民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关怀和保障。体现了十七大提出的“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正得到逐步落实。
无论如何,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意味着一种文化教育、爱国教育,具有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爱国意识、普及知识的积极意义。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我国广大群众多年的殷切期盼。它有利于促进博物馆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转变,有利于完善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履行教育功能,有利于发挥博物馆和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推广。
3、免费开放是解决小型博物馆人迹罕见的根本出路。
一方面是大型博物馆参观人数的川流不息,另一方面却是大批颇具特色的小型博物馆人迹罕见。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个就是将有条件的博物馆逐步免费开放。二是博物馆要不断更新馆藏,多举办受公众欢迎的主题性展出。
4、博物馆免费开放,至少已达成两点共识。
首先,完全免费开放或者实行低价路线,是国内外博物馆界的共识,也是博物馆的必然之路。
国际博协对“博物馆”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
其次,公益性博物馆的开放应循序渐进。从我国的国情看,循序渐进也有必要。一是免费开放需要积累经验;二也是更重要的,就是需要从制度环境上解决公益性博物馆的经费来源问题。
三、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1、博物馆、纪念馆更好地履行教育功能和实现其公共价值,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社会公众的道德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一个和谐、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博物馆、纪念馆是展示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符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内在要求,符合世界文物展示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博物馆、纪念馆更好地履行教育功能和实现其公共价值,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社会公众的道德文化素养,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推广,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博物馆、纪念馆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纪念馆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了解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参观相应的博物馆、纪念馆。因此,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对于加强全民族素质教育,意义深远而又重大。
当参观博物馆不再是种奢侈的时候,人们走进展厅,活生生的历史就摆在面前,当他们为那些巧夺天工、甚至迄今无法复制的工艺品而惊叹时,无需多言,爱国主义、民族自豪就已牢牢地烙刻在了心中,无法磨灭。曾有某个博物馆举办农民工专场,当民工们在讲解员带领下走过一个个展柜时,每个人的眼里都充满惊奇与神圣,没有人大声喧哗,有人还下意识地不断抻直自己皱起的衣角。无需“严禁大声喧哗”、“衣冠不整者禁止入内”的警示,博物馆静谧神圣的气氛已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教化的作用。
3、博物馆、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机构,也是人民享受遗产保护成果的重要场所。
当参观博物馆真正成为公众自觉接受教育的时候,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成为现实。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对它的保护也是全社会的职责。不能让人民对遗产“高山仰止”,而要让公众对遗产有亲近感,要让公众认识到,遗产就在自己身边,保护行动就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博物馆、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机构,也是人民享受遗产保护成果的重要场所。
4、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一个地区历史、经济、社会进步的形象标志。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本教科书,人们在参观中穿越时空的界限,俯瞰历史的风雨沧桑。如今不少博物馆还增加了“参与、便捷、娱乐”等多种功能,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广泛需求。
博物馆免费开放,由政府财政来保障博物馆的运行,实在是一个明智之举。表面上增加了财政支出,但是所带来的潜在社会效益无疑是巨大的。更多的人经常靠近博物馆,和历史对话,和文化亲近,就意味着更多人的思想灵魂被升华了,从而变成骨子里的文化历史涵养,也就提高了个人素质。这对于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和谐社会的生成,大有裨益。
一座展品丰富、内涵深厚的博物馆,往往浓缩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精髓,要认识和融入这个城市,这个地区,这个国家,最简捷和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博物馆。博物馆免费开放,无疑就是尽最大的努力留住历史和文化的古老根脉。
5、博物馆这种基础性社会公共设施表现为社会设施精神属性,其功能是帮助我们“记住”。
和很多国家相比,我们的博物馆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人均拥有量上都是相对少的,博物馆免费开放,也就相当于相对增加了博物馆的数量,意味着拓展了博物馆这种公共文化产品的服务空间,增加了吸引性,扩大了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建设现代文明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文精神塑造。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则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免费开放,将让越来越多的公民走进博物馆,看见历史,触摸文化,感受伟大,帮助我们“记住”。
四、博物馆免费开放思考
1、博物馆是“非盈利性”文化机构。
博物馆的社会公益属性,决定了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博物馆是社会全体公民的博物馆,是为公众服务的,这毫无疑义。政府投入为主,加上社会赞助一点,特殊展览观众支付一点,是比较合适的办馆途径。这样做,既能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又可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博物馆来。有步骤地、有区别地、分类地采取免费开放,博物馆才能做到管而有序,活而不乱。
博物馆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目的,是产生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免费开放只是一项具体措施。把博物馆办成高雅的艺术殿堂和普及文化的精神家园,让博物馆在陶冶人的情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依然任重而道远。
2、经济发展繁荣到一定阶段,需要以文化作为内源力来支撑,社会的文化软实力愈加重要。
从社会科学理论来看:当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到一定阶段,则需要以文化作为内源力来支撑,社会的文化软实力愈加重要。社会公益性文化机构的价值取向,也无可避免地要深入影响到国人的文化人格养成。所以,博物馆等免费开放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确有必要以公益性文化机构为主体,通过有序的公共文化服务来完成社会的文化精神救赎,并借此进行必要的扬清和重构。因此,我们对全国大范围内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免费开放寄予厚望。
3、公益性文化设施创造的社会效益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公益性文化设施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资源,“公益性”就是不在于取得经济效益而在于体现其社会效益,免费是理所当然的。当然,公益性场馆需要养护的经费,但这笔钱,说白了纳税人其实已经用赋税交纳过了,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再向公众收费。
免费必然能让更多的人来参观、接受教育,这与收几个费相比,孰轻孰重?国家从财政上大力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将为经济社会更好地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期待着这一得民心、顺民意的“善政”尽快落实到每一个地方。
4、免费开放只是形式,教育国人才是目的。
“时间不可能弥补一切!”专家对免费前一些博物馆门可罗雀不无忧虑地说。无论什么样的原因,我们都不能忽视青少年的传统道德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传统文化的断裂,对此我们不容忽视和轻心。
5、我们必须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做充分的物质和制度准备。
现代社会里的博物馆正处在一个复杂的文化和休闲产业氛围之中。一旦免费之后,博物馆就不再是待字深闺的“藏宝”机构,而会被公众寄予更加深挚的厚望和激情。
在免费开放后,出现博物馆爆棚的现象,这固然表明公共文化服务欠账太多,但更是提醒我们,必须正视公众日益增长的强劲文化需求。要看到伴随全国博物馆的大门洞开,涌入博物馆的人流势必成倍陡增,管理成本也将随之攀升,政府必须未雨绸缪,妥善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妥善协调管理场馆与引导公众的关系,否则不仅博物馆的社会效益难以达到,还会贻害本就稀缺的公共文化资源。
6、博物馆免费开放要做到“三免三不免”。
就如何应对由免费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三免三不免”的观点,供探讨。
第一是指免费不免票。免费不免票,就是指仍然用票来控制博物馆参观人数。
第二是免费不免责。在免费开放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必须强调公民既有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同时也有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对不讲文明等种种行为,要进行劝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予以处罚,直至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是免税不免质。免费,免掉了博物馆的门票收入,由国家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但是博物馆运营的拮据,再要通过对博物馆赢利性项目的适度减免税收,使博物馆能够服务能力上有所增强、服务质量上有所提高,未尝不是件好事。
7、免费开放更是一次对政府和市民综合素质的考验。
首先是对政府的考验。博物馆免费开放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门票收入没有了,政府需要在公共财政中拨款进行补贴,给予政策倾斜,增加人员编制,确保正常运转。我们有必要在科学管理上下足功夫,制定一些有效的应急措施。如对人数进行限制,免费但不免票;对于旅游团体,要采取提前预约制度,保证博物馆的参观秩序和鉴赏环境。
其次是对市民的考验。其实,参观博物馆与看歌剧、听交响乐一样,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行为,是绝对安静的。参观者如果有不文明的行为,会被其他参观者“另眼相看”。 严重过失者,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总之,文化资源的免费开放既考验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水平与智慧,也考验着市民的文明素质与文化素养。笔者非常期待,双方都能在考验中获得进步。
(作者单位:浙江省缙云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