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与学者的融合

2008-03-24 04:31海宁市委党史研究室
足迹 2008年1期
关键词:计算机

海宁市委党史研究室

张效祥是我国著名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新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从我国第一台仿苏电子计算机制造的主持人,到我国自行设计的电子管、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研究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以及由他主编的我国第一部《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等,张效祥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开拓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零”向“一”跨越

张效祥1918年6月生于浙江省海宁狮岭乡横山村。因父母早亡,很小就随大哥去上海谋生。1936年就读杭州高级中学。194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总参谋部工作。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至1958年赴苏联科学院进修精密机械及计算技术。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56研究所工程师、副所长、所长、总工程师。现任总参56研究所研究员(正军待遇)。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1月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第四、五、六届理事长,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

建国初期,我国计算机科学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当时,苏联的计算机科学大致比美国落后5年,但在世界上还是比较先进的。1956年初,张效祥参加了由周恩来亲自主持的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长远规划,即《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张效祥任中国计算机技术与数学发展远景规划组成员。这年冬,我国有关部门选派科技骨干,组成20人的进修团,由张效祥任团长,赴莫斯科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和计算机中心等科研部门学习。一年半后,这支队伍回国,投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始建。

张效祥作为中国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研制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和直接组织者,呕心沥血,带领科技人员,从1957年11月接到苏方第一批图纸起,经过日夜苦战,到1958年8月终于研制成功中国的103型计算机,完成了中国计算机事业从“零”到“一”的跨越。

但对于我国计算机事业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这台只能运算4条指令的“智力发育不全”的机器,是远远不能令他们“过瘾”的。接着,张效祥率领科技人员又投入了104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原计划于1959年底基本完成。由于研究技术人员和工人解放思想,不分昼夜苦干、巧干,使得这一艰巨任务提前到1958年年底完成了制造装配,开始了机器的调整。经过1959年进一步调整稳定,到4月就开始计算题目了。从此开始了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新纪元。

104机被人称为“肥胖而高烧”。“肥胖”,是由于半导体技术还处于萌芽状态,电子计算机的逻辑元件主要由电子管和电阻电容等分立元件构成,一台整机要占地数十平方米;“高烧”,是这种庞然大物耗电小至几千瓦,多至几十千瓦,通体滚烫,害得科研人员只能光着膀子围着它“团团转”。当然,104机已是当时我们仿制苏联科学院的大型快速电子计算机的“高科技友情结晶”了。尽管外形蠢笨,但性格细腻,头脑聪灵,每秒钟能进行万次以上的运算,是当时先进的“神算子”。

当时帮助工作的苏联专家,3个月一换,其主要设计和调试全靠我们自己。张效祥作为中方负责人,与几位同事一起,失败了,重来;再失败,再重来,反复试验,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没有合眼。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特为104机的试制成功题诗祝贺:“计算技术开新元,一零四机冒尖端;百尺竿头进一步,实事求是埋头干。”

张效祥后来无限感慨地说:“有了第一台,我国自己研制计算机便有了充分的信心。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计算机事业。”

亿次“银河”计算机诞生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张效祥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率先开始了我国多处理器并行计算机系统国家重点项目的探索和研制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于1983年和1985年胜利完成中国第一台银河亿次巨型并行计算机系统和中国第一台银河全数字仿真计算机系统,提前两年实现全国科学大会提出的到1985年“我国超高速巨型计算机将投入使用”的目标,使我国跨进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行列,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为我国多机并行巨型机的自主研制开拓了新的技术途径,提供了可贵经验,也对我国跟踪国际计算机向多处理器化发展的趋势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从1978年开始研制,至1983年研制成功,仅用了5年多时间。通过“银河”机的研制,我国计算机专家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173篇论文,在《中国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90篇。它是当时我国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功能最强的计算机,是石油、地质勘探、中长期天气数值预报、卫星图像处理、计算大型科研题目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手段,对加快四化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

张效祥院士有着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他在所有公开场合穿的都是西装或便装,而在军事研究中却穿的是军装。“将军与学者的融合,使他成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领军人物。”在军用计算机和抗恶劣环境计算机的研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由他主持生产的设备在自卫反击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国防现代化、军事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效祥勤奋学习,忠于职守,始终坚持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线,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为国防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1987年8月1日光荣地出席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代表会议,并分别获得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不遗余力支持新秀

随着一代代新的计算机的推出,张效祥也步入了晚年。然而,“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张效祥70多岁离开科研第一线后,又连任了好几届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义不容辞地挑起了团结各界专家、促进学术交流、培养新人的重担。

张效祥利用中国计算机学会这一社会学术团体,把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分门别类的组织起来,建立了30多个分会,全国的会员已达好几万人。他们定期交流和研讨,共同推动我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同时,学会博采各种专家意见,向国家计算机工业的主管部门献计献策。

退居二线的张效祥继续关心着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振兴和发展,积极参加我国高技术发展战略的研究活动,对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后,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针对当时有些人对中国计算机事业持悲观态度,主张不要花大力量自己搞,认为搞不过外国的言论。他认为,在微机和小型机这个领域与发达国家

竞争确实比较难。他们在价值、性能等方面有绝对优势,而且技术底子厚、更新快,我们一下子难以赶上他们。然而计算机的作用,一方面是可以形成有经济效益的产业,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计算机应用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从我国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情况看,在基层或省市一级,微机和中小型机大致够用,但在国家这一级,在宏观控制、决策和重要的科研领域则非装备高性能计算机不可。国外高性能计算机确实很先进,但它有一个“巴统”控制,不能进口,这就逼得我们只有自行研制,也使我们有可能在没有强手竞争的条件下发展自己的高性能计算机,从而把巨型机和大型机搞上去。为此,张效祥主持起草了《中国计算机学会关于发展我国大型通用机的建议》。《建议》引起了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对国家“八五”计划纲要和十年规划中把计算机的发展放到突出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效祥还亲自担任主编,组织全国400多名计算机专家、学者撰文,出版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由于张效祥对计算机的突出贡献,先后被聘请或当选为国务院电子计算机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计算机顾问,国家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组长,国家计委中国国际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863”计划评估监督小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委员,全军武器装备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技术重点图书计算机领域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智能技术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计算机技术研究所顾问,国防科工委YH一2巨型计算机系统鉴定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等。国务院为了表彰张效祥为发展我国科学研究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决定从1990年7月起发给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为国家“863”计划的实施做出特殊贡献的专家荣誉证书等等。

现已90高龄的张效祥院士,依然关心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每天伏案学习四五个小时,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未来,集成电路的发展等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向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献计献策,呼吁国家和行业部门要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联合起来;切实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特别是在计算机软件以及电子技术领域,一定要有自主创新的意识。他认为,只有自己掌握核心高技术,才能保证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安全发展。张效祥院士对年轻人寄予厚望,不遗余力地支持年轻新秀,在中国计算机学会创建了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SCEF,他是该指导委员会的首席专家。

张效祥是中国计算机行业里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院院士,全国有许多新技术鉴定会邀请他出席,他都乐意参加。他说:“中国人搞的新的东西我愿意去,外国公司请我,我不去捧场。”国家信息中心在三峡工程设立的一个数据科学管理系统,就是在他的主持下通过技术鉴定。主持这样一类的鉴定会,有时一个月有好几次。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所说:“张效祥作为我国知名的计算机专家,为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和科学咨询不停地工作,作为老一辈科学家具有的敬业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楷模。”

猜你喜欢
计算机
我和《微型计算机》 MC读者心声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注重“三引导”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
电脑的跨越
电影中的牛气计算器
随“声”随意 欧凡OA-G10 2.4G无线耳机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
计算机:看我72变等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