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设计首席专家葛剑雄,正身陷争议。本刊记者提出希望和他聊一聊,葛剑雄回答说:“聊一聊?聊两聊都没有关系。都说清楚好了,这样对我个人也是对方案负责。”
中国新闻周刊:你提到你和你的团队这次是做一个命题作文,这是怎样的命题作文呢?你的作文可以打多少分?
葛剑雄:上面要建,而且是建在济宁,连名字都定好了,叫“中国文化标志城”。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在做一个战略规划,不是个人自由创造,这是一个命题作文。
当时复旦大学接受山东济宁市政府委托承担“中华文化标志城”战略规划设计。我大概年纪最大、资格也比他们老一点儿,所以他们就让我做负责人,这个负责人跟首席专家反正也是一回事。
但是我必须要声明的是,我只是复旦大学所做的这个规划项目的首席专家,而不是整个“中华文化标志城”的首席专家。当时了解情况后的第一感觉是非常难,基本上不可能。但是单位接任务,就得做成。
一个项目中的一个方案的首席专家能左右得了一个项目的发展方向吗?那是不可能的。当时参加这个文化标志城战略设计的还有几家,怎么就抓住我们不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我的方案至少是合格的。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在济宁建一個有300平方公里的文化标志城可行吗?
葛剑雄:我对这个300平方公里毫无概念,这个又不是天然的,是要建的东西。我到过济宁两次,也到九龙山现场看了。
我一直在说我们这个方案里只有“一”和“十”,也就是核心区1平方公里,中心区10平方公里。而且,就是建,也不是他们说的在九龙山上建,也就是以九龙山为背景。
从他们现在发表的内容看,要建多高的孔子像、要花300亿元、建300平方公里之类,都不是我的意见。
中国新闻周刊:你希望将中华文化标志城建成中国的“文化副都”,可是济宁市距离北京600多公里;此外,现阶段在中国修建一个“中华文化标志城”是不是非常必要?现在可以看到你们的方案吗?
葛剑雄:就现阶段而言,修建的必要性是不一定,但是建这个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建议是由国家授权来建,如果是国家授权,那不一定是北京的人去看。至于其他的,建得好了,自然就有人去看了,我们不对项目的结果负责。我们所做的只是一个战略规划,具体怎么来实施都是山东省方面的事情。
我们的方案现在肯定是不能公开的,还是一个机密的东西。现在山东省已经公布了他们整合起来的部分方案,那是他们的事情,方案交上去我们就不管了。他们整合起来的方案,只是采纳了我们方案的一大部分而非全部,采纳多少当然也是山东方面说了算。所以说,我是支持我自己设计的方案,而不是说支持济宁市现在公布的方案。
中国新闻周刊:你在做规划的时候觉得要花多少钱呢,你觉得把文化标志城建设费用纳入国家预算是否合理?
葛剑雄:预算不是我们考虑的内容,我们仅仅是做一个战略规划。如果通过了,将来做详细规划的时候才会计算到底需要多少钱。
300亿这个数字肯定是太大,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提出来的。今年1月份,我们的方案答辩时,我还没听说过要300亿。我们的方案里面从来没有这方面的东西,他们这样花钱我也是反对的。
当然,这笔费用必须要纳入国家预算,要不地方财政怎么负担得起,要是采取集资的方式那不就是劳民伤财了吗?我之前就对他们说,中央不批准就坚决不要做。而且如果是中央来建,那中央政府会比较它的竞争环境和民生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复旦大学做这样一个规划可以拿到多少钱?
葛剑雄:做整个方案也就给了80来万,分两次给,这是一般规矩。我们每次去山东考察的飞机票、吃饭等花费都是这个钱里面出,山东省没有另外给过。我个人到现在没有拿过那边一分钱,就有一次开会给过一箱咸鸭蛋,一般开研讨会这是很正常的。
中国新闻周刊:3月9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山东省政协主席孙淑义做有关文化标志城发言的时候你在吗,你可以向我们描述一下当时现场的情况吗?
葛剑雄:我是在教育界的37组。当时反正掌声很少,我在主席台上看不到现场情况,但是后来听人说,有人当场就在会议的那个纸上写下“胡说八道”几个字。
中国新闻周刊:你第一次听到批评的声音是什么时候?
葛剑雄:我也不知道了,一开始是针对这个项目的批评,与我无关,我干嘛要揽到自己身上?后来事情闹得比较大,我必须要还击。有人说我“犬儒主义”,什么“犬”,什么“儒”?让他当面来和我说。
中国新闻周刊:你接下来还需要为这个“中华文化标志城”做些什么呢?
葛剑雄:我不知道,我没有接到过通知。
(本刊实习生余佼佼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