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富带后富 统筹促发展

2008-03-24 04:31陈法文
足迹 2008年1期
关键词:欠发达老区山区

陈法文

革命老区是革命的摇篮,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发源地。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老区人民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现在人们饮水思源,不忘老区,自然要想起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状况。为了回答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殷切关心,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省革命老区建设办公室编印了《继承革命传统走向全面小康》一书。汇编在这本书内的有我省23个县(市、区)和21个乡(镇)村生动反映老区新貌的文章。读一读这些文章,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老区、建设老区,会很有益处。

浙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开展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革命老区较多的一个省。1919年以来,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我省的爱国运动广泛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批浙江籍的先进分子,如俞秀松、陈望道、沈雁冰、邵力子等积极参加在上海的建党活动,影响和带动了我省革命力量的发展。我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就由上海转移到了我省嘉兴南湖。我省党的地方组织,最早的是中共杭州小组成立于1922年9月。接着,绍兴、温州、宁波、金华等地于1923年、1924年、1925年相继建立了党组织。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党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浙江省委在腥风血雨中于6月成立,领导全省30多个县开展了农民武装暴动。在此基础上,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于1930年在永嘉县成立,前后转战于温州、台州、丽水、金华境内的20多个县。此后,闽浙赣红军第十军、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军挺进师、红军皖浙赣独立团等先后人浙作战,坚持了艰苦卓绝的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19块根据地之一;新四军一师主力从苏中南下浙西,与十六旅会合,成立苏浙军区,开辟了浙西抗日游击根据地。浙东、浙西、浙南的革命武装遥相呼应,坚持抗战。解放战争时期,浙东、浙南游击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迅猛发展,战绩辉煌。人民解放军渡江后,我省地下党、游击队和广大人民有力地配合南下大军,解放了浙江全境。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激励老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重要动力。

浙江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势力比较强,又是多次遭受日军侵略的地方。残酷的斗争形势,决定了地下党和革命武装力量活动的地方,绝大部分只能在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边远山区。因此,在我省的浙东、浙南、浙西等山区就形成了一大片的革命老区。按现行行政区划,革命老区乡镇占半数以上的老区县、市、区有32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36%;另外,还有31个县、市、区分布有老区乡、镇、村。全省共计老区乡镇713个、老区村12245个(经过区域调整,现在建制乡、村数在减少)。32个老区县、市、区面积为5353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3%;人口175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0%。

我省革命老区原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从大的方面来说可分两类:一类是区位优势较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快,建设成就大,人民富得快,现在有10个县(市)已进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行列;另一类是地处山区和边远地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很差,贫困人口相当多。据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统计,以乡为单位,在1060个乡(镇)、1200万人口中,农民人均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约占70%,其中300元以下的占到42%,有一部分贫困户处于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家徒四壁的状况。现在,在全省欠发达的26个县(市、区)中,老区县有18个,占到70%,其中有16个县(市、区)集中分布在浙西南山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欠发达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历了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我省的扶贫开发,主要是解决上述12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重点扶持8个县,其中泰顺、文成、景宁是国家级贫困县,青田、永嘉、武义、云和、磐安是省定的贫困县。扶贫开发的措施,主要是以“大包干”为起点,引导农民利用山区资源,综合开发农业,同时鼓励农民走出山门,到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务工经商。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97年,8个贫困县以乡镇为单位,农民人均收入都超过了500元,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贫困县的省区。到扶贫攻坚的世纪之交,以解决浙西南山区的贫困乡镇为重点,实行连片开发的发展战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促进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到1999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乡镇减少到101个,涉及人口105万。随后,对这部分乡镇实行为期3年的“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到2002年,如期实现了脱贫目标。党的十六大以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把发挥山海资源优势,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步伐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了老区的工作力度和扶持力度。省委、省政府把2002年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66元的乡镇都列入欠发达的范围。在对原定的“百乡扶贫”攻坚计划中的101个乡镇继续予以重点扶持的同时,又对其他260个欠发达乡镇实行分级负责的原则,省里再新增100个乡镇作为重点扶持。这361个乡镇,属于革命老区的占到70%。到2006年,省重点扶持的211个欠发达乡镇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已从2002年的1921元增加到3201元,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由64.53万减少到22.97万。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艰苦创业,总的说,现在欠发达革命老区的面貌已出现历史性的变化:

一是经济总量逐步增加,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据2006年统计,26个欠发达县(市、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万元的有17个;财政总收入在3亿元以上的有17个,高的达1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数3587元的有23个。一部分老区县(市)的经济有了跨越性发展。2002年到2004年,全省人均GDP增长78%,而丽水市则增长9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群众最满意,对发展山区经济起作用最大的,要算是交通条件的改善。过去,路不通是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现在,高速公路已延伸到边远山区;乡村的康庄公路已通到每个行政村。2006年的等级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到90,2%和80,8%。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不仅实现了货畅其

流,而且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是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穷山恶水的面貌有了根本改变,生态屏障的作用日益显现。2006年全省的山林覆盖率已超过60%。位处钱塘江等八大水系源头的污染企业,基本上已关、停、并、转。现在大多数山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基地成片,果木成林,环境优美,不仅为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已成为城市人民向往休闲的好去处。

四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低保、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群众的满意率明显提高。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都在99%以上,许多新建的中小学在山区成为最漂亮的房子。大部分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的费用已做到由财政开支。

五是一部分村庄实施了旧村改造,通过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处理污水、垃圾,实施绿化、亮化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一部分因安置库区移民和下山移民而新建的村庄,房子新、道路平、路灯亮、卫生好,成为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欠发达革命老区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是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老区的干部群众,弘扬老区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结果。其中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措施来说,以下一些主要经验很值得重视总结和推广。

一、推进老区建设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欠发达革命老区大多处于山区,这就需要引导农民找到一条既符合山区实际情况,又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富起来的山区,首先是立足当地的山水资源,发挥生态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在这方面,党和政府不断地用现代理念引领农业。强化科技支撑,向每个老区乡镇派出科技特派员,帮助农民采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适度扩大规模经营,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块状经济。发挥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的作用,积极扶持骨干龙头企业,吸引工商资本参与农业开发,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市场空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现在全省已形成了茶叶、果品、食用菌、竹木、高山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蚕桑、水产养殖、畜禽等主导产业,并因地制宜发展了有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红色旅游和“农家乐”等新兴产业。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外出经商务工,既减少山区的农业人口,又为经济发达地区提供了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就业增收、创业致富的新路子。山区的大片新民房,绝大部分是由外出经商务工办企业赚来的钱建成的。

二、欠发达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相对滞后,但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区位优势明显,1979年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搞得比较早,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发挥经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与1978年比较,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从124亿元增加到15649亿元,从全国第12位跃居第4位;人均GDP从331元增加到31684元,成为全国各省区中首个人均GDP超3000美元的省份。财政收入从27.45亿元增加到256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全省参加全国百强县(市)评选的60个县(市、区)中有30个已进人全国百强县,758个城镇中有268个城镇进入全国“千强镇”。邓小平早在1978年底就提出一个发展经济的“大政策”,这就是“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够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同时,对那些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的地区,“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2002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实行的“百亿帮扶致富”、“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三大工程,就是这一政策的成功实践。“十五”期间,仅省级财政向欠发达地区投入的扶持资金即达336亿元,扶持的项目有8500多个,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全省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三、欠发达老区通过“百亿帮扶工程”,大大加强了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9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通公路、通电、通邮、通电话、通有线电视,80%以上的村通了自来水。通过“山海协作工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运用民间资金,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为重点,开展了形式多样、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项目合作,在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共签约1019个合作项目,协议总金额331.3亿元,有786个项目已组织实施,到位资金59.6亿元,有360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有效地带动了欠发达县(市、区)的县域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还通过现场招聘、订单培训、定向输出等途径,引导30多万劳动力到发达地区就业。通过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发挥了经济实力强的市、区、县、镇和企业对贫困乡、村的帮扶作用,形成全社会支持贫困乡、村发展的机制。几年来,有133个经济强县强镇、117个省级部门和单位与欠发达乡镇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每年为贫困乡村提供的帮扶资金近亿元。仅2003年,就为欠发达乡镇提供了760多个发展项目,帮助他们建成了特色农业基地8万多亩,通乡通村公路1000多公里,建成移民小区30多个,还举办了200多次科学、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共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直接帮助农民就业5000多人。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外出人员捐资家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越来越多,仅温州市目前就有1574家民营企业参加结对帮扶活动。

四、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问题,是推进老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这就必须实行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欠发达县(市、区)逐步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在这方面,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以下一些主要的政策措施。

第一,建立和健全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2001年起,在25个欠发达县率先停征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省财政每年转移支付8000万元;对361个欠发达乡镇实行农业税减免,由省财政全额转移支付补助。同时,对欠发达县(市)实行“两保两挂”的财政政策,对超

定额的财政收入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激励发展县域经济的活力。

第二,发挥中心城镇对集聚产业和人口的作用,在全省有重点地选择了约200个产业基础较好、人口较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辐射作用较大的城镇,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等手段,培育成为中心镇,支持欠发达老区加快内聚外迁的步伐,发展具有特色的块状经济,安置更多的从山区转移下来的劳动力。

第三,因地制宜,有计划地进行异地脱贫。对那些地处自然条件很恶劣的高山远山和有地质灾害隐患的村庄,以及重点保护水库库区周围的农户,通过政策扶持,实行整村搬迁和生态移民。从2000年开始,全省每年都有5万名以上的下山移民搬迁到中心镇或中心村。

第四,加大培育新型农民的力度,通过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素质。仅2006年对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就达到70万人以上,其中大部分来自山区的革命老区。

第五,在建设乡村康庄公路,治理山区的小流域,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的财政投入,以及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财政补助,对欠发达革命老区实行重点倾斜的政策,减少或取消县、乡(镇)的配套资金。

第六,对地处江河上游的山区和自然保护区实行生态补偿,现在每亩重点生态公益林的补助标准已提高到12元,有效地调动了山区人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第七,针对欠发达老区建设中人才短缺的突出矛盾,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从2006年秋季起,除了中小学的学杂费全部免收外,还实行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和教师素质提升等四项工程。同时,实行有利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六项行动计划,包括设置助学奖金、建设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和骨干职业学校的建设,以及提倡校企合作等内容。从今年起,还由政府资助5万名以上农村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接受6个月到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

第八,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对为革命作过贡献的“三老”人员,定期实行生活补助。对那些丧失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很低,以及因病因灾返贫的农民,由财政支付,给予最低的生活保障。解决好这些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非常重要。实行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结果,有效地消除或缓解了制约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出现了城市公共服务加快向山区覆盖,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向山区延伸,城市文明加快向山区辐射的新态势,新农村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欠发达革命老区面貌与过去比虽有了巨大变化,但对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差距还很大。主要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二、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较低,财政收入少,乡镇负债多,缺乏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少乡、村的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这样就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提升,农民增收致富不快,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还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不少人因病返贫。这说明加快欠发达老区的发展,仍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难点,也是进一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点。

实践是深化认识、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老区建设的成就,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老区建设的经验,拓宽了我们的思路。我们相信,老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弘扬老区精神,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奋斗,一定能为加快老区建设作出新贡献,取得新成就。

猜你喜欢
欠发达老区山区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山区
浅析欠发达地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革命老区展新姿
欠发达地区的认知重构:一个分析框架
共同努力,为老区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
老区建设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行为的调适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